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极昼期间抵达南极中山站,漫步于站区附近的丘陵地带,就能看到一些翩翩飞翔、通体雪白的鸟儿。它们属于鹱形目鸟类,羽毛洁白,因此得名“雪鹱”,也有人称之为“雪海燕”。凭借高贵典雅的羽色与灵巧可爱的身姿,雪鹱被公认为南极最漂亮的鸟类之一。因其一生多与冰雪为伴,曾经有人赋予它童话里的名字——“白雪公主”。
这种鸟类一年四季都栖息在南极大陆边缘及岛屿上,即便是冬天也不长距离迁徙,只活动在有浮冰分布的海域。2018年12月~2019年2月间,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队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正旺首次系统调查了中山站雪鹱繁殖情况,进一步揭示了雪鹱不为人知的生活习性。
冰海初次相遇
记者在参加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期间,第一次在中山站外围的普利兹湾看到了雪鹱。它们追随着航船,翱翔于浮冰与冰山间,仿佛仙境的精灵。很多队员都拿出相机拍摄这些浑身披着白羽、长着黑眼睛的小家伙。
资料显示,雪鹱体长30厘米~40厘米,翼展75厘米~95厘米,除了眼睛、喙和腿爪为黑色外,通体洁白。它们主要以磷虾为食,也捕食小鱼、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有时还在陆上取食其他动物的腐肉,经常在南大洋浮冰和海上觅食,寿命一般为14年~20年,最长记录可达45年。
雪鹱不仅“颜值高”,生命力还相当顽强。它们不仅要适应极地恶劣的自然环境,还得应对南极贼鸥、黑背鸥、巨鹱等大型掠食性鸟类的侵袭。在海上相遇时,记者还不知道它们在何处栖息,一度以为它们整天在海上漂泊,以冰雪为家。
中山站再相逢
资料显示,每年9月~11月,雪鹱就集群飞往繁殖地,大多选择靠近海岸的岩石峭壁缝隙筑巢,少数深入到海拔2400多米、离岸300多公里的内陆繁殖。
中山站地处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位于南极圈之内、普里兹湾东南沿岸,是南极大陆上少数裸露出岩层的地方。这里的地貌特征正中雪鹱“下怀”,成为筑巢繁殖的绝佳地点。
2018年12月初,考察队乘“雪龙”船抵达中山站。一天傍晚,记者随张正旺登上站区附近的小山寻找雪鹱巢穴。地平线上,南极极昼的太阳悬于天际,地面上的冰雪反射着刺眼的白光。忽然,山崖间闪过几个白色的身影,它们互相追逐,有时还发出尖锐的鸣叫。那正是雪鹱配对求偶时在表演炫技飞行。
如何在寸草不生的崖壁上找到雪鹱巢呢?张正旺教给了记者一个简单的方法。原来,雪鹱在巢区附近活动时,经常会留下一些白色粪便。这些粪便成为了雪鹱“家门”的“门牌”。
很快,我们发现了一处“点缀”着白色粪便的岩石缝。当我们接近洞口的时候,从里面传出了雪鹱的叫声。顺着缝隙往里望去,果然发现一只雪鹱正趴卧在洞中,警惕地看着我们。张正旺用记号笔在这处岩石上作了标记,方便日后跟踪调查。
当天,张正旺一共找到了20多处雪鹱巢,当他结束南极度夏考察时,一共在中山站附近找到了470个雪鹱巢,并用红外相机对其中一些巢的繁殖状况开展了连续监测。这是我国首次利用红外相机在南极自动监测雪鹱繁殖情况。
揭开“白雪公主”的神秘面纱
红外相机外观像一个绿色铁盒,里面装有摄像头和存储卡,可每隔几分钟拍摄一张照片或一段视频。与可见光相比,红外线拥有更强的穿透能力,适用于在黑暗的环境下拍摄,例如光线较差的岩石缝中。通过红外相机可以排除人为观测的干扰,观察到动物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特征。近年来,这种监测方式广泛应用于一些珍稀物种研究。
张正旺在中山站附近的研究区域共设置了15台红外相机。通过实地观察与自动监测,他在两个多月时间里记录到了雪鹱从孵卵到雏鸟出壳的过程。观察显示,雪鹱11月底~12月初产卵,每窝产1枚白色卵,双亲轮流孵卵,孵化期需40天~50天。雏鸟破壳后,雪鹱双亲轮流外出觅食,归来后饲喂并看护雏鸟,育雏期同样为40天~50天。3月,待到小“白雪公主”羽翼丰满,就可离开巢穴自由飞翔了。
“中山站极昼期间,雪鹱通常在22时以后活动比较频繁。”张正旺介绍,从22时到次日1时,正是雪鹱从海上觅食归来、准备“换班”孵卵或者喂食雏鸟的时间段。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雪鹱出外觅食一两天后才回来。张正旺从红外相机拍摄的视频中发现,有些雏鸟因为成鸟外出未归而被活活饿死。
“成鸟可能是在觅食时遇到了恶劣天气。”张正旺通过红外相机监测发现了两例这样的雪鹱巢,雏鸟因为饥饿而拼命在巢边叫唤,召唤外出的成鸟早日回家。当在外觅食的成鸟终于归来,发现雏鸟已经死亡时,便不住地发出哀鸣,守在雏鸟尸体旁不愿离开。
“南极气候多变,如果成鸟发生意外,雏鸟就会因得不到足够食物饿死。”张正旺记录到了大自然残酷的一面,他的统计数据显示,尽管中山站的雪鹱孵化成功率达到了90%以上,但雏鸟的成活率还不到40%,充分说明了雪鹱在极地生存的艰辛。
对研究者而言,中山站区域的鸟类研究资料仍然稀少。张正旺将和他的团队对包括雪鹱在内的南极鸟类开展长期业务化观察和监测,以期进一步揭开南极鸟类生活的神秘面纱。
来源:中国海洋报记者 王自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