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别让思想的木桩拴住你”作文导写

2025-01-20 21:52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688人

【试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月考)

  马戏团里表演的大象都是从小就开始训练的。小时候的小象很调皮,玩性又大,故用绳子把小象拴在木桩上。由于小象力量小,经过很多次的试验,它都无法将木桩拖动。当时间久了之后,只要把象系在木桩上,象知道自己无法挣脱,也就安分了。 

  当小象长大变成了大象,在马戏团中可以做很多的表演。大象力大无穷,可以搬很多东西,但在表演后,却很安分地被拴在木桩上。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必须符合文体要求;角度自选,文体自定,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导引】


  这是一道具有寓言性质的材料作文题,能给人启发和思考。与时评类作文不同的是,它不能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上,而应有所引申和发挥。材料于对比之中彰显了比较明显的立意倾向,即大象“很安分地被拴在木桩上”,是受到“定势心理”的影响,因此不敢越雷池半步。大象的力量很大,但因为小时候曾受挫,便觉得木桩不可挪动,于是再也不想去挣脱木桩。大象其实是被自己以前的观念所束缚,不了解自己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因而放弃了想要移动木桩的念头。 


  在很多情况下,人也跟大象一样。面对一个目标,人们可能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而没有达到目标,就会灰心丧气,认为这个目标是自己永远都不能达到的。于是,自己便被心中的“木桩”拴住了。由此忽视了自身潜能的激发,忽视了自身力量的壮大,忽视了外界条件的改变,忽视了一切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最终放弃了尝试和努力,失去了希望和信心。这便是心理定式的消极作用。这种消极影响,往往会让人陷入失败的经验中爬不出来,一次次丧失唾手可得的成功机会。 


  在审题时,大家也要避免以下误区:教育从娃娃抓起。“小象”这个形象,容易让考生联想到青少年,于是脱离材料整体的寓意,大谈“家庭教育”问题,主张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倡导让孩子自由发展,而不是培养安分守己的懦夫。殊不知材料并没有这种意思。这种审题偏差,问题就出在想当然上。坚持就是胜利。考生若凭主观想象,很可能认为小象没有坚持挣脱束缚,以至于长成大象后放弃努力,就范于一根木桩,于是提出“坚持就是胜利”的观点。这种审题也有失偏颇。本来材料反映的是心理定式现象,却提出“永不言弃”的观点,实乃似是而非。人贵有自知之明。可能有考生认为,大象不了解自己的真实力量,以为自己无法挣脱木桩的束缚,这是缺乏自知之明的表现,于是提出“要有自知之明”的观点。但这种观点偏离材料的寓意,陷入了想当然的泥淖之中。 


  【佳作展评】

别让思想的木桩拴住你 


裴心仪 


  小象无法挣脱木桩的束缚,即使长成力大无比的大象,依旧安分地被拴在木桩上。在这里,与其说大象是被有形的木桩限制了行动,不如说是无形的木桩束缚了大象的腿脚。这木桩便是大象的固定思维、定势心理,是其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它随着大象童年的失败经历一起被钉在了记忆深处。 

  对乾隆来说,“天朝上国”就是一根木桩,不愿前进,又不肯承认国力的衰落,死守着过去的那点骄傲;对二十世纪的英国来说,工业技术领先也是一根木桩,拴住了国家的命运,不愿转型升级。古往今来,人们心中的木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其实,在苦难面前少一些“我不能”的思维定式,在挫折面前少一些“我不行”的消极暗示,走出心灵的阴影,重塑自我的信心,事态也许就会大大改观。大象力大无比,若它懂得挣脱小小的木桩,一定会有不一样的自由天地。正如《小马过河》的故事所讲的那样,不亲自下河试试深浅,小马怎知自己有过河的本领呢?别忘了,几百年前飞机还只是美好的想象,曾几何时智能手表也只是漫画书里的东西。只有跳出一个个画地为牢的圈,才会发现自己拥有令人惊讶的潜力,才不会让你的思想停留在无形的木桩之上。 

  古今中外,多少志士仁人,他们敢为天下先,“知其不可而为之”,拔掉了一个个束缚人们思想的木桩,开辟了一个个新天地。世界文化名人孔子,身处战乱纷纭的春秋时代,秉持“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的信念,“仁以为己任”,虽“累累如丧家之犬”,仍执着地周游列国达14年之久,在最艰难的时刻,用最崇高的理想烛照自己的天空,点燃世人的希望,光耀民族的未来。 

  诺奖获得者屠呦呦老人,“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她率领自己的团队,面对无数的困难与各种“不可能”,依然坚定不移,勇敢而昂扬地拔除了医药学上的木桩。 

  美国“线性规划之父”丹奇格在攻读博士时,有一天迟到了,他看到黑板上写着两道题目,以为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抄了下来。做的过程中他感到有些困难,好几天才完成。提交作业后看着兴奋的老师他才反应过来,原来那是一道著名的未解决难题,他竟当成课外作业给解决了!丹奇格感慨道:“如果自己预先知道那是道世界难题,根本就不会有信心和勇气去思考,也不可能解决。”的确,对所谓“难题”的畏惧,就像在心底钉了一个木桩,以为自己无法挣脱,却不知道一个人的潜力有时是难以预料的。 

  别再让思想的木桩拴住了你的手脚!要有不怕难的勇气和不怕疼的坚定,挑战过去的自己,审视现在的环境,让思想的马车自由驰骋!

 

  【点评】


    作者准确把握所给材料的寓意,从大象安分固守木桩的行为中追根溯源,指出问题症结在于思维定式、心理阴影。文章紧紧围绕这根“木桩”而展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运用对比手法阐述观点,主旨显豁,令人信服;所举例证,既有课内所学,又有课外积累,既有古代圣贤,又有时代精英,可谓内容丰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文章语言娴熟而流畅,句式灵活而多变,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考场佳作。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