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之写作指导 .“看,风景在变”为题同题作文5例

2025-04-29 10:09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26人

2024年广东深圳中考作文真题

命题作文

“心动”一词可以这样理解:内心有所触动,产生做某事的欲望。“行动”一词可以这样理解:为实现某种意图而具体地进行活动。

生活中总有一些美景、善行、真情、美德,让我们内心产生触动,进而让我们产生做某事的欲望。心动不去行动,美好则会止步于心中;心动就去行动,才能带来更多的精彩。心动了应该怎样行动?行动又会带来怎样的收获和启示?新时代召唤我们为个人成长、他人幸福、家乡繁荣、祖国强盛而行动起来。

请以“心动就要行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一、精准审题,明确核心

(一)剖析题目关键词

题目 “心动就要行动” 中,“心动” 指内心因美景、善行、真情、美德等产生触动,进而有做某事的欲望;“行动” 是为实现意图而进行的具体活动。二者关系紧密,“心动” 是 “行动” 的前提和动力,“行动” 是 “心动” 的延伸和落地,核心在于强调仅有心动不够,必须付诸行动才能让美好延续、产生价值。

(二)把握材料引导

材料指出生活中诸多美好会引发心动,而心动后行动与否会带来不同结果,还将视角延伸到新时代,召唤为个人成长、他人幸福、家乡繁荣、祖国强盛而行动。这提示写作时可从个人到社会、国家层面展开,使文章立意更有深度和广度。

二、确定立意,拓宽思路

(一)个人成长角度

可写自己因某件事或某个人心动,进而行动,在行动中收获成长。如看到同学在书法比赛中获奖,心动于书法之美,于是开始学习书法,在练习过程中克服困难,不仅提升了书法技能,还培养了坚持的品质。

(二)他人幸福角度

讲述因他人的困境或需求而心动,主动行动去帮助他人,体会到助人的快乐。例如在社区看到孤寡老人生活不便,心动后组织同学去帮助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让老人感受到温暖,自己也收获了心灵的满足。

(三)家乡繁荣角度

从家乡的变化或发展需求出发,写自己因对家乡的热爱而心动,为家乡的繁荣采取行动。比如发现家乡的传统文化逐渐没落,心动后积极参与宣传家乡传统文化的活动,如举办文化展览、拍摄宣传视频等,为家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四)祖国强盛角度

结合新时代背景,写青年人为祖国的强盛而心动,以实际行动投身于国家建设。可以写自己励志成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因对祖国科技发展的关注而心动,于是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为祖国的科技进步添砖加瓦。

三、合理布局,构建框架

(一)开头: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1.引用名言警句开头,如 “心动不如行动,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直接点明主题,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开头,如看到有人在街头救助流浪动物,自己内心触动,从而引出 “心动就要行动” 的主题,引发读者的共鸣。

(二)中间:展开论述,丰富内容

1.采用 “分论点 + 论据” 的结构

分论点一:心动是行动的起点,它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责任。

论据:可以列举古今中外因心动而开启伟大行动的例子,如司马迁因对历史的热爱和责任感而心动,历经艰辛写出《史记》;范仲淹因忧国忧民而心动,提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政治理想,并为之奋斗一生。

分论点二:行动是心动的延续,只有通过行动,才能将心动的美好转化为现实。

论据:结合自身或身边人的事例,如自己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过程,或者身边同学为提高成绩而制定计划并坚持执行的故事。

分论点三:新时代需要我们心动就行动,为个人、他人、家乡和祖国而努力。

论据:引用新时代青年的榜样事迹,如脱贫攻坚一线的年轻干部,他们因看到贫困地区的落后而心动,积极投身脱贫工作,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

2.采用记叙文的形式,以自己的一次心动行动经历为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展开叙述

先描述让自己心动的场景或事件,详细刻画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接着讲述自己为了将心动转化为行动所做的准备和具体行动过程,包括遇到的困难和如何克服的。

最后阐述这次行动带来的收获和启示,点明 “心动就要行动” 的主题。

(三)结尾:总结升华,深化主题

1.总结全文,再次强调 “心动就要行动” 的重要性,呼应开头。

2.发出号召,鼓励读者在生活中遇到心动的事情时,要勇敢地行动起来,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创造更美好的世界贡献力量。可以结合新时代的使命和责任,让结尾更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四、写作技巧,增强文采

(一)细节描写

在记叙文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等,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如在描述自己心动的瞬间,可以细致描写自己的心跳、眼神、表情等,让读者感同身受;在讲述行动过程时,详细描写自己的具体动作和周围环境,增强文章的画面感。

(二)修辞手法

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为文章增添文采。例如将心动比作种子,行动比作耕耘,种子只有经过耕耘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形象地说明心动与行动的关系;用排比句列举不同领域因心动而行动的事例,增强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

(三)语言风格

根据文体和立意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如果是议论文,语言要严谨、准确、逻辑性强;如果是记叙文,语言可以生动、形象、富有感情。同时,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晦涩难懂的表述。

五、注意事项,避免失误

(一)紧扣题目

写作过程中要时刻牢记题目,避免跑题。无论是开头、中间还是结尾,都要围绕 “心动就要行动” 这一主题展开,确保文章内容与题目紧密相关。

(二)避免套作和抄袭

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真实感受进行写作,展现独特的视角和思考。可以借鉴优秀文章的写作思路和技巧,但不要照搬照抄别人的内容。

(三)注意字数和格式

文章不少于 600 字,要合理安排内容,避免内容过于单薄或冗长。同时,按照要求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注意书写规范和卷面整洁。

【作文展示一】

 

心动就要行动

微风轻拂,窗外的树叶沙沙作响,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书桌上。我坐在桌前,手中的笔在纸上无意识地滑动着,思绪却飘向了远方。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妈妈一起去公园散步。公园里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我们沿着小路漫步,欣赏着美丽的风景。突然,我看到了一个令人感动的画面。

一位老人正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他的面前放着一个破旧的盒子,盒子里装着一些零钱。老人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期待。当时我想帮这位老人,但是又怕自己的举动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也担心自己会被别人嘲笑。这时,一个小女孩跑了过来,她穿着一身粉色的连衣裙,头上扎着两个小辫子,可爱极了。小女孩看到老人后,毫不犹豫地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了一枚硬币,放进了老人的盒子里。老人感激地看着小女孩,脸上露出了感谢的笑容。

看到这一幕,我的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小女孩的善良和爱心让我深受触动,我也学着她的样子,为老人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这件事让我懂得:如果我只是心动而不行动,那么美好的事情就会永远停留在我的心中,而不会变成现实。

从那以后,我决定改变自己。每当我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时,我不再犹豫,而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我会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赠书籍和文具,会为生病的同学送去温暖和祝福,会为社区的老人打扫房间和购买生活用品。虽然我的力量很渺小,但是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在行动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了很多。我收获了别人的感激和尊重,也收获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我明白了,心动就要行动,只有将美好的想法付诸实践,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窗外的微风依旧轻拂着,我的思绪也渐渐回到了现实。我放下手中的笔,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蓝天白云,心中充满了信心和力量。我知道,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行动起来,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为他人的幸福而奉献,为家乡的繁荣而奋斗,为祖国的强盛而拼搏。

【作文展示二】

心动就要行动

静谧的夜,窗外游丝般的雨勾起无端思绪。我闭上眼,一丝熟悉的清香在微微潮湿的空气中荡漾。哦,栀子花又开了吗?刹那间,我又回忆起那个让我怦然心动的瞬间……

那是个栀子花开的季节,空气中都浮动着馥郁的香气。晚上,做完了作业,我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好累哦,下楼走走吧!

初夏的夜还是稍稍带点凉意的。我漫无目的地走着,突然眼前出现了两个熟悉的背影,是爸爸妈妈!他们俩?

我跟了上去。爸爸妈妈牵着手,宛如一对热恋中的情人。我暗暗发笑,想不到爸爸妈妈也风花雪月起来了!我停下脚步,环顾四周,没有任何可以的点缀,一切都是自然的,但却足以说它是完美的。一切都是平静的,但却足以说它是激动人心的。我浸在这温馨的夜光中,步伐早已停住,思绪早已飞走,只剩下我那因激动而快速跳动的心,使我感受到了一种朴实的美,一种动人心魄的美。“啊欠!”猛然间,妈妈打了个喷嚏。爸爸紧张起来,一把脱下身上的外套,赶紧给妈妈披上:“哎呀,怎么着凉了!”爸爸紧了紧妈妈身上的衣服,又细心地把她额前轻扬的发丝顺到脑后。“没事,没事。对了,这么凉,孩子也会着凉的!”妈妈有些焦急。“孩子长大了,该知道冷暖了,还是把自己照顾好吧!”爸爸像责怪一个孩子那样柔声说道。我鼻子一酸,是啊,我长大了,可我何曾像爸爸那样关心过妈妈呢?

他们继续踱着,突然停在了一棵栀子树前,栀子花大朵大朵地开放,仿佛精灵一般绽放在夜间。爸爸踮了踮了脚,把枝头那一朵摘下,理理妈妈细碎的头发,微笑着轻轻把那朵栀子花小心地插到妈妈的发间,那纯洁的白盛开在乌黑的头发上,妈妈像个18岁的少女那样微微低下了头……那一刻,我怦然心动,刹那间终于明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温馨,明白了父母在为儿女操劳时,也有自己的世界;我更懂得了珍惜幸福,付出爱意。

栀子花飘香的季节里,重温那怦然心动的感觉,我也在深思:长大以后,我是否能左挽妈妈,右扶爸爸,在栀子花下,让那栀子花在生命中长开不败呢?

【作文展示三】

心动就要行动

我家有一盆石竹花,低矮的叶径,肥厚的叶片,浑身都是青白色。我常常盯着它发呆。

当初朋友送我时再三叮嘱我: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植物。可是不知为什么,我每次看到它时却什么感觉也没有。我看到过牡丹——雍容华贵;我看到过睡莲——娇嫩欲滴。它们都曾在刹那间让我惊叹和陶醉,让我有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可石竹花算什么?它不曾让我心动。

没过几日,石竹花被我安置在阳台的角落里。朋友又来了,笑盈盈地问我石竹花怎么样。我不屑地指了指阳台的角落。她显出吃惊的样子,连忙走过去心痛地抱起石竹花。我懒懒地说:“这也叫花?我对它什么感觉也没有,你带走吧!”

友人无语。许久,她抬起头,用力地折下石竹花一片叶子,浅绿的汁液顺着她的手流下,像是石竹花一行清泪。我愕然。朋友又将那残叶插入花盆里,以少有的语气郑重地说:“你终究会明白的。”

石竹花又被我摆放在了书桌上。那半入泥土的残叶静默着,像凝固一般,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后来几天,我渐渐地把这淡忘了。一日清晨,我习惯地坐在桌前,目光无意识地扫到那盆石竹花。一下子,我的目光却再也移不开半分:数日前折下的残叶竟长出了一片嫩绿的新芽!看呀,略显苍白的残叶,一半身入泥土,一半依旧傲然挺立,在它的上方,是不知何时长成的嫩芽,怯生生地打量着这陌生的世界,周身泛着一层淡淡的浅绿色,带着欣喜和希望四溢开来。

我诧异了,心中怦然一动,一种强烈的异样感觉漾遍全身。这感觉与以往看到牡丹和莲花时的体验迥然不同,似乎更震撼,更发人深省。

原来折断的残叶可以长出新芽,原来每一株石竹花都是从母体的残叶中长成的。这是绽放在苦难中的奇葩呀!用痛苦为根,在残缺中带着伤痛成长,背负着血泪,用不屈的精神绽放新的生命和力量。这,就是朋友所说的石竹花的不同吧。人生不也应该如此吗?即使天塌地陷,即使生命的翅膀被生活无情地折断,但只要希望尚在,美丽必将在苦难中发芽绽放,璀璨。

我凝视着石竹花,笑了。石竹花,你让我心动了!

【作文展示四】

心动就要行动

诗中画面还未细细品味,心动的感觉已悄然溢出胸口,涤荡着我的思绪。

——题记

曾不解古人言,不解泛黄发脆的书页里何藏万贯方圆;曾不解古人言,不解平淡无奇的书田里何使君难眠。“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道理果真如此。我于志学之年,纵读诗书百卷,未得其中真言,感极而悲者矣。直到那日……

直至那日惊鸿一瞥,让我寻得“良方”,怦然心动,忘了流年。

我于诗的画面中偶遇屈原,才触得他何以如此执着。汨罗江畔,他披头散发,独身一人,凝望远方,草萦萧疏,满目萧然。他虽身处国土,却早已物是人非,心生孤寂;他徘徊打转,想到受尽排挤的过往,心又生茫然。他是如此忠贞,终究不敌君王的猜忌;他是如此执着,终究不敌朝臣的滑奸。“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萧瑟的秋风划过水面,他最终选择了与日月争辉,和天地共存。屈子之念,赤诚悲壮,吾心为之震颤。

我于诗的画面中邂逅太白,才懂得他何以如此超脱。他风流上殿,傲立君前。玄宗降辇步迎亲调羹,贵妃捧砚奉其墨,力士亲去太白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踌躇满志,慷慨激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洒脱超然,坚定乐观。他才高八斗,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他放荡不羁,醉卧长安,宠辱偕忘,绽放豪情万丈。沧海一声笑,散发弄扁舟,从此他踏遍故国山水,纵情天地之间。太白之魅,千年不减,吾心为之沉醉。

我于诗的画面中觅得子美,才悟得他何以如此感伤。草堂之内忧天下,空怀抱负憾终生。年少时,他就立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抱负;青年时,他胸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暮年时,他增添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惨雾愁云。青山耸立,他不坠兴国之念,于烽火中奔赴千里,只愿追随君王;沧海横流,他尽显英雄本色,于乱世里颠沛流离,只愿百姓安康。子美之情,延远绵长,吾心为之荡漾。

每当我看到这幅画面时,我都会穿越千年与他们对视一眼,只此一眼,怦然心动却又难眠,只此一眼,烈酒化永年。

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辗转几番,才解深入经笺,见其繁华,心中为之一颤,思绪在此刻飞扬……

【作文展示五】

心动就要行动

深冬的雪粒打在教室玻璃上沙沙响时,我在社区公告栏前停下脚步。那张 “银发手机课堂” 海报上,奶奶举着手机的笑容像融化的冰糖葫芦,甜津津地漫上心头 —— 要是外婆也能学会用智能手机,是不是就不会在视频时总把脸贴在镜头前了?

第一次心动发生在公交站。穿红棉袄的张奶奶举着手机团团转,屏幕上的健康码像团火,急得她眼眶通红。“丫头,这咋弄啊?” 她拽住我校服袖口,指尖沾着早市的白菜叶。我帮她调亮屏幕时,触到她掌心的老茧,像极了外婆纳鞋底的纹路。忽然想起上周视频时,外婆误把 “语音通话” 点成 “拍照”,屏幕里只晃过一片花衬衫衣角 —— 原来有太多老人,正被数字时代的门槛绊倒。

“我们办个手机小课堂吧!” 班会上,我的声音盖过投影仪的嗡鸣。班主任指着黑板上 “学雷锋月” 的标语:“就从身边的老人开始。” 周三社团课,教室成了临时课堂。李爷爷的老年机按键磨得发亮,他记笔记时铅笔尖在本子上抖出小锯齿:“微信咋发语音?” 我刚演示完,王奶奶突然举手:“能教我给孙子发‘红包’不?” 阳光穿过窗台的多肉,在她银白的卷发上撒下金斑,全班笑声里藏着春天的暖意。

每周三下午,教室后墙都会多出几副老花镜。陈奶奶颤巍巍地给女儿发语音:“妮儿,今天学拍抖音啦。” 消息框立刻蹦出一串哭脸:“妈,您终于会发消息了!” 元旦那天,我们带老人们逛校园。张奶奶在操场边拍个不停,校服蓝与她的红棉袄撞出亮色。她眯着眼看相册:“现在的学校真亮堂。” 眼角的皱纹里,盛着冬日里最暖的阳光。

隔壁班很快加入我们的 “夕阳红小队”。图书馆里,我们教老人用自助借还机;社区广场的 “手机小庙会” 上,腌菜和手织围巾在镜头里闪闪发亮。那天路过公交站,张奶奶正熟练刷码乘车,红棉袄在人群中格外亮眼。她挥着手喊:“丫头,我会用导航找公园啦!” 风掀起她的围巾,露出手机壳上的全家福 —— 那是我们帮她设置的桌面。

初春的风里,越来越多同学加入队伍。当外婆发来第一条语音:“囡囡,外婆学会发‘爱心’啦!” 听筒里混着厨房的油烟和笑声,却比任何音乐都动听。原来心动从不是终点,而是行动的起点 —— 当我们为某个瞬间弯腰伸手时,早已在帮助他人的路上,种出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点亮作文开篇之灯,开启精彩写作之旅

中考作文中,一个好的开头能像磁石一样,瞬间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为整篇文章定下良好基调,助力你在考场上脱颖而出。今天,咱们就一起探讨如何写好作文开头,以 2024 中考作文和 2025 中考模拟卷作文为例,总结实用技巧。

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开门见山,就是在作文开头直接点明文章的主题或要叙述的主要内容,不绕圈子。这种开头简洁明了,让读者迅速知晓文章核心。

(一)点题式开门见山

2025 年某地中考模拟卷作文题目 “我的青春旋律” 中,有同学这样开头:“青春是一段充满活力与梦想的旅程,而我的青春旋律,便是奋斗。” 此开头紧扣题目 “我的青春旋律”,直接表明 “奋斗” 这一主题,让读者一眼明晰文章将围绕青春中的奋斗展开,简洁有力,迅速入题。

再如 2024 年中考作文题目 “温暖的旅程”,有考生写道:“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程,在这途中,我经历过无数风景,而那次与陌生人的相遇,让我踏上了一段温暖的旅程。” 直接点出 “温暖的旅程” 这一主题,引出下文对 “温暖旅程” 的具体叙述。

(二)设置悬念式开门见山

这种方式在开头抛出一个悬念,引发读者好奇心,促使他们继续读下去寻找答案。例如 2025 年另一中考模拟卷作文 “神奇的礼物”,有同学这样开篇:“那天,我收到一个没有寄件人的包裹,打开它,一份神奇的礼物出现在我眼前,而这份礼物,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它究竟是什么呢?” 开头通过 “没有寄件人的包裹”“神奇的礼物”“改变生活” 等悬念点,勾起读者对 “神奇礼物” 的好奇,迫不及待想一探究竟,成功吸引读者注意力。

二、引用开篇,增添文采

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赋、俗语谚语等作为作文开头,能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使开头富有文采,吸引读者。

(一)引用诗词

在以 “家乡之美” 为主题的 2024 中考作文中,有考生这样开头:“‘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我的家乡,便是这样一个被绿树青山环绕的美丽地方,它的美,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引用孟浩然的诗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家乡绿树青山环绕的美景,为下文具体描写家乡之美奠定优美基调,展现出作者丰富的文化积累,让文章开篇便与众不同。

(二)引用名言

针对 2025 中考模拟卷作文题目 “坚持的力量”,有同学写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的这句名言深刻地揭示了坚持的重要性。在生活中,我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坚持所带来的强大力量。” 引用荀子名言,直接点明 “坚持的力量” 这一主题,同时借助名言的权威性,增强文章说服力,使读者对 “坚持的力量” 有更深刻的认知,引发读者继续阅读文章,探寻作者如何阐述坚持的力量。

三、巧用修辞,生动开篇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开头,能让文章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一)比喻修辞

2024 年一篇以 “梦想” 为话题的中考作文中,有考生这样开篇:“梦想,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为我照亮前行的道路;梦想,好似沙漠中的一泓清泉,给予我希望与力量;梦想,更如大海上的一座灯塔,指引我驶向成功的彼岸。” 作者将 “梦想” 比作 “明灯”“清泉”“灯塔”,生动形象地写出梦想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作用,让抽象的 “梦想” 变得具体可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吸引读者深入阅读。

(二)排比修辞

2025 中考模拟卷作文题目 “成长的烦恼”,有同学这样写开头:“成长,是一首五味杂陈的歌,有欢笑,有泪水;成长,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有明亮,有灰暗;成长,是一段跌宕起伏的旅程,有平坦,有坎坷。而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烦恼也如影随形。” 通过排比句,从多个角度生动地描绘出成长的复杂性,增强了语言气势,同时自然引出 “成长的烦恼” 这一主题,让读者深切感受到成长并非一帆风顺,为下文具体叙述成长中的烦恼做好铺垫。

(三)拟人修辞

针对 2024 中考作文题目 “校园的一角”,有考生这样开头:“校园的那棵老槐树,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伫立在校园的一角,见证着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成长。它的每一片叶子,似乎都在诉说着校园里的故事。” 将 “老槐树” 拟人化为 “慈祥的老人”,赋予老槐树 “见证”“诉说” 等人类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老槐树在校园中的特殊地位和意义,营造出一种亲切、温馨的氛围,吸引读者走进校园,聆听老槐树的 “故事”。

同学们,写好作文开头的方法还有很多,关键是要根据作文题目和自己的写作风格,灵活选择运用。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勤加练习,写出精彩的作文开头,为中考作文增色添彩!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