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用生命换来的“1+2”离“1+1”——“皇冠上的明珠”只有一步之遥,这一重大突破让国人骄傲,被国际数学界誉为“杰出的成就”,至今仍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1996年3月19日,“陈氏定理”的创立者、中科院院士、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不幸病逝,对这位与“哥德巴赫猜想”结下不解之缘的数学明星的陨落,世人无不为之震惊、痛惜。那么,为什么陈景润要证明“1+2”?意义何在呢?
◆享受数学之美
在普通数学里,1+2=3,这很简单!但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陈景润,耗费了一生精力研究解决的“1+2”,却和一个世界性的尖端数学难题有关。这个难题叫“哥德巴赫猜想”,它是18 世纪的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来的。它的内容是: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简称为“1+1”。
1933年5月22日,陈景润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他从小是个瘦弱、内向的孩子,却独独爱上了数学。
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陈景润有幸聆听了从清华大学调来的一名很有学问的数学教师沈元讲课。他给同学们讲了一道世界数学难题:“大约在200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了‘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他一生也没证明出来,便给俄国圣彼得堡的数学家欧拉写信,请他帮助证明这道难题。欧拉接到信后,就着手计算。他费尽了脑筋,直到离开人世,也没有证明出来。之后,哥德巴赫带着一生的遗憾也离开了人世,却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200多年来,这个哥德巴赫猜想之谜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从而使它成为世界数学界一大悬案。”老师讲到这里还打了一个有趣的比喻,数学是自然科学皇后,“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后王冠上的明珠!这引人入胜的故事给陈景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陈景润。
从此,陈景润开始了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艰辛历程,演算数学题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枯燥无味的代数方程式使他充满了幸福感。陈景润成名之后,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上大学的时候,他非常享受那种把数、理、化的概念、公式、定理融会贯通、信手拈来的感觉。
△1978年,在数学理论和应用上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励的数学家杨乐、张广厚、华罗庚、陈景润、陈德泉(从左至右)。新华社发
◆摘取数学皇冠
1953年,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曾被留校,当了一名图书馆的资料员,除整理图书资料外,还担负着为数学系学生批改作业的工作,尽管时间紧张、工作繁忙,他仍然坚持不懈地钻研数学科学。陈景润对数学论有浓厚的兴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系统地阅读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关数学的专著。他把像砖头那么厚的书一页页拆下来,整整读了30多遍,几乎达到了滚瓜烂熟的地步,这也为他日后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陈景润为了能直接阅读外国资料,掌握最新信息,在继续学习英语的同时,又攻读了俄语、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学习这些外语对一个数学家来说已是一个惊人突破,但对陈景润来说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
△20世纪70年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左)和他的两位老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中)、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沈元在一起。陈景润上中学时,沈元老师向他讲述了哥德巴赫猜想(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957年,由于对数论中一系列问题的出色研究,受到华罗庚的重视,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作为新的起点,他更加刻苦钻研。20世纪50年代,陈景润对高斯圆内格点问题、球内格点问题、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的以往结果,作出了重要改进。20世纪60年代后,他又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经过10多年的推算,1973年,陈景润发表了著名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与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即“1+2”),其中证明了两个结论。这两个结论把200多年来人们未曾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大推进一步。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称为“陈氏定理”。其后,他对上述定理又作了改进,并于1979年初完成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他的研究成果至今还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领域保持着领先地位。
◆燃烧生命之火
陈景润把做好攻克哥德巴赫猜想(“1+1”)的外围工作,形象地比喻为是“搭梯子”。“搭梯子”何其容易?只有搭好人生的梯子,才有可能搭好科研攻关的梯子。在“搭梯子”的漫长岁月里,陈景润做过多少题目,真是算不清了。
为了使自己梦想成真,陈景润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冬,在那不足6平方米的斗室里,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食不知味、夜不能眠、潜心钻研,耗去了几麻袋用于计算的草稿纸。在图书室看书时,管理员喊下班了,他一点也不知道,等到肚子饿了才想到吃饭,他匆匆向外走去,结果是“铁将军”把门。他笑了笑,又转身回到书库,重新钻进了书的海洋。他走路也是边想边走,有一次他碰到路旁的大树上,连忙道歉,可是并没有反应,他仔细一看,才知道自己碰的是一棵茂盛的白杨树。
1985年,陈景润身患重病,当时,他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治疗。他从小就多病,各种疾病像影子似地尾随着他,或许是病久了,司空见惯,也就不当一回事了。他哪像住院,随身带去了书、各种资料,病房成了工作室,日日夜夜,仍在不停地计算、推理,时常工作到第二天凌晨四五点钟。令许多医生护士惊讶的是,几乎是打了个通宵的陈景润,第二天早晨,精神仍是很好。有时,他担心医生来查房,便“故伎重演”打开手电,躲在被窝里看书。陈景润以燃烧自己生命之火的代价,希冀能搭起一座通往风光绮丽的峰巅的梯子。
1996年3月19日下午1时10分,陈景润在北京医院去世,享年63岁。他为科学事业做出的最后一次奉献是:捐献遗体供医学解剖。
1998年3月,《陈景润文集》出版。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陈景润星”。 (来源:新华网、《科学导报》《小雪花·成长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