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学科特色 聚焦核心素养——高考语文命题思路探微

2025-01-19 03:10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685人

凸显学科特色 聚焦核心素养 ——高考语文命题思路探微

陈士同

内容摘要:新高考实施后,语文学科的考查突破传统只注重知识和技能考查的局限,加大了对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考查。这种变革细化到试题中,这样体现在语言材料的选择,试题设题角度的变化和答题自由度的开放。吃准命题精神,理清命题的思路与发展趋势,高考备考的针对性更强。

关键词:高考命题;学科本味;灵活变化;学科素养;关键能力

自2017年迎来新高考以来,国家层面选拔人才考试之一的高考,不论从考查内容,还是从考查思维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并不是局部性的调整,而是涵盖了全部考试学科。认真研究分析近两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与过去的相比,不管是从命题形式,还是从考查聚合点上都较好地贯彻了“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高考指导原则。而把各种变化进行分类,除去外在形式上的,本质上集中体现在对学科固有属性的强化,对核心素养的考查。

首先,试卷语料的选择更加体现语文性,更具语文味。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以一定的语言文字为载体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基本工具,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综合性、实践性学科。也就是说,思维和交际是体现语文工具性特质的功能和作用,而所使用的媒介——语言文字蕴涵的思想、审美与文化则体现人文性学科的价值;两者相互融合、互为表里,突显学科综合性的实践特色。作为基础性的人文学科,听说读写思是语文的基本功能。其中,听与读是对已有信息的感知,是汲取信息,对信息解码的过程;而思、说与写,则是运用积累的信息服务于生活,表情达意,分析和解决问题,是信息经过二次重构后外化的过程。五个层面的语文活动,虽然呈现的方式不同,但都离不开基本工具——语言文字(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不过,从考试的层面看,因受制于条件,所以考查的形式只能指向书面语言,而无法对口头语言进行测评。

不论是自主性命题的地方性考试,还是全国大家庭的统一考试,高考语文试卷大多数采用“二卷式”的结构体例,即阅读部分和语言文字运用部分。这两个部分把语文学科关涉的核心内容阅读与表达都包含进去。就阅读部分看,自2017年实施新高考以后,现代文主观性阅读由原来的选择性考查变成了必考性内容,而论述类文本、古诗文阅读则仍然沿袭传统的形式。认真研读选择用作命制试题的语言材料,虽然不是文本的原貌(为了设题的方便,对材料做局部性的调整),但经过删减和调整后的材料基本上保持材料的内在气韵。文体的不同,表现出的文本特质不同:论述类文本语言的准确严谨,逻辑思维严密;文学类文本的情趣、理趣相谐,文辞兼备;实用类文本连续性或非连续性的选材多是普识性的,通俗易懂;古诗文则是经典精粹,是古代的文化典籍,且多是以周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书面语言写成的,是浅易性的。尽管文字缀连的方式不同,对社会生活与人生关注的点不同,但它们都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语文的特质——用语文的语言表现形式表达思想,介绍知识,论述分析道理,叙事抒怀。

阅读理解的文本从不同层面体现语文味,语言文字运用更是把书本化的语文进行生活化语文回归的主渠道。不论是对客观性试题的解答,还是对主观性试题的分析解决,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试题多是情景性、生活化的,是用已经习得和建构的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一套试卷中最富时代气息、最能把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对接在一起的部分,语用题很好地把“语文即生活”的特质彰显了出来。2018年语用题的客观题一改过去碎片化、散点式语言材料命题的形式,这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考查不仅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也能够综合性地考查运用学科知识和学科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主观性的表达,则更体现语文学科的开放性。语文有界与无界看似矛盾,但两者形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回归到考试的现场,面对具体的题目,在条件设定的前提下,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呈现,在立足语文味的框架下,形式可以不拘一格。

语文学习的内容应当是语文的,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也不能脱离语文本身。只有把学习与考查都贴近语文,学科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从宏观上看,虽然所学的与所考的内容在外观上是分离的,但从微观本质上看,它们则有内在的关联性。从这个角度说,不论是教学,还是备考,只有遵循学科固有的属性展开互动,从不至于偏离正轨。

其次,试题命制考查的指向不再固化,形式灵活多样。

高考回归全国大家庭,特别是2017年新高考之后,全国语文三套卷都采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考查形式。尽管试题呈现的形式没有发生多大的改变,但仔细分析试题的题干和考查的知识点与能力点不难发现,自实施新高考之后,不论是题干的表述,还是考查点的灵活性都较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从《考试大纲》所提出的六种能力分布的情况看,新高考试题针对单一能力的考查呈现式微的趋势,相应的对综合性能力的考查在明显加大。像名句名篇的默写,不再单纯地考查识记能力,加大了对文本理解能力的考查,而且是在特定语境中进行。语用题前三题,由于在真实的语境中把词语、病句、得体连贯几个知识点容纳在一个语段中,把识记、理解和分析等能力有机融合在一起。这种化零为整,在特定的语境中设题考查,不仅凸显了学科特色,更体现了试题了试题考查灵活多变的命题趋势。

除了试题形式和考查能力的变化,具体题目答题点的设置也打破原有的固化和封闭,变得灵活而开放。全国一卷第九题,一改过去依文设题,答案直接从文本中筛选提炼加工整合信息即可得出结论的命题模式,而是把对文本的理解和对现实生活与社会的理解相结合。虽然仍然立足材料,但把生活资源的引入,无形中就增加了解题思考的维度。而全国二卷第15题的解答,更是突破原有的只立足于材料本身思考的思维局限。这种答题的开放性为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的空间。只要是在立足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的前提下言之有理,且能够自圆其说都是符合要求的。至于作文,则是变化最大的部分。材料的社会性、生活化,不论是连续性的,还是非连续性的,更多面对的是当代生活,而且材料突出时代性和问题性。考生只有以现实的眼光观察生活,了解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和世界发展的前沿问题,才能准确地把握住命题的意图,写作才不至于跑偏。

语文本身是开放的,所以试题也应当体现这一特色。从新高考实施两年来的试题看,其在试题内容和样式上的大胆突破创新,不仅增加试题的灵活性和变化性,更激发了学习和思考的兴趣。试题的开放,对引导学生多角度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文本呈现形式和试题设问方式的变化,对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等提供很大的自由度。当然,这种“稳中求变、求新”的命题趋势无疑对语文教学和备考提供了有益的导向参考。不论是教学,还是备考,面对“由头”——教材应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拿捏好“有界与无界”的分寸,并与社会生活对接,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最后,聚焦核心素养考查,凸显关键能力测评。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钟启泉)在宏观概念的统摄下,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不同的。作为通过学科学习应达成的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是动态性发展的立体存在。就语文学科而言,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积累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从概念的种属关系看,种概念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含括在属概念核心素养之中的。也就是说,语文核心素养除了具有核心素养的共性——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还具备自身的构成元素——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厘清了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明确了各自在教学与考试中不同侧重点的指向。回归到试卷中,通过分析试题可以发现,自2014年颁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一体(为什么考)四翼(考什么)四层(怎么考)”之后,高考语文试题明显加大了对语文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考查的力度。从2018年全国三套卷考查的内容看,22道题从不同的层面对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认知能力(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激发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的检测。“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考查,主要通过创设具体的语言文字运用的情境设置题目,以检验考生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解决问题的水平。其中对语言文字积累、梳理、整合,以及语言感知、阅读与表达,正确地运用母语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成为发展的主要趋势。反映到试题中,语言文字运用部分一改分别设题的形式,在具体的语言运用的情境中把几个知识点和能力点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性考查。这种考查形式“有助于在丰富的语言材料与学生语言活动经验间建立起有机联系,通过情景化的设题,引导学生文明得体都进行表达,使对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考查成为学生文化获得的过程”。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对语言的考查实际上就是对思维能力的考查。新高考明显加大了对考生正确运用基本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解决问题的考查力度。在语言材料确定的情况下,考生能否运用探究质疑的方法阅读材料,能否准确辨别语言运用的正误及准确生动是否符合逻辑地表达,以此检验考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思维能力,以及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决定其适应新高考的程度。全国二卷“幸存者偏差”的作文写作,全国三卷的诗歌阅读,三套卷中论述类文本的阅读,图文转换题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对思维能力及品质进行考查。

至于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考查,更多集中在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和古诗文阅读鉴赏上。通过语文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基本的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的能力。只有具备了基本的能力,在面对审美对象时,才能发现蕴涵其中的美,才能进行主体性地表达和创造。全国三套卷,二卷中老舍的《有声电影》,古诗《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三卷中《微纪元》,一卷中《赵一曼女士》等都从不同层面设题对考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进行考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份高考试卷,从某种程度上就是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集合体。阅读材料的多样化,让试卷外溢出浓郁的文化气息。政治性文化、经济性文化、历史性文化、人文性文化、伦理性文化、科技性文化等,凡是文化的精粹皆可作为考查的材料。2018年高考很好地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渗透到试题中:一卷的《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让学生分析“照着讲”与“接着讲”的联系与区别,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赵一曼女士》,让学生分析“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的叙述方式,理解和认识中国革命文化的深沉;实用类文本中“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引入,彰显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其最新科学成就。

总结和分析过去,就是拨开浮尘,去发现表征背后隐含的本质东西,为接下来的教学备考提供有益的参考。形式可以千变万化,但规律性的东西一般是万变不离其宗。从考查的学科性、试题的灵活性和聚焦素养与关键能力三个方面剖析了高考试题的思路及其考查的侧重点,我们从一个方面了解和认识了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根据高考“稳中求变”的原则推定,未来高考基本上会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在局部求变、求新。这样,对高考试题命题思路和考查方向的把脉,就是希望达到“鉴古用今”的目的。变革不会止步,语文的学习与备考应跳出旧的藩篱。传统的知识习得,技巧至上的陈旧思维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语文学习与考试。知识体系的自主性建构,关键能力的主体性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立体性养成,“三驾马车”只有齐头并进、步调一致,才能弹奏出和谐的旋律。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