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词考查常有语境的限制,语境限制下的实词意义往往是确定的意义,这就需要考生具备依据语境理解识别实词意义、用法的能力。
该考点考查的重点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前四种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而词类活用除积累外,还要靠理解分析。一般以考查一词多义为主,同时涉及对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的考查。
【考查形式】
一是选择题,直接判断词义的对错;二是在翻译中灵活考查实词的语境意义。
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只要在多读中尽可能多地积累常见实词的常见义项,并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技巧,就能从容应对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
【备考方法】
应对文言实词的考查,有两大方法:一是“勤积累”,利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多地积累常考实词的常见意思;二是“会推断”,遇到自己实在没有积累过的实词,要善于用已知信息去推断。
以下几种文言实词推断的“小妙招”,赶紧学习起来~
(一)依形推义法
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汉字虽历经演变,但表意的功能并没有完全丧失,这种表意功能就是理解词义的已知条件之一。因此,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
1.有牧人御众之才
句中的“牧”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为“牛”,泛指牲畜,右为“人手中拿着一条鞭子”,把两者的意思联系起来,就是“放牧牲畜”;引申一下,对象如果是人,自然就是“统治,治理”之意了。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信”是一个会意字,一个“人”一个“言”意为人言真实。此句中的“信”就解为“真实”。
3.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造”的义符为“之”,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
4.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
“馈”的意义可由它的“饣”旁推断出它是供军队吃的东西,即“军饷”,这里活用作动词,发放军饷。
5.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背相望。
“馁”在现代汉语中多指气馁,但此处显然解释不通。它的形旁是食字旁,一定与食物有关,再根据语境,就可以推断在句中是“饥饿”的意思。当然这里也可以根据词语构成法来帮助推断。
译为:用尽财物不能够完成赋税,费尽体力不能够完成劳役,老百姓饥寒交迫,冻饿而死的尸体到处都是。
(二) 语境分析法
一个文言实词一般有多个义项,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却又是唯一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善于把实词放在语言环境中来考查分析,根据上下文来进行词义的推断。
1.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
在古汉语中,“多”有五个义项:①数量多;②重要,重视;③赞美;④多数,大都;⑤实足,只。我们根据语境“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来推断,原文说何远离开东阳回到家乡后,数年不谈荣誉耻辱之事,士大夫们更因为这样而赞赏他,由此可以判定解释为“称赞”是正确的。
2.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
“质”字的含义,从这一段的上下文来看是说那些富人不拥有“田籍”却要向百姓收税,由此看来“质”与质问之间显然没有什么关系,而应理解为“抵押”。
3.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联系全篇及背景看,渔工水师虽知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但因文化水平低,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因此这句中的“言”可以理解为“记载”,而不能理解为“说”。
4.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有“遇见”的意思,但“遇”从语境来看是译不通的,只能解释为“对待”。
5.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
“绐”这个词不常见,但根据上下文,项羽迷了路,向田父问路,听了田父的话后陷于大泽中,被汉军追上,由上下文推知,“绐”的意思肯定为“欺骗”。
6.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深”有“深厚” 之意,但联系下文“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是“秦之遇将军” 的具体表现,可见“深”为贬义,应释为“刻毒”。
(三)语法分析法
用语法分析句子结构的方法推断词义。将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行分析,找出主干和枝叶成分,然后可以迅速判断其用法即词性,可以在具体的选择中使用排除的方法。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在虚词的用法判断和文言文的翻译中。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受助动词“能”的修饰,并处在谓语位置,便可推断它是动词“游泳”之意。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渔樵”作句子的谓语,而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故“渔樵”应释为动词“捕鱼砍柴”。
3.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
“使”是动词,很显然这个动作是由“人”而不是“隶”发出的。这样“隶”只能作状语来修饰“使”,是“像奴隶那样”的意思。
4.故久立与其客语。
“故”作动词“立”的状语,而状语一般由副词或形容词充当,据此可推“故”作副词“故意”讲。
5.徒立故琅láng琊yá王泽为燕王。
“故”作名词“琅琊王”的定语,而定语相当部分由形容词充当,因此可释为“旧有的、原来的”。
6.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
句中“梁君臣之首”是名词性短语,作宾语,而“函”带这个宾语,由此可推知“函”此时应由名词(“匣子”)活用为动词,可理解为“用匣子装”。
7.吏误收访(人名),访奋击收者。
“收”应为“抓获、扣留、收监”之意。因为“收”若是“收留”,之意,周访就不用奋力反抗了。
(四)妙用修辞法
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互文等相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对应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反,相近,相同。
1.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
“顽鲁”一词的含义,我们可以参照原文,找到与这句话相对应的句子“贤俊者自可赏爱”,从而可得出“顽鲁”是相对“贤俊”而言的,即“才德不出众,愚昧蠢笨”之意,而非“顽皮”、“固执”抑或“鲁莽”。
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结构整齐,“忠”“贤”近义,“用”和“以”处于同一位置,那么语法功能应该一致,并且词义相近。那么“以”也解释为“任用”,这种解释虽不常见,但却可以据此推断出来。
3.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
根据“恶人者”即是“憎恶别人的人”,那么“利人者”中的“利”应该是个动词,而不是名词“利益”,应是“有利”的意思。
那么这句话应该翻译为: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做有利于他的事;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憎恶他。
4.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怙”对“恃”, 词义为 “依仗”或“凭借” 。
5.文过饰非。 (“过”与“非”同义)“文”对“饰” ,词义为“ 掩饰”。
6.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弥”对“愈” 词义为 “ 更加 ”。
7.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简”对“择” 词义为 “选拔”
8.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既然“誉”(赞美)与“非”(非难)构成反义关系,那么由“沮”(沮丧)可推知“劝”与“沮”意思相反,应释为“奋勉”。
(五)成语印证法
即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1.始速祸焉。《六国论》
“速”我们可联系成语“不速之客”而推知其应为“招致”。
2.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ěr
我们可联想成语“遐迩闻名”而推出其为“近”。
3.其文约,其辞微。
我们可和成语“微言大义”相联系,可推知“微”为“精微,含蓄”之意。
4.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堪”字联系成语“狼狈不堪”,可推知“堪”为“忍受”之意。
5.袖其疏入谏。
“袖”字联系成语“袖手旁观”,可推知“袖”为“藏在袖里”之意。
6.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拜”字联系熟语“封侯拜相”,可推知为“授职”义,“拜”用在表官职的名词前面,一般讲为“授职、任命” 。
7.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少”字联系成语“少安毋躁”,可推知为“稍微”之意。
8.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
“的”联系成语“有的放矢”可推知为“箭靶”之意。
9.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假”联系“狐假虎威假”可推知为“借助”之意。
(六)通假推断法(字音推断法)
古代汉语中,语音和语义有一定的关系,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通假字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来推断词义。
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顾”, 通“雇”,雇佣。
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翼”通“翌”,第二天。
3.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卒” 通“猝”,仓促。
4.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 振”通“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