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曼学习法面对的是对概念的学习,着重在个人主观态度的转变;刻意练习面对的是对技术技巧的提高,着重在学习的过程的详细解剖。
一:费曼学习法
经研究证实:传统学习方式,例如听讲、阅读,属于被动的个人学习,学习吸收率低于30%;主动的学习方式,例如小组讨论,转教别人,学习吸收率可以达到50%以上;学习吸收率最高的是“模拟教学学习法”——费曼学习法,吸收率达到了90%!
第一步:获取知识,理解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我们至少要把书翻三遍,第一遍只能知道大概说了个什么;第二遍知道哪块是重点;第三遍才能理解。
第二步:复述我们所获得知识的主要内容。
把你觉得学到哪些东西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复述的过程就是加深理解的过程。
第三步:用你自己的方式以潜意识的形式再次复述你所学到的知识。
任何东西都不看,只是根据自己的记忆,把所学的东西复述出来,如果一离开书本和笔记,大脑就一片空白,证明掌握的还不行,还需要继续回顾。
第四步:通过简单精炼的语言概括,尝试将这一知识教给新人。
这是一个循环过程。通过尝试用更简单精炼的语言来叙述。不断的提炼,就能提炼出知识里的精华。根据别人的反馈再来反思一下,哪儿学的不扎实,哪儿需要再次加深。如果说了半天,别人都不理解,不明白,说明自己学的不够扎实。最终的目的, 是用你自己的语言,你要努力简化语言表达, 或者与已有的知识建立一种类比关系, 以便更好地理解它。
第五步:通过不断的进行实践来巩固我们对于该知识点的理解。
学了很多书本上的理论,最终有没有用,还是需要你实际应用下,实践了才能发现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的有用,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
二:刻意练习
该理论的核心是相信大脑有极强的适应能力,专家级的技能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训练的关键是按顺序完成一系列的分阶段小任务。这些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在教育学里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吃苦耐劳,这不是例行公事或者边打边闹的练习,需要大脑认真的参与,最终形成潜意识里的心理表征。
日常生活中,我们无论是骑自行车还是打篮球,或者开挖掘机,任何技能的提升都需要大量重复训练。训练的结果是形成大脑潜意识中的心理表征。
一个人要想能力有提高,需要不断挑战自己,逼迫自己。我们遇到的挑战越大,大脑的变化就越大,学习也越高效。但是过分逼迫自己也可能导致倦怠。科学分析对于我们的大脑,可以细分成三层。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的则是“学习区”。只有在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因此,处在舒适区之外却离得不太远的挑战,才能使大脑的改变最为迅速。
在学习区内的练习并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而是持续地做自己不能做好的事,以求自己技能的提高。例如对于普通爱好者打高尔夫球纯粹是为了享受打球的过程,而职业运动员则集中练习在各种极端不舒服的位置打不好打的球。
然而每个人是由不同的,哪怕是同样的内容,对某些同学来说是舒适区根本无需再练,而对某些学生则是恐慌区。因此学习过程因人而异,最好的学习是一对一的传授。真正高手与其说是老师教学生,不如说是师傅带学徒。真正的高手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对他们来说,老师的最重要作用是提供即时的反馈。
获得反馈的最高境界是给自己当教练。高手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自己,通过每天设置非常具体的小目标,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不断寻求进步。比方说学习一种舞蹈或者一首歌曲,首先我们把整个动作或者整首曲子过一遍,然后把它分解为很多小块,一小节一小节的练习并掌握。在训练中一定要慢,慢下来的过程中感知技能的内部结构,改正自己的错误。这个过程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曾经有个小提琴家说:“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错了。”因此练习过程中一定要用脑子,最终形成潜意识里的心理表征。通过潜意识里的心理表征更快的找出规律,组织信息,解释信息。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了解到,学习的过程归根到底是一个构建自己知识网络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自己的主动性,任何人也不能替代。费曼学习法帮助我们掌握概念,让我们的学习态度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刻意练习通过详细解剖学习的过程提高我们的技术技巧。掌握好概念,提升好技巧学习将无往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