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年级下册的学习中,我们从邓稼先身上,感悟到家国情怀;从闻一多身上,了解到文人风骨;从孙权身上,看到育人智慧;从长妈妈身上,感受到质朴善良······这些人物如星辰般璀璨,虽未曾谋面,但他们已教会我们:爱国是脊梁,求知是翅膀,真诚是底色。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许许多多个他(她)。
请以《他(她)给了我____》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②记述自己的真实经历,抒发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④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他给了我爱与感动
父亲向来严厉,不爱说话,更少笑脸。于我,于学习亦或生活,但凡有错,便顾不得脸面,势必“大刑伺候”了;于母亲,也是如此。因此,对他,是一直喜欢不起来的。
父亲就像一本晦涩的书,我从未认真读懂过他。
父母之爱总是求学者避不开的文章,需要读它,也需要作它。因此我便想着观察一下父亲,熟料,竟给了我莫大的惊喜与感动。
周末,半醒半睡间,我听到父母房间的起床声,接着洒扫庭除,叮当做早饭。过去,我把这些都看作是母亲的功劳,今天我才知,这一切竟是父亲做的。从记事起日日如此,从未间断。原来他是心疼母亲的,默默地,做了许多。对父亲,我开始有了好感。我默默退回房间,假装不曾起来过。
吃过饭,父亲撂下碗筷,就出了门,冰冷的样子又来了,我却早已明了他的热。母亲收拾碗筷,我尾随而去,悄悄地。父亲走得认真,丝毫没有注意到我。他去了工地,负责搬砖运输,父亲没有一技之长,上工是干不得的,只能出些力气,看着他拼命地将砖一块块放进车里,又运到脚架旁边,吃力的样子,我心疼极了。
突然,一个不小心,推车轧到遗落的砖块,翻倒在一边,父亲很慌张,口里一直嘟囔着什么,一块块地捡了起来,我想上去帮忙,可依着父亲的个性,他一定不愿意,更不想让我知道他的窘。这时来了一个男子,带着安全帽,叉着腰,趾高气昂的,像是领导。见了这副场景,气鼓鼓的,站在父亲面前,父亲只顾捡砖,偶然抬头看到了,便连忙站起来,躬身九十度,满脸愧疚地,笑着道歉。
我从见过父亲这样的低三下四,在我眼里,父亲是严肃的,是十分要脸面的人。那个男子哪里肯听父亲的道歉,指着鼻子骂了父亲,且说:“今天的报酬没了,损坏东西,是要赔的!”说罢,转身离开。父亲嘴唇抽搐着,欲言又止,毕竟错在自己,远远地,也能看到父亲红了眼睛,站在推车旁,委屈地像个孩子。
我再也受不住,转身离开了,走在回家的路上,脑子里满是刚才的画面。心想:父亲为了生活,为了家,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委屈,却从来不对我们表现出来,他的爱太沉默了。
这一天对父亲,早已稀松平常,司空见惯了,而对于我,却迥乎不同,是他给了我满满的爱与感动。我此时才明白:父爱不仅如山,厚重;也似水,渊深。
父亲这本书我终于读懂了,行走在春风里,脚步盈盈的,心里暖暖的,脸上挂着幸福的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