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重要问题查漏补缺

2025-01-19 10:35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1631人

1. 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局面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1)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2)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3)启示: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

2.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相同点:都出现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发展;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都使用磨制石器;都会制造陶器

3. 大禹治水中体现的精神:体现了刻苦耐劳,坚持不懈,大公无私的精神。

4.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1)暴政引起民愤。(2)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民心。(3)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

5. 战国时期的主要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

6. 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代表人物的借鉴或启示。

(1)老子:辩证地看待问题;(2)孔子: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尊重教育教学规律、采取科学的学习方法;(3)墨子:构建和谐社会;反对侵略战争;勤俭治国;(4)孟子和荀子:构建和谐社会;(5)庄子:积极地面对和看待问题;(6)韩非子:积极改革,勇于创新

7. 春秋战国时期的重大变革: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要问题查漏补缺


8. 秦始皇的贡献(对秦始皇的评价)

先阐述观点:(1)功大于过;(2)过大于功

贡献:(1)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事业。(2)实行了各项巩固统一的措施。(3)创立了郡县制等后世沿用的制度。秦始皇最大的历史功绩是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过失:施政急于求成和暴虐,赋税沉重,兵役徭役繁重,刑罚残酷,焚书坑儒,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农民起义

9. 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

原因:项羽刚愎自负,一味依赖武力,失去民心;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10. 秦亡汉兴的原因和启示:

(1)秦亡原因:统治者统治残暴,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2)汉兴的原因: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治世局面;汉初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提倡节俭。

(3)启示:政府要重视民生,以人为本,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

11. 评价汉武帝:

(1)汉武帝统治时期,采取一系列措施:①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官吏、豪强,加强中央集权;②经济上:中央统一铸造五株钱,实行盐铁官营和专卖,增加财政收入; ③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中央集权空前加强;4对外关系:派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加强西域和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

(2)汉武帝是我国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12. 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称?

(1)都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君主;(2)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且对封建社会历史起了推动作用;(3)“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13. 列表比较汉武帝和秦始皇对儒学的态度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要问题查漏补缺


15.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1)时间: 公元前138年 (2)目的: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3)意义:了解了西域情况,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1)时间: 公元前119年 (2)目的:为了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3)意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16. 在“开西域之迹”的过程中,张骞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的品质?

(1)恶劣的自然环境,两次被匈奴扣押等;(2)张骞的优秀品质:具有坚强的意志,不畏牺牲,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忠于祖国、信守承诺、不辱使命。

17. 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时):中国东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斯里兰卡

18. 我国两汉时期的科技文化之所以昌盛的原因是什么?

(1)国家统一; (2)经济发展; (3)各民族共同创造; (4)中外交往頻繁。

19.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启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仅看力量强弱,还要看战略战术是否得当;不能骄傲轻敌,要适时出击,虚心接受好的建议等才能取胜。

20. 评价曹操:(1)曹操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2)他广罗人才,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他的这些做法符合人民的愿望,顺应历史的潮流。

21. 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形成局部性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为西晋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22. 从东汉的统一到三国鼎立(分裂)是历史的倒退还是进步?

(1)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连年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2)三国鼎立形成后,各国统治者都很注重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三国鼎立还消灭东汉末年的一些割据势力,为以后再次全国统一奠定基础。

23. 淝水之战的影响: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4.淝水之战中 前秦苻坚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

(1) 从前秦方面看:苻坚骄傲轻敌;前秦军队内部有民族矛盾,军心不齐,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2)从东晋方面看:东晋团结一致,不畏强敌,奋勇抗战,指挥得当。

启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是力量的强弱,而是人心向背、战术得当等;民族团结、内部团结对于一个政权的成败具有重大意义。

25. 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或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26. 淝水之战同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以少胜多的战争)——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27. 你从孝文帝身上学到了什么?

学习他顺应历史潮流、坚持改革、积极进取、拥有智慧、以身作则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27. 如何评价孝文帝改革?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北魏孝文帝?

评价: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他顺应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坚持改革,促进民族融合,促进了社会发展。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

28. 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要问题查漏补缺


29. 西周分封制的实质是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西周时期社会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0.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31. 北方民族交融的特点: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