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复习后,如何做好高考的最后冲刺?
此时,除了抓实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外,更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根据不同题型的特点,加强思维策略和思维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切实提高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这里整理了4个做题的思维技巧,助你或你家孩子抢高分!
1、套——常规解题模式直接套
看一道题目,在理解题意后,立即思考它考的内容属于课文的哪一章节、与哪个类型的题目比较接近、有哪些解决方法,迅速生成一个常规方案,然后照着套路做题。
大部分的高考题都离不开“课堂和课本”,或为原题、或为类题。也就是说,只要我们仔细地辨认,再认真回忆、对比,很多试题都能找到相应的解题模式,供我们快速做题。
2、靠——陌生题目往熟悉的题型靠
如果发现题目找不到直接对应的某个基本题型,那么就试着转换视角,将条件或结论作变形,使它变成我们熟悉的题型。
该怎么作变形呢?把问题转换到我们最熟悉的领域,有两种方法:
① 把这个领域中的问题,用另一个领域中的方法解决。
② 把同样的条件和问题换一种说法。
3、绕——正难则反迂回绕
考卷中必然会出现让绝大多数考生感到困顿的“生题”“新题”,恰恰是拉开分数的关键。这些题一味地死攻绝非上策,要懂得用“迂回策略”,从侧面或反面寻求突破,效果反而更好。
“正难则反”的解题策略,就是在一个角度、一种思维无法突破时,通过其他的侧面甚至反面寻找突破口。
4、冒——猜测探路将险冒
总有一两道题,用常规思路是无能为力的。此时要发散思维,通过运用常识、预测、直觉、估算、转换视角、合情推理等思维方式,找到解题的关键,从而得到正确答案。
高考是一场智慧的较量,要取得优异的成绩,考生根据试题的类型选择适当的思维策略犹为重要。因此,在接下来的冲刺复习中,除了抓实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外,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根据不同问题的特点,加强思维策略和思维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切实提高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这样,才能确保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