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题03: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教师版

2025-04-22 06:32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15人

考点1..衬托和对比

先说概念,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作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

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其特性更加鲜明。

【例题剖析】

【例12024·山东济南·一模)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注释】①鹧鸪天:词牌名。此词作于建中靖国(1101年)之后,作者与丈夫赵明诚居住青州之时。他们攻读而忘名,自乐而远利,双双沉醉于美好、和谐的艺术天地中。②骚人:指屈原。    

【问题】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的妙处。

【答案】用衬托的手法,写出了梅花对桂花的嫉妒,菊花因迟开于桂花而感到害羞。在装有华丽护栏的花园里,桂花在中秋时节的花木中,名冠群芳,突出了桂花内在的美,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及赞美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的意思是: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迟开的菊花感到害羞。在装有华丽护栏的花园里,它在中秋的应时花木中无双。梅花既有妍丽的外在美,更有迎霜雪而开的高洁的内在美。菊花更是大家共同认可的君子之花,兼具内外之美。但是这两种名花,在桂花的面前都自叹不如,甚至产生了羞愧和妒忌的心理。作者运用衬托的手法,突出了桂花的美好,表达对桂花的赞美之情。

考点2.比兴

比兴实际上就是比喻,只不过比喻这种手法,运用在诗歌中就叫做比兴。诗歌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

比兴的判断是非常简单的,就像前面说的,诗歌当中的比喻就叫比兴,所以说,只需要在诗歌中找比喻的手法就可以了,可千万别说找不出比喻哟。

【例题剖析】

【例12024·陕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问题】诗歌前两句借事(物)起兴,请简述这两句所记之事。

【答案】诗人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赏析及情感主旨。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为: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周郎指周瑜。后句写赤壁之战的故事,诗人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怀古抒怀,表现出诗人对历史非凡的认识,曲折地反映出他无处施展才能的抑郁不平之气。    

考点3.象征

象征指的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某种相似的特点。

【例题剖析】

【例12024·江苏常州·二模)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注:①擎雨盖:喻指荷叶。擎:举,向上托。②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③君:你,指刘景文。

【问题】结合全诗,分析本诗如何运用象征表现手法,表达了对朋友的勉励之情。

【答案】参考答案:诗中以物喻人,以物之风华喻人的品格节操。冬景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景象,在作者看来,是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而人到壮年的友人,虽青春已逝,却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岁月。诗中通过对初冬景物的描写,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成就高尚品格、坚贞节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对于诗歌鉴赏,首先是要掌握一定的鉴赏知识、专业术语,如表达技巧:象征、烘托、寓情于事、托物言志等等,然后才能准确把握鉴赏。针对此题首先结合诗句分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然后指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平时常用的解题方法是了解本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出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什么情感即可。诗中写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本题主要是寓情于景,以物喻人,借橙橘的岁寒之心表达自己孤高傲世的高洁品格,与友人共勉。


点击下载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