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有幸",指的是哪"三生"?

2025-04-04 16:47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1592人

分别指前生、今生、来生。

三生有幸,说的是“前所未有,未来也不会有的幸运”,譬如说,遇见一个你爱的同时也爱你的人,就是三生有幸。因为很多人前世没有遇见这个人,后世也可能遇不到这个人,当然更多的是今生依旧没有遇到,如果遇到了,真的是很幸运的。

大家都听说过“三生石”,三生石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唐朝的一个碑文上,是袁郊的《甘泽谣·圆观》,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

唐朝大历末年(779年),洛阳惠林寺僧人圆观因为能种田园,所以攒了一些钱,又在外面学音乐,所以也懂音律,大家都知道这人是个富僧,却不知道他是怎么来的。李源的父亲李憕是太守,城池被贼军攻陷,死了。李源就逃到了惠林寺,带着的家产也充给了寺里当公产。寺庙里的和尚每天就给李源一点饭和一口水,其他的什么都不给。李源只有跟圆观成为了朋友,促膝交谈,常常从早晨谈到晚间。李源是公卿子弟,圆观是下人,一个锦衣玉食的公子哥和一个秃驴整天谈天,让别人很瞧不起,但李源不在乎这些,如此三十年。

李源和圆观相约一起去四川玩,到青城山和峨眉山,一起访道求药。但在路线选择上,两人有了矛盾,圆观想从长安过,出斜谷,李源想走荆州,过三峡。

微信图片_20190205181012.jpg

争持了半年,谁也说服不了谁。李源已经不想过问世事,因此不愿走长安那繁华地,所以想走长江水路。圆观无可奈何,只好同意李源。于是从三峡过,到了南浦,看见好几个妇人正在打水。圆观看见就哭了,他说:“我不愿走这条路,就是因为怕看见她!”李源十分震惊,问怎么回事。圆观说,“其中有个孕妇,姓王,是我的托身之所,三年了还没分娩,就是因为我就是婴孩的魂魄,我不来,孩子就不会生出来。今天既然见到她了,那就是命数。”于是请李源在他死后将他埋在某山之下,还让李源把催生的符咒给孕妇,孩子出生三日后,李源可以去看一看,相顾一笑,就算是还认得他。

十二年后,中秋月夜,杭州天竺寺外,就是与公(李源)相见之期。

李源这才后悔不该非要走这条路,他把符咒给了妇人,妇人因为怀孕三年很是烦恼,得了这个符咒欢欣鼓舞地回家了,当夜果然生了出来,而圆观却死了。李源三日后去看孩子,那婴儿果然回头冲他笑。

十二年后,杭州天竺寺。

八月,李源按照约定来了,山雨初晴,月色满川,却无处寻访。垂头丧气间,忽然听见葛洪川畔,有个牧童歌唱竹枝词,乘着牛,两条发髻,穿着短衣,慢慢来到了寺前。李源一眼认出那就是圆观,于是过去打招呼:“是你吗圆观?”

那牧童却对李源说:“我与你殊途,切切不可相近,你我俗缘未了,单元勤修不堕,相见的终究会再见。”

李源还想说什么,但牧童径自走远,步步前去,山长水远,依稀还能听到牧童的歌声。歌里是这么唱的: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在寺前又唱道: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江山寻已遍,好回烟棹上瞿塘。

微信图片_20190205181017.jpg
图: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圆观走了。

李源也走了,三年后,李源当上了谏议大夫,然而一年后就死了。

但牧童还在,据说圆观至少在唐穆宗长庆年初还活着,有人见过他,那时候他已经八十多岁了。这就是在佛教思想影响下的唐代,一个前世今生的故事,三生石是什么?是承载缘分的东西,上面放着旧时光的精魂。

不过,这则典故是有bug的,譬如圆观是唐代大历末年的僧人,大历末年是779年,那么他死的时间至少在780年,而后面又说唐穆宗长庆年初,圆观八十多岁。长庆(821年正月~824年十二月)是唐穆宗李恒的年号,共计4年。从圆观死,后世的圆观(牧童)在长庆年,那么牧童到这时也只有四十岁而已。

因此,要么是圆观没有死,牧童的寿命加上了他前世的寿命。要么就是这仅仅只是一个传说。不过,很多人物都无法查证,但李源的父亲李憕却是真的存在的。李憕是唐朝清河太守,后死于安史之乱。安禄山率领大军攻陷城池,李憕等人誓死不降,被李隆基追赠为司徒,唐肃宗又追赠他为忠烈公。

李憕死是天宝十四年,也就是755年,李源逃难也是这个时间。那么他和圆观相谈三十年,就到了785年,恰好与记载相差不多(780年+)。而我们翻阅史料,真的可以找到这么一个人,李源,李憕之子,李憕陷于贼时,时年八岁,辗转流离七八年,“父死祸难,无心禄仕,誓不婚妻,不食酒肉”(《旧唐书 卷一百八十七下 列传第一百三十七 李源传 》)。他遇见圆观是,应该是16岁。他遇见牧童时,应是59岁。

或许这是唐代的文人根据听闻编造的一个故事,但又也许是真的。倘若真有那么一个人,使你愿意等待他的来世,只求一面,那是一个多么令人感慨的故事。牧童为什么不肯与李源重叙旧缘?他是在告诫所有人,最值得珍惜的,是今生的缘。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