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文章:《“请人打扫宿舍”须多元思考》
适用话题:评价他人
片段节选▼
2018年8月29日上午,中山大学2018级新生开始报到,在南校区东区120栋女生宿舍,家长请来的两个家政保洁人员在打扫宿舍,经过3个小时左右的清洁,整个宿舍里里外外焕然一新。(8月30日南方都市报)
乍一看到,这些大学生上学还要妈妈送,自己不做卫生,妈妈花钱请人来做,让很多人看不惯:如此骄娇二气,家长代办一切,还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讥讽与批评随之而来。
然而,具体问题还需要具体分析。据报道,这位妈妈报到前来过宿舍,发现灰尘很多,还有蟑螂,很难清理,便叫来了家政来清扫一下。住过大学宿舍的人都知道,这位家长可能说的是实情,经过一个暑假,以前住过的学生扔下的垃圾堆积,导致蟑螂滋生,而这又是一个女生宿舍,有些女孩子对爬虫有天生的恐惧,也或许有其他不便言说的原因,于是花钱请人来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观价值观日益多元,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家务劳动也呈现专业化、市场化趋势。人类的目标应该是解放自我,实现智能化,会做家务不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素质,盲目的吃苦没有任何意义。遇到比较紧急、大型的家务劳动,让专业人员来处理,不过是现代生活中的一个寻常场景,舆论不必过于放大,上纲上线。
每个人经历不同,立场不同,观点也各异。很多事情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我们不必急于抓住一个事物,由点及面,以小见大,将寻常小事夸大变形,或者把自己置于道德的高地,对某个群体妄下断语,或者展开一段恶意的索引或质疑,有意无意将简单的事物复杂化,这是我们在评判他人的言行所需要注意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