2025高考政治专练·必修一短评类主观题

2025-04-22 04:38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45人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白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会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

新时代青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受益者,也必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参与者,结合材料,以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青年作为为主题从下列方框中选出最符合主题和材料主旨的两个关键词,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撰写一篇短文。

要求:不得抄袭材料,不少于80字。

◇改革创新   ◇依法行政  ◇担当尽责   ◇人民民主   ◇共同富裕

【答案示例】新时代青年是改革创新受益者,全面深化改革为广大青年提供了难 得的历史机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有志青年立足时代,弘扬改革创 新精神,担当尽责,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书写人生华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是改革开放。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要非常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要保持高度的战略定力,又要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将坚持守正创新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原则之一,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当前,我们党正团结带领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迎来了实现抱负、施展才华的难得机遇,更肩负着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时代重任。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200个左右。

【答案示例】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立足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做中国式现代化的忠诚拥护者。我们要勤奋学习,不断拓宽知识边界,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我们要勇于担当,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做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捍卫者。让我们携手并进,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环顾国内,经济恢复仍处在关键阶段,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放眼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越是面临困难挑战,越是要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有了更成熟更定型的国家制度、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才能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必将极大激发“中国之制”新优势,不断开启“中国之治”新境界。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中国之制’成就‘中国之治’”为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答案示例】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中国之制"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之治"是指通过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国家制度的显著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这些伟大成就和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是"中国之治"的生动诠释和有力证明。只要我们继续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之路走下去,就一定能够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其他答案,符合题意,酌情给分)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截止20245月底,我国实有民营经济主体总量18 045万户,其中民营企业55177万户、个体工商户12 5273万户,约占我国经营主体总量的23,带动近3亿人就业。民营企业在高技术制造业领域占比达902%,高技术服务业占比达933%,“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的简称)占比达934%,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比达946%。2024年上半年,全国进出口总额达29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9%。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约16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6%,合计进出口总值占比553%。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加大重点行业和领域竞争性业务放开力度,民间资本已投资高铁、核电站等建设。开展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查处纠正一批排斥或限制民营企业投标等违法违规行为。2023年民营经济纳税人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6 8646亿元,占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的757%。出台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5条举措,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培育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服务生态。

请以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身份,以“弘扬企业家精神,创造新时代辉煌”为题写一篇发言稿。要求: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字左右。

【答案示例】作为新时代民营经济人士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自己的创业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积极奉献社会,增强爱国情怀,主动投身国家重大战略,以产业报国、实业强国为己任。作为新时代民营经济人士要把握时代大势,坚持理想信念,坚定发展信心,志存高远、心无旁骛,踏踏实实办好企业,合力开创民营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其他答案,符合题意,酌情给分)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断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

阶段

理论成果

实践成就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将工业化作为“发展生产力”的首要支撑,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强调以人为主体的生产力实践探索。

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提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明确发展生产力的目标归宿,提炼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

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创新对生产力的作用,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坚定理论自信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参考示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秉持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共产党关于生产力的理论是立足时代,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理论创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回应人民期待满足人民需求。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坚持以新质生产力理论(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不断守正创新,以更加坚定的理论自信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坚持人民至上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旨归。

改革千头万绪,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字。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把牢价值取向”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逻辑清晰,语言使用规范;③总字数在150字左右。

【参考示例】改革涉及利益的调整。首先要回答"为了谁"的问题。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不断推进和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把牢价值取向。必须坚持"问需于民",既要立足当下.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寻找最大公约数,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回应群众的新期待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题比较开放,其他答案,符合题意,酌情给分)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稳,则民心安、社会稳。为扩大就业,我国健全有利于更充分 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近年来,我国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预算667亿元。通过税费优惠,降低失业、工 伤保险费率,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更多吸纳就业。通过 稳岗返还、稳岗扩岗专项贷款等政策,加强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企业支持。推动重点企 业用工服务保障向中小企业延伸。优化高校专业设置,突出就业导向,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 系建设改革,完善终身学习体系。支持招募3.44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落实各类劳动 者权益保障政策,指导企业依法规范用工。推进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供大量灵活就业岗位。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中国梦与青年人就业观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 数在250字左右。

【答案示例】中国梦引领青年人就业观。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业是最 大的民生,青年人就业问题是关系到人民幸福、社会稳定的民生问题。青年人是助推中国梦 实现的主要力量。中华民族的振兴是伟大而艰巨的任务,青年人要以中国梦为引领,打牢实 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石,练就过硬本领。青年人就业观融入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 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青年人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到基 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

习近平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既是中国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光明之路,也是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的正义之路。只要我们坚持道不变、志不改,以贯之、勠力同心,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中的各种艰难险阻,不断迈向成功的彼岸!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围绕道不变、志不改这一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答案示例】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广阔前景。我们要坚定信心,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指引,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进行伟大斗争,深入推进觉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不忘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巴黎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不负使命,勇夺40枚金牌、27枚银牌、24枚铜牌,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让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上高高飘扬,用奋斗和汗水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书写了中国体育昂扬奋进的崭新篇章,展现了体育战线改革创新、奋勇向前的时代风貌。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围绕激扬奋进力量书写更大荣光这一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答案示例】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在巴黎奥运会的辉煌舞台上,中国体育健儿以卓越的表现诠释了中华体育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的深度融合。他们不仅赢得了奖牌,更以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姿态,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在巴黎奥运会上取得的成就,是党领导体育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是体育战线改革创新、奋勇向前的时代见证。我们应以此为契机,继续激扬奋进力量,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神州大地,换了人间。75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风雨洗礼、走过峥嵘岁月,在接续奋斗中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绘就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伟大的事件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答案示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伟大的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