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重读:《六国论》论证艺术探微

2024-11-01 21:19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1328人

微信图片_20190323092120.jpg


《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的代表之作。文章写得结构严谨,论证有力,气势充沛,精警深刻。千年之后读之,依然使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下边笔者就这篇千年佳作的论证艺术做一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事实论证筑根基

常言道:事实胜于雄辩。写议论文,要想使自己的观点具有说服力,令人信服,最有力的武器就是事实。只要我们把相关的事实陈述明白,交代清楚,则自己要表达的观点不证自明,不辨自立。苏洵的《六国论》在这个方面可谓典范。文章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后,二、三两段集中展开论证。第二段先论证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文段一起笔,作者就以概述的笔法,将秦国通过战争手段夺得的土地与非战争手段取得的土地做了对比,并明确指出用后者的手段获得的土地比用前者的手段获得的土地多百倍;接着作者继续用概述的笔法,从历史的角度叙述韩魏楚等国的祖先开疆拓土之艰难,后世子孙弃之之轻易,秦人侵吞土地之无厌。通过对这些历史事实的精当叙述,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已跃然纸上,明明白白。

第三段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在写法上,依然沿用了第二段的写法,即通过概述历史事实来论证。作者先叙齐国的灭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一句“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将齐国灭亡的事实概括得及其简练精当。次叙燕赵两国的灭亡,这里重点突出了了荆轲刺秦王和李牧受谗诛这两件非常有名的历史事件。作者扣住这两个历史事件,将燕赵两国用武而不终的历史事实具体、厚实地展现在了读者眼前,从而使“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如平地起火,清清楚楚。

二、三两段的叙述使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建立在了坚实的历史事实的基础之上,读来厚实有力,掷地有声。

二、对比论证明主旨

《六国论》的对比论证主要体现在二、三两段中。第二段论证的是“弊在赂秦”,为了凸显这一观点,这一段使用的论证方法除了事实论证外,就是对比论证。在这一段中,这种论证方法体现为两个方面。首先,作者把秦人通过战争手段得到的土地同韩魏楚赂秦得到的土地作对比,对比的结论是后者是前者的百倍。这一结论鲜明地凸显了“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其次,作者把六国祖先创业时得地之难与后世子孙弃之之易做对比,对比的结论是“暴秦之欲无厌”“诸侯之地有限”,所以,“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通过这样一番对比,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也就无可辩驳地“立”了起来。

第三段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在论证方法上延续了第二段的写法,即在概叙事实的基础上,论证形式表现为对比论证。但是,这一段中的对比论证绝不是第二段中对比论证的重复,这一段在对比论证的运用上自有其特色。该段一起笔就直接指出齐国灭亡的原因乃是“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这个历史事实对于稍具相关历史知识的人来讲,应当十分清楚,所以,作者在这里未做叙述。接着作者再次紧扣相关历史事实,论述燕赵两国灭亡的原因,对燕赵两国的灭亡,作者的基本看法是“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这个看法同这一段的中心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言异而意同,很好地证明了中心论点。应该说,文章写到这里,完全可以结束。但作者并没有走大多数文章走熟了的这条道路,而是宕开一笔,从假设的角度再次论证本段的中心论点。这样一来,就使第三段在论证形式上表现为虚实对比,正反相应,既鲜明地凸显了文章的论点,又很好地拓宽了文意,丰富了内容,可谓一石二鸟。

微信图片_20190323092130.jpg


三、引用论证强力度

这篇文章的引用论证体现在第二段结尾处。作者在概述了韩魏楚三国以地赂秦的历史事实,并据此引出了“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结论后,引用了《史记·魏世家》中的一段话: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这个引用恰到好处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使文章的论点具有无可辩驳的力度。

四、比喻论证靓文采

本文的比喻论证依然在第二段。原文是这样表述的: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这里,作者把诸侯之子孙轻弃祖先辛辛苦苦得来的土地的做法比作“如弃草芥”。这个比喻就句子而言,虽只一句四字,但却关联整个第二段,它把第二段中牵扯到的历史事实——韩魏楚三国用土地贿赂秦人的做法——表述得既形象有准确,从而使文章的中心论点建立在了一个坚固的制高点上。

五、假设论证拓文意

《六国论》运用假设论证的地方在三、四两段中。第三段中对假设论证的运用前已述及,不再赘述。第四段作者一起笔就做假设:“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这一假设再次从六国并力西向的角度申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归纳起来,《六国论》中两处假设论证的好处至少有三:①从虚笔假设的角度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②很好地拓宽了文意,丰富了文章的内容;③使文章的笔法显得丰富多彩、摇曳多姿。

苏洵的《六国论》向以结构严谨、论证有力而著称于世,从论证方法的角度来看,上述五种论证方法的运用居功至伟。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