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立意升格示例:
以“ 的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病文展示: 烛光里闪烁着无尽的爱
今天是我的生日.妈妈买来了蛋糕,一家人围在一起过了一个看似平凡,却不平凡的生日,红红的烛光闪烁着无尽的爱……这一幕,好美好美,我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一家人快乐的在一起。①近几年这样的场景在我家几乎没有出现过!
可能是太激动了吧,偶抬头,我发现爸妈脸上不知何时增添了好多皱纹, 手上布满了老茧;爸爸的背仿佛一下子弯了许多,②仔细打量自己,我好像也长大许多!
③我们一家三口谈论起了我小时侯的那些“快乐”、“懵懂”的趣事,④听着爸妈绘声绘色地叙述,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幸福,也好害怕。幸福的是我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让我倍感温暖!害怕的是他们会离开我,对!没错,总有一天,他们终会离开的,不知道我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不能逃避,这是一定会发生的,即使心里有几千个,几万个不愿。⑤
也许我们不能预知未来,但我们可以把握现在,不管未来如何,我们都要珍惜现在,回头想想,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如此之多,默默的支持着我。而我却什么也没为他们做,什么也没为他们想,不禁感觉到自己的不孝,心痛痛的!曾经有多少个夜晚,当我正沉浸在甜美的梦中时,妈妈因为家务,忙碌到半夜,曾经有多少个双休日,爸爸因为男人的责任(养家)而在外奔波,的确,我欠他们太多太多,仔细回想,自从来到世上的第一天,他们的生活似乎都围绕着我们旋转。⑥
从小就听老一辈的人说过“孩子生日就是母亲的苦难日”。以前小,不懂,可现在看来……这种说法一点都没错!生日的那天是母亲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那一天,也许会给我带来生命,却也会夺走母亲的生命。爸爸说我是一个难产儿,母亲生我时,失血太多,差点为了我离开人世。⑦
当过生日的烛光映红慢慢成熟的脸庞时,一定要时时提醒自己又长一岁了,千万别忘了,父母又老了一岁,⑧今晚我得到了很多,懂得了更多……⑨
教师批注:
① 第一段有一处语言不够连贯,衔接不紧凑,缺少家人不团聚的原因。
② 对爸妈衰老前后叙述太笼统,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③ 缺少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与上文联系不紧凑。
④ 针对自己童年的趣事写得太简略,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⑤ 第三段叙写一家人为我过生日的情景,和谐欢乐的氛围让我高兴,想到人生的离合悲欢,我又后怕,但是文章对离合之情的描述比较肤浅,立意不高。不如在第三段叙述之后加上古诗句既揭示了主旨,又使文章立意深刻。
⑥ 第四段叙述父母为自己付出太多,可自己没有报答他们的深恩,内疚之情溢于言表,但是文章挖掘不深,难以打动读者的心弦,适当加一些名言警句,发人深省。
⑦第五段叙写母亲因我难产而遭罪,抒情味不够,需加一些细节描写,引发读者共鸣。
⑧ “烛光中闪烁着无尽的爱”,“烛光”应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但文章对此描述不多。
⑨结尾的升华应以上文为基点,缺少与开头相呼应的句子,文章结构松散,收束得不太有力。
失误综述:原文立意上已经超出一般习作者,作者没有仅仅局限于生日晚会,而是将“生日晚会”的所思所想结合在一起,意欲使二者结合共同构建这“无尽的爱”。但是在立意上,存在一些问题:第三、四、五、六节叙写真实,议论不多,立意肤浅。如果能将这三段的叙述之后加上古诗句或名言或议论的句子,那么文章一定会立意深刻,引人深思。另外有些语句不通顺,有些段与段之间过渡衔接不自然,文章的结构有点松散。
对症下药:
1.所谓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意旨。立意高明与否往往决定一篇文章的最终的优劣。然而,同学们在写作中往往不重视立意,常常出现落入俗套,人云亦云,思想情感肤浅的现象。 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同学们喜欢套用现成的材料,或者是单纯叙述事件,就事论事。其实生活只是为我们提供写作的素材,还需要加工,提炼和升华它,使之立意深远。另一方面写作时还要学会在叙事的基础上议论抒情,这样才能挖掘深,引人思考。 原文在立意上缺少议论深刻的语句。建议在叙事的基础上,议论抒情,画龙点睛,掘深立意,以免落入俗套。
2.在材料的选取上,应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时代感的新鲜材料,这样的文章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本文的材料选择一次生日晚宴,抓住了小小的烛光这小细节,虽没有太多的修饰,却洋溢着生活的气息,这个细节可谓生活的再现,更是真情的流露。只不过渲染的不够,只有通过细节的渲染,才能让其中蕴含的无尽的爱变得更加真实可感。
3.巧妙运用过渡句使文章结构严谨,运用精确的语言表情达意,叙事应具体生动,激发阅读兴趣。
佳作登场:
烛光里闪烁着无尽的爱
今天是我的生日,妈妈买来了蛋糕,一家人围在一起过了一个看似平凡,却不平凡的生日,红红的烛光闪烁着无尽的爱……
这一幕,好美好美,我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一家人快乐的在一起。①由于爸妈工作忙,近几年这样的场景在我家几乎没有出现过!可能是太激动了吧,偶抬头,我发现爸妈脸上不知何时增添了好多皱纹,手上布满了老茧;爸爸的背仿佛一下子弯了许多,②可是五、六年前不是这样呀!记得我过10岁生日时,他们的脸上还没有皱纹,妈妈的手细腻柔软,爸爸西装笔挺,好威严,我就像快乐的小鸟在他们周围蹦来跳去;如今的我早已高出爸妈许多,他们有时要仰脸对我说话!真是岁月不饶人呀!爸妈辛勤耕耘,我健康茁壮成长!
③当我想得正入神时,他们饶有兴趣地谈论起我小时侯的那些“快乐”、“懵懂”的趣事:④有一次带我去爬山,来到山脚下,年幼的我看见山便两手着地,拱起小屁股,嘴里嚷着:“爬山,爬山”,逗得周围人哈哈大笑……听着爸妈绘声绘色地叙述,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幸福,也好害怕。幸福的是我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让我倍感温暖!害怕的是他们会离开我,对!没错,总有一天,他们终会离开的,不知道我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不能逃避,这是一定会发生的,即使心里有几千个,几万个不愿。古人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许从古至今,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⑤
也许我们不能预知未来,但我们可以把握现在,不管未来如何,我们都要珍惜现在,回头想想,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如此之多,默默的支持着我。而我却什么也没为他们做,什么也没为他们想,一天到晚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有时学习还不尽人意,想到这,我不由得心痛痛的!曾经有多少个夜晚,当我正沉浸在甜美的梦中时,妈妈因为家务,忙碌到深夜;曾经有多少个双休日,爸爸因为男人的责任(养家)而在外奔波,的确,我欠他们太多太多.仔细回想,自从来到世上的第一天,他们的生活似乎都围绕着我旋转。“可怜天下父母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细细咀嚼品味,我不由得泪眼朦胧,透过摇曳的烛光,我领悟到了无尽的父母之爱!⑥
从小就听老一辈的人说“孩子生日就是母亲的苦难日”。以前小,不懂,可现在看来
……这种说法一点都没错!生日是母亲把我带到了这个世界的日子,那一天,也许会给我带来生命,却也会夺走母亲的生命。爸爸说我是一个难产儿,母亲生我时,失血太多,差点为了我离开人世。想到这里,我泪眼潸潸,对着烛光,默默地为母亲祈祷……⑦
当生日的烛光映红我慢慢成熟的脸庞时,一定要时时提醒自己又长一岁了,更不能忘了父母又老了一岁,⑧今晚的烛光格外亮,透过它,我得到了很多,懂得了更多……⑨“快许下美好的祝愿,吹灭蜡烛,吃蛋糕呀”,妈妈冲着我喊。我的思绪又回到了眼前,赶紧擦干泪水,许下最最美好的祝愿……
佳作点评:
文章透过一次过生日的经历,透过烛光引发一系列的联想和感悟,修改后的文章,不仅精细地叙写过生日的情景和细节,还旁征博引,妙引富含哲理的古诗文佳句,使文章不落俗套,立意深刻,无尽的爱被挖掘的更加深沉而绵长,达到意犹未尽的效果。
升格批注:
①在第一段加上家庭难以团聚原因的过渡句:“由于爸妈工作忙”,上下连贯,得体。
②通过回忆以前过生日与现在作对比,烘托父母为自己操劳,日趋衰老的现实。
③联系上文加上过渡句,上下一贯,结构谨严。
④对童年趣事举例,增强文章的趣味性,表达出孩子的天真,以及爸妈对孩子的爱。
⑤第三段后加上一些苏轼的名句,渲染出悲欢离合之情的深刻内涵,使文章立意深远。
⑥第四段后加俗语和孟郊的古诗句,揭示了母爱的博大和深厚,使立意有深度。
⑦第五段后加上几句细节描写,抒发出浓浓的感恩之情。
⑧对烛光进行描述,突出其线索作用。
⑨结尾是对上文的总结,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把烛光又渲染一番,在结构上与开头对烛光的描写相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在内容上透过烛光再现亲情之伟大,爱之深远,绵长,自然点题,最后以许愿做结,言尽面意不止,令人回味无穷,完成了立意的深化和主题的升华。
升格解密:
升格后的作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文章立意的深入挖掘,升华了文章主旨,读来确让人叹服,紧扣题目中的“无尽的爱”,分别对人生离合之情,感恩之情深入透析,一步步把无尽的爱渲染到极至——的确是一篇不落俗套,立意深刻的美文。
三、选材
1、 取熟不取生,取真不取假
选材的首要原则是熟悉、真实。只有亲身经历,有所感悟的熟悉事情才能写得具体、生动。“感人心者在于真”,内容真实是记叙文的生命保证,只有写真事,抒真情,才能真正打动读者。如果我们应要抛开真实地生活,一味地去拼凑、编造,写出来的文章难免因没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而导致空洞和虚假。心灵,只有经历过颠簸与震荡才能成熟;文章,只有渗透着自己的泪水与欢笑才会获得真正的生命。
2、 宜“典型”忌“浅薄”,宜“少而精”,忌“多而全”
记叙文选材的典型性首先体现在质量上。要想使文章“意高曲胜”,就必须选择典型的材料,而不是一些无价值、无意义的浅薄材料。其次,选材的典型性也要在数量上有所体现。有的同学因对材料心生不舍而全部使用,从而导致文章只是堆砌材料,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内容不具体,中心不突出。在这一点上,著名作家魏巍同志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经历就很值得我们学习。他写这篇文章的初稿用了二十多个事例,这些事例虽然都能围绕中心,但由于“例子堆得太多,好像记流水账”,所以效果不好。于是作者对材料做了果断取舍,只选取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这样,笔墨集中、主题突出。
3、取“新”不取“旧”
我们的学生在写作中,选材陈旧比较普遍,往往千篇一律,缺乏时代气息。总的来说,选材的新颖不陈旧就是要求学生在选材时“人无我有,人有我异”。别人说过的话,我不原样地说,别人用过的材料,我不照搬来用。只有“力求新鲜”的材料才能展示给人们一个鲜为人知的世界,开拓出写作的新天地,也才能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紧紧地牢牢地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同时,选材的新颖还要求我们在选材上视角独特。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4、大处着眼,小处落墨
话题作文写作范围一般都十分宽泛,立意也不尽相同,文章是“意高曲胜”。这就要求我们的文章应从大处着眼,立意深刻。但很多同学立意从大处着眼后,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就从大处着笔,笼统地去做文章,这势必会内容空泛、文意散漫。因此,要写好记叙文,在大处着眼的情况下,还需考虑从小处落墨,要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选择较小的切入点,“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定“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提供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选材小处落墨中的“小处”,不仅要做到“化大为小”,还要善于“以小见大”,从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只有做到了“化大为小”“以小见大”,真正做到“大处着眼,小处落墨”,记叙文才容易出彩。
5、宜剪裁,忌照搬
经过重重筛选,确定好文章的材料之后,是否可以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原原本本予以反映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要想选择的材料最大限度地为文章服务,为中心所用,还必须对材料进行剪裁。文章材料的剪裁需要有依据。依据之一就是根据中心思想剪裁。一般来说,对表现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的材料,要进行详写;与中心我想无关的材料不管多么生动,也要毫不怜惜地予以割舍。这样,材料才能成为文章的一大亮点,而不是一大败笔。
由此可见:熟悉的材料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真实的材料写起来才能扣人心弦;典型的材料写起来才能事半功倍;新颖的材料写起来才能留有回味;小巧的材料写起来才能真切感人;剪裁的材料写起来才能中心突出。总结上述记叙文的选材窍门就是:选材熟悉最重要,材料真实最才可靠,典型事例有意义,新颖有趣为最好,大处着眼立意高,小处落墨最讨巧,剪裁加工要记好,照搬生活万不要。
朋友吵架后和好 饭桌上的尴尬 骑车按铃 父亲的肩头 父母雨中送伞 酒酿叫卖声 家人外出后杀回马枪 玻璃的启示 背后的眼神 父母的唠叨 考试失败后父母安慰 遗忘的生日 母亲吃鱼头 父亲和我上街,总是走靠车流一边的人行道 转身的那一瞬 黑板上的字迹 老妈的“教育语录” 父母送我上医院 扫鞭炮屑的人 疏远了的外婆 课间一句:“老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