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对龙应台的好奇,更多的是出于自己的好奇心。心想是什么样的人,拥有这么别致的名字呢,似乎,有一种魔力。
了解到她的人生阅历,对自己的影响则是要尽自己最大努力,让人生过的丰富多彩而有意义。
可能自己也是人到中年,正在经历稚子成长、父母老去,有了更多的人生体悟,才会在文章《目送》中有了更多的共鸣。从她的文章中总能感觉她在尝试理解这短暂的人生。是呀,人生苦短,太匆匆。
《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主打温情牌,收录的七十三篇散文,分别写了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老去,儿子的成长单飞,朋友亲人的离散牵挂,兄弟的重逢携手,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决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谁的人生不是如此呢?
如果说那渐行渐远的背影给我们的是一种生命或者情感的发生点的话,那么目送则是这样一条看不见的线,连接着一点到另一点,从起点到终点亦或者从终点到起点,无法预设,无法阻止,甚至无法追逐,只能顺着时间的长河荡漾着。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生命的脚步是无法追逐的。作者对生命做出最真实的剖析,给我们智慧的提醒,却道出了我们内心最脆弱、伤感的地方。
关于父母、子女的缘分,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我们不想明白,可谁也逃脱不开。
关于子女的成长历程
幼儿园时,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十六岁时,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上大学时,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
孩子刚上小学的时候,对一切还是胆怯的,需要父母的支持和引导,需要父母的眼神鼓励,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还能隔空交会。十六岁时,青春年少,而我正恋恋不舍的看他长大,他却一次也没有回头,只有我的眼中有他。等到大学,他完全长大独立,他的内心我进不去。正是正样慢慢的失去,让人顿悟:“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你在成长,而我的目光一直在追寻的你的背影,即使你已不需要。
想着自己的孩子也会这样慢慢长大,这样走远,留给我一个背影,相信你和我一样,情愿不要如此顿悟,一种悲凉涌上心头。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在父母的这种眼光中长大。
我们这代人,赶上好时代,外出学习的机会很多。每次父母送行的时候,我也几乎没有回过头。一次偶然的机会,突然想起朱自清的《背影》,在父亲送我上车之后特意回头看了下父亲。也许他们注视过很多次的背影,我也难得再和他们有眼神的交汇,有的时候是茫然,更多的时候是背影。不管我们明不明白,生活都要在我们转身之后继续。
关于友情,她说“亲爱的,难道你觉得,两个人就一定比一个人不寂寞吗?” 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加一大于一的,古人不也说感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若是两人情投意合,趣味相投,自是妙语不断,惺惺相惜。若是话不投机半句多,相看两相厌,不如自己安静的呆着。
关于人生顿悟
她叹: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自己的抉择,只有自己能承受,在我们这个年龄,已经了然在心。
人生其实是一种修行,不同的人生际遇,不同的体会感悟,只不过有的人属于粗枝大叶型的,扛过去就算了。笔者属于心思细腻,情感丰富,更是容易动情之人。无论亲情、友情、爱情自有一番纠缠在心中,慢慢发酵,去其糟粕、留其精华。
关于亲人逝去
有人说,给你两个选择,一个自然老去,但是能长生不老;一个貌美如花,青春永驻,直到老死,你会选择哪个?
若是我,会义无反顾的选择长生不老,即使丑陋一点也无妨,对于失去没有经历就不知道多么痛彻心扉和绝望。笔者五十多岁,经历人生中第一次生命的失去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但对于失去没有谁能够从容。对父亲从年老到去世的一些细节和回忆描述,很感人也很感伤。读完思己,泪眼婆娑,禁不住失声痛哭。生命逝去了,就再也无法拥有,那些曾经的温暖也随风飘散了,再也无处可寻。
目送就是眼看着父母子女都要离开,或者生死永别,或者天各一方。人生就是孤独,不要不承认,也不要不敢面对。我们只有面带微笑地目送他们离开,不要忘记好好说再见。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当你无法排解心中的感伤,无法理解人事的悲凉,亦或者不敢直面现实的世界,缺少直面的勇气,顿悟的智慧,不妨来翻翻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