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后六天冲刺,必备四十个高中政治高频热点!

2025-01-18 13:10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1427人

考点剖析: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3)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

①统一: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对立: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备考锦囊:

(1)对该考点的复习要注意两点:

①交换体现的是买卖关系而非赠送关系。

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2)对该考点的运用要注意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例如,消费者在购物时追求“物美价廉”的商品;生产者要销售产品,实现价值,就必须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质量观念;国家重视产品质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

考点剖析:

(1)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②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2)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备考锦囊:

对该考点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货币的基本职能指货币产生时就有的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职能。

②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则需要现实的货币。

③区分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流通手段强调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让渡在时空上不分离。支付手段强调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让渡在时空上分离,如税收、利息、债务、租金(房租、地租)、工资的支付。

考点剖析:

(1)外汇的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3)汇率的变动。

①外汇汇率上升,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②外汇汇率下跌,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备考锦囊:对该考点的运用要注意三点:

①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利: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人民币地位提高,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提升,有利于我国进口,有利于我国企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办厂,有利于我国居民出境旅游、购物、留学,有利于减轻我国偿还外债的压力。

弊:不利于我国出口(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标价上涨,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内销困难(进口产品增多,竞争加剧);不利于我国引进外资和吸引外国游客。

②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对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③我国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经济意义。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有利于推动国家及区域间贸易和投资的发展,也有利于反对贸易与投资保护主义,推动改革开放;对稳定国内物价及人民币币值,维护金融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国际经济新秩序,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考点剖析:

(1)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②供求影响价格;

③市场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影响价格;

④国家政策影响价格;

⑤纸币的发行量影响价格;

⑥国际因素的影响。

(3)反映物价涨跌的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掌握技巧,拿足基本分,力争得高分,会解的题拿够分,不失冤枉分。劳逸结合,张弛有度,饮食合理,生活有规律,以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去迎考。

备考锦囊:对该考点的运用要注意:

①如何辨别影响价格的因素:看到成本、劳动生产率等信息,要考虑价值因素对价格的影响;看到规模、减产、灾害等信息,要考虑供给因素对价格的影响;看到节日等信息,要考虑需求因素对价格的影响;看到利率变动、税率变动等,要考虑国家政策因素对价格的影响。

②从影响价格的因素角度分析保持物价稳定的措施。

考点剖析:

(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①一般来讲,价格上涨时,人们会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反之,则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小,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者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备考锦囊:

(1)对该考点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既定商品价格上涨,该商品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会随之增加,该商品的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随之减少。

②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③需求曲线中,价格与需求呈负相关;供给曲线中,价格与供给呈正相关。

④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图中,如果没有第三方的影响,变化是曲线上点的移动;如果是价格和需求(供给)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国家政策等,则变化是曲线的左右平移。

(2)对该考点的运用要注意综合分析如何应对物价上涨:

国家: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②大力发展生产,增加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给,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抑制不合理的需求,缓解价格上涨的压力。

③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④实行临时价格干预。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

⑤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减少商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

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企业: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价值决定价格)

②优化产品结构。

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重视社会效益。

消费者: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②与违规涨价行为作斗争。

考点剖析:

(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2)主要因素——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未来收入预期影响消费,社会贫富差距影响总体消费水平。(3)重要因素——价格。

(4)其他因素——国家政策、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等。

备考锦囊:

(1)对该考点的复习要注意:影响消费的因素复杂多样,不要局限于教材,回答具体问题时符合实际情况即可。

(2)对该考点的运用要把影响消费的因素与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联系起来:

①针对根本因素——生产决定消费,大力发展生产或大力发展经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②针对主要因素——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优化消费环境,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

③针对重要因素——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④针对其他因素——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国家政策需具体分析,如出台新能源汽车税收优惠政策等。

考点剖析:

(1)人们的消费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2)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3)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备考锦囊:

(1)对该考点的复习要注意消费对生产有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

(2)对该考点的运用要结合实际分析扩大消费的意义: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综合国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考点剖析: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诚信经营、树立品牌(履行社会责任);

④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⑤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⑥依法经营、公平竞争,遵守市场秩序和规则;

⑦加强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

⑧利用国家优惠、扶持政策发展自己;

⑨多种渠道融资;

⑩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积极应诉和维权;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备考锦囊:

(1)复习影响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时要考虑两个维度:内部因素、外部因素。

(2)对该考点的运用要灵活,可将相关设问转换为企业这样做的意义或企业为什么要这么做,解题时要注意结合材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把普遍性的做法集中到某一个企业上。

考点剖析:

(1)为什么——为什么重视就业(意义、原因)。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②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实现其自身社会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

④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⑤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2)怎么做——怎样解决就业问题?(抓主体:国家、企业、个人)

国家:①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③充分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就业培训、就业指导等服务体系。

④发挥财政的作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就业环境。

企业:①提高经济效益,承担社会责任;

②遵守法律、诚信经营;

③发展壮大自己,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劳动者:①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②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根据自身实力合理选择就业或自主创业;

③树立权利意识、义务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维权。

备考锦囊:分析就业的意义和如何解决就业问题时要注意多角度分析,即分析主体要全。

考点剖析:

(1)投资。

①投资的形式: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等。

②投资应注意的因素:收益和风险(设计合理的理财方案)。

(2)融资。

①融资的含义:融资就是筹集资金的行为。

②融资的方式:主要是贷款和发行股票、债券。

备考锦囊:

(1)对该考点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选择投资方式时,应根据收益和风险进行选择;

②关注融资,教材没有具体讲解融资,但它是生产的重要环节,即获得资金的方式,是一条暗线;

③投资理财的主体通常指居民,融资的主体则是企业生产者;

④融资对企业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2)对该考点的运用要注意结合我国经济发展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①各级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在财政、税收、贷款方面给予小微企业更多的优惠和支持,引导小微企业走科学发展之路。

②小微企业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价值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考点剖析:

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四个思考角度:

①根本措施:生产决定分配,大力发展经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举措。

②分配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③初次分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④再分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备考锦囊:

(1)对该考点的复习要注意:

①不同分配方式搭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不能混淆。

②注意区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从高中政治教材看,初次分配的主体是企业,再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政府)。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