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赏析

2024-11-23 19:15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694人

《蝶恋花》苏轼


蝶懒莺慵春过半。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

云鬓鬅松眉黛浅。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


t01b043d9a733ac8ab1.jpg

这是苏轼写的诗一首闺情词。主人公是一位多情善感的少女,她在暮春时节,独处幽闺,不免苦闷无聊,对花伤春。

这首词上片由写景过渡到写人。


“蝶懒莺慵春过半。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春光已消逝大半,蝴蝶懒得飞舞,黄莺也有些倦怠,风卷花落,残红满院。


面对这无计留春住的情景,心事重重的少女,不免触目伤情,倍添寂寥之感。自然,蝶、莺本来不见得慵懒,但从这位少女的眼光看来,不免有些无精打采了。发端写景,下了“懒”、“慵”、“狂”、“残”等字,就使周围景物蒙上了主人公的感情色彩,隐约的透露了主人公的心境。


“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上片后两句是说,红日偏西,午醉未醒,时近黄昏,帘幕低垂。


上片后两句写人。此情此景,分明使人感到主人公情懒意慵,神倦魂销。上片无一语及伤春。而伤春意绪却宛然在目。

下片由写人的外在形象,过渡到写人的内心世界。


“云鬓鬅松眉黛浅,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下片前三句是说。暮春景致处处都能生愁懒于梳妆打扮,一切景物都成为愁的触媒,而又无人可以倾诉。


古代闺阁少女是很讲究打扮装束的,如今她懒画娥眉,慵于梳头,说明心事重重,精神不振。首句以形写神,以下承上刻画愁思之重。则心绪之烦乱,襟怀之孤寂,可以想见。到此已把愁情推向高潮。


“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煞拍是说,此情不会一无所托,杨花尚且有东风来吹拂照管,难道自身连杨花也不如吗?


杨花似花非花,在花中身价不高,且随风飘荡,犹似薄命红颜,一无依托。这里即景取喻,自比杨花,悲凉之情以旷语出之,更觉凄恻动人。


这首词以种种柔美的意象。来烘托少女的形象;用春意阑珊的环境,来映现少女伤春的心境。句句写伤春情怀,但通篇不露伤春字面,有含蓄不露、词绮情婉之妙。


译文
春光已消逝大半,蝴蝶懒得飞舞,黄莺也有此倦怠,风卷花落,残红满院。红日偏西,午醉未醒,光线渐暗,帘幕低垂,此情此景,使人感到情懒意慵,神倦魂销。
暮春景致处处皆能生愁懒于梳妆打扮,一切景物都成为愁的触媒,而又无人可以倾诉。此情不会一无所托,杨花尚有东风来吹拂照管,难道自身连杨花也不如吗?

注释
慵(yōng):懒。
残红:指凋残的花,落花。
幕:这里指窗帷。
鬓鬅(bìn péng):蓬松,指头发松散的样子。
黛:一种青黑色的颜料,古时女子用来画眉。
愁媒:引起悉愁情的媒介。这里指暮春景致处处皆能生愁。
消遣:消解,排遣。
系绊:这里是“维系”的意思,还可以引申为“寄托、有着落”。
杨花:指柳絮,是离愁别绪的代名词。
管:照管。

名家点评

当代诗人、文学家、文论家、著名教授沈祖棻:《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则神似大晏、欧阳。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