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1卷高考历史第42题感悟和答案示例

2024-11-23 08:01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24439人

2019年全国1卷42题参考答案


广东  王振震


分享试题:2019年全国高考历史1卷42题


感悟:


1、“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2011年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2012年评析冲击反应模式,都没有作此要求,相比较而言,对学生的独立看法要求更高。


2、材料观点的层层推进,首先是“略有所知”,然后是“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再然后是否定“虚无主义”,最后是“国家之希望”。从辩证思考的角度,若将评的对象放在“略有所知”,则程度上的完全不知,知之甚少,知之较清等。若将评的对象放在“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则有尊重历史,批判历史,在尊重的基础上用科学史观进行批判吸收等。若将评的对象放在否定“虚无主义”,则有历史的实用主义,历史的存在主义等,若将评的对象放在“国家之希望”,则需要将前三层的“略有所知”“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定“虚无主义”进行整合,得出国家的希望所在。


3、题后标注时间1940,觉得写近代史比较有料


4、对于历史阅读面比较广的学生,还是能够较快抓住观点的,至于论据的选择,论据的充分还是需要学生有对基础知识从历史哲学角度掌握的能力。对于阅读面较窄,甚至平时除了历史教材看一看,其他历史方面都不接触的同学,看到这样的题还是无从下手的。


5、如何更好的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最大程度的积累做42题的能力与方法,我还不清楚。


 评析:我认可钱穆先生的“自称知识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的观点。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本国已往历史的认知程度关乎着国运兴衰。


嬴政“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六国。秦国“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惊叹于“燔诗书而明法令”的威力,自然不会阻止始皇帝“焚书坑儒”的过激之举。秦国“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高估秦国历史而轻视整个周代以及六国的乃至更久远的历史,就不免影响秦之国策“划天下为郡县,诸子无寸土之封”,就不免助长秦之过度自信而不恤民力致使“天下苦秦久矣”。


近代中国,历经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维新变法,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五四等思想启蒙,“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本国历史及现状有不断深入的认识与思考。迨至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时,中国“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纷纷举起抗日的旗帜如民盟的成立,《大公报》坚持“不受辱不投降的报格”等,他们在深刻领悟华夏五千年历史文明的精髓后,激发出挽救民族危机的意识,对当时的中国民众,中国政府,中国军队“持久抗战”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中国14年的抗战,国力衰弱,武器落后,战备体系仍处于前现代化阶段,然而最终,延续千年的道德精神“精忠报国”经由“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延伸至我国民全体,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也随着抗战的胜利而得到极大提升。钱穆先生也正是在这一时代大潮下,写出《国史大纲》,呼唤尊重国史,敢于担当时代重任,复兴中华民族。


总之,国史是民族血脉,“知识在水平线上之国民”对本国历史了解越深刻,其精神价值就越大,而民族精神又是民族复兴的关键所在,无怪乎“知识在水平线上之国民对本国已往历史的认知程度关乎着国运兴衰”。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