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积累
常见望文生义词语
1.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2.七月流火:是天气转凉之意。
3.下里巴人: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
4.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5.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6.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7.毁家纾难:捐献全部家产,解救国家危难。
8.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
9.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10.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大家非常痛快。
11.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2.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生活简朴,或家境清贫
13.犯而不校: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
14.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15.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16.五风十雨:每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17.万人空巷: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18.涣然冰释: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
19.不易之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20.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21.木人石心:形容人意志坚定,不为外物所动。
22.不足为训: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
23.大而化之:原意是赞美一个人的修养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现在用以形容对事情不过细,马马虎虎。
24.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不敏:没有才能)。
25.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
26.非异人任:异人,别人。不是别人的责任。后常用以指某事由自己担当。
27.师心自用:倔强固执,自以为是,独断独行。
28.先入为主:以先听到看到的为主,其它的难于理解接受。
29.如坐春风: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
30.独具只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有独到之处。
常见张冠李戴词语
1.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常常被人误用,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2.汗牛充栋:只形容藏书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
3.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4.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5.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6.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7.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8.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9.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0.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
11.期期艾艾: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12.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
13.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14.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5.弹冠相庆:贬义,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16.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17.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18.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不能用“只能望其项背”。
19.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20.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21.风声鹤唳:惊慌疑惧,常与“草木皆兵”连用。
22.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
23.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
24.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25.始作俑者:指首先干某件坏事的倡导人。
26.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27.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28.空穴来风:传闻有一定根据。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9.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0.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常见褒贬误用词语之贬义成语
1.好为人师: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
2.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3.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4.沐猴而冠: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但实际并不像。
5.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竟然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
6.舞文弄墨:原指歪曲法律条文,营私作弊。后指玩弄文字技巧。
7.长此以往:长期这样下去。多用于不好的结果。
8.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不能误用作褒义词。
9.胶柱鼓瑟:比喻固执拘泥,不能变通。
10.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11.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的伤心和着急。
12.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
13.连篇累牍:形容叙述的篇幅过多过长。
14.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的人学着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