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人品第一,书、画、诗次之”
文徵明,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朝著名画家、文学家、书法家,他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四绝”全才,诗文书画俱佳,他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也就是所谓的“江南四大才子”.
在诗文书画中文徵明尤以书画最佳,是明朝文人画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晚年的时候,号称“文笔遍天下”。
他,是一个全能的才子,但是谁又能想到他自幼木讷,生性迟钝,11岁时才能够说话;
他,是一个真诚的儒者,但是谁又能想到他一生十(九)考不中,屡屡失败,却从未泄气。
他的全能来自他的勤奋和努力,他19岁时因为书法不佳,考试时他的字被置为三等,从此他发奋练习书法。每日,他练习临摹《千字文》,每天十本,而这一练,就是一生。67岁时,他所写的小楷《千字文》被世人评价道:
“字字庄重,中有骨力,有垂绅正笏之度。虽不稍残缺,而典型固可想也”
80岁时,文徵明过八十大寿,他以新书《千字文》赠送给客人。
“亲朋远来者,每一本酬之,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八十老人,犹作蝇头如许,真吾师也”
正是凭借着这种勤奋与努力,文徵明的字最终成为了“明一代宗”。
书法上的勤奋只是他艺术创作上的一个缩影,从书法到绘画,一直少不了的是他的汗水。
文徵明,是一个真诚的儒者,他这一生十(九)考不中,并不能说是他的才华、能力不够,主要原因是在于他的固执。文徵明在当时喜欢“古文”而厌恶“程文”,在他看来,文章一定要重视其思想价值。
七试无成只自怜,东归还逐下江船。
向来罪业无人识,虚古时名二十年。
以上这首诗是文徵明第七次科考失败后所作,读此诗,一种悲愤之情油然而生。
文徵明虽然十(九)试不中,但却从不屈服“程文”,这并不是一味的固执,而是一个文人难得的坚守。
后来,文徵明的名气越来越大,有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求画,而文徵明作书画却一直坚持着三戒:
“一不为阉官作,二不为诸侯作,三不为外夷作”
这三戒其实就是文徵明所坚守的儒家气节。
在后来,他虽然看透了官场的虚伪,不再踏入官场,但是他的心却一直没有离开天下,离开百姓,他一直在关注着国家政事,这就是属于那个时代儒者所拥有的情怀。因此,虽说在他的一生中也有道家思想,也有玄学思想,但是儒家思想一直是他人生方向的主导。
总的来说,文徵明之所以成为“全能”才子,源于他的努力,他的勤奋,而他能够被称为一个真诚的儒者,则在于他的坚守。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他的一生,赏其画,识其人!通过他的书画我们更能感受他的儒家思想。
木讷少年 科举坎坷
公元1470年,文徵明出生于苏州府长洲县德庆桥西北曹家巷。文徵明的父亲文林是一位进士,时任温州知府,而叔父文森最高时担任右佥都御史。因此,文徵明的家庭条件还是很优越的。
文徵明自出生时,便与其他的婴儿不一样,他“生而外椎”,直到七岁的时候才能够站立。等到八岁时,文徵明却一直不会说话,因此,便有许多人嘲笑文徵明愚钝,而文徵明的父亲文林却说:
“此儿他日必有所成,非乃兄所及也。”
而日后的文徵明也确实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11岁时,文徵明才开始会说话,而文徵明的天赋也开始展露出来,据记载,他可以日记数百言。
后来,文徵明认识了唐寅和都穆,并且像都穆学习做诗。
19岁时,文徵明在参加岁试时,因字不佳,置三等,后来,在文徵明的努力下,他的字终成“明一代宗”。
大约在22岁时,文徵明的书法得到了父亲好友李应祯的指导,这对文徵明以后的书法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一直等到26岁时,文徵明开始跟随沈周学画,在当时,沈周也是他父亲的好友,在跟随沈周之前,他也已经画了六七年的画,不过没有名师指导,都是以摹仿为主。
当时沈周的山水画有“粗笔”、“细笔”两种风格,“粗笔”粗阔,“细笔”秀气,而文徵明也自然而然的继承了“粗笔”与“细笔”的画作风格。
与沈周不一样的是,在文徵明的作品中,“粗“却不狰狞,“细”也不纤弱。最“粗”的也有清秀的特色,而细笔的绵密、细致、富丽更是他极为擅长的。
除了学师沈周,文徵明还积极地学习前人的绘画风格。例如他的水墨画主要是取自王蒙的缜密,黄公望的空灵以及赵孟頫的秀雅,以构成其俊逸清秀的风格。
而他的青绿山水画更是基于古法,其画法主要取自赵孟頫,兼修赵伯驹和赵博彇,也融入了元四家和二米笔墨,从而形成了多彩风姿,行利相兼的小青绿山水风貌,并且将着色法从富丽浓艳转而为文人喜好的清丽雅致。
伴随着画技的提高,36岁的文徵明在吴中地区名声越来越大。但是,科考却一直是文徵明难以逾越的门槛。
“从此水边松下去,但求无事不妨贫。”
在经历数次失败后的文徵明开始有了归隐之心,但是功名未就,终究是文徵明的一块心病,由于家庭因素,个人因素,文徵明自幼便是有仕途之心,报国之志,然多次未中早已令文徵明隐约有放弃之心,终于,在他54岁那年,他终于有机会踏入仕途,然而等待他的确是对官场的失望。
步入官场 三年乞归
公元1523年,时任工部尚书李充嗣举荐文徵明入朝,文徵明不卑不亢的接受了。在文徵明对李充嗣的书中写道:
“公卿久不荐士,以有科举之法,世之所尚,上之所用胥于此,故皆俯焉以求位有司之尺度。然天下士非科举所能尽,而荐士则知之难,言之难,听信之难”
没有阿谀奉承,没有感激涕零,这就是文士的不卑不亢。
上京后,文徵明在经过吏部的考试之后,被授予翰林待诏。彼时的文徵明早已名声大振,因此刚刚入京便受到了许多人的追捧。时任刑部尚书的林俊曾言:
“座何可无此君也”
当时,文徵明在官场没多久便厌倦了官场。
潦倒江湖岁月更,晚将百首入承明。
三年后,文徵明主动辞官还乡。文徵明为什么会主动辞官还乡了呢?
其实,有很多种说法,一是因为文徵明在当时受到同僚的排挤,二是因为官小,苦于无上升通道,而第三点就是文徵明对当时官场的失望。
文徵明在入仕时,正遇到宫廷内部一场重大的政治斗争,那就是“大礼议”,而这次事件导致数名官员被杖死,就是通过这一次事件,使得文徵明看到了官场的残酷。
入仕后的文徵明看到了原来官场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美好,官场残酷,黑暗,这与自己的文人之心,浩然之气不符。他感到心寒更感到胆寒,于是他三次上书乞归,最终得到批准,回到自己的家乡。
但是,回到家乡的文徵明虽说对官场感到失望,但却一直关心国家政事。
回归家乡 潜心书画
“月徘徊啸咏其中,人望之若神仙焉。”
回到家乡的文徵明潜心书画,又常常与知己好友一起游山玩水,他不在想着步入仕途,而是过着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
文徵明在与朋友相处时,颇具儒家风范,他既坚持着自己高尚的情操又能合群,他从不孤芳自赏,因此,他拥有许多朋友。
例如在与祝允明、唐寅相处时,虽说他们的生活作风以及思想不一,但是,文徵明却成为了他们一辈子的至交好友。
文徵明在与好友相处时,并不一味的彰显自己的个性,也并不一味的迎合别人,正是因为文徵明可以很好地处理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文徵明成为了许多人共同的的朋友。
而在书画当中,我们更能感受到文徵明的儒家思想。
文徵明擅长山水画的创作,他的山水画,从内容题材来说,大致分为三点,
一是摹仿古人的作品,文徵明摹古并不是单纯的去摹仿,他在学习古人绘画技巧的同时,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其中,由此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二是描绘江南景色的,这类画作多是描绘了一幅秀丽,清静、雄伟的自然风光图。这些作品多是文徵明自身生活的真实写照。
三便是表现文人隐士聚会的内容,这些画作是文徵明本人性格、气质、思想的自我写照。这类画作多描绘文人雅士聚会的场景。比如《兰亭修禊图》。
《兰亭修禊图》是文徵明73岁时用青绿山水技法所绘。描绘的是晋朝王羲之等人在兰亭溪上修禊,作曲水流觞之会的故事。
画面中,崇山峻岭,溪流蜿蜒,溪畔边文人雅士或座或卧,观赏着山光水色间淙淙溪水送来的酒殇,潜心构思。水榭上相对而坐的王羲之等三人正在评点已写毕的诗文。林木荫翳,丛竹泛翠,春色浓得醉人。
文徵明将自然之美与人格之美联系起来,在他的画作中,我们能感受到他的仁智之乐,格物致知,也能感受到他的万物平等。
公元1559年,90岁的文徵明在为人书墓志时,执笔而逝。
“四绝”全才 儒者本色
纵观文徵明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儒学对文徵明有着重大的影响。纵观他的一生,前半生一心想要步入仕途,报效国家,却屡屡失败,屡败屡战。而他的后半生,虽远离官场,却仍心系百姓,忧百姓之伤。
他的绘画作品没有缥缈、难以捉摸的虚幻之气,也没有清高绝俗、与世隔绝的玄奥之感,他所描绘的仅仅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在笔法上,他以中锋用笔,彰显儒家的正直与正气,其平淡素雅的画风与儒家贵本尚质的的思想相统一。高山流水,一草一木,一切景语皆情语,世间的万物,通过笔墨呈现在画面上,这是一种儒者内心“仁”的表现。他将“仁”与“美”结合起来,彰显出天地间的生机蓬勃。
有坚守有风度,文徵明书画艺术的高度与深度得益于其浩然之气的君子风范。
文徵明的一生,作为“四绝”全才,他平易,质朴,这是他的个人魅力,也是他的书画魅力。
而作为一个真诚的儒者他为人处世的“柔”,他绘画作品的“仁”,伴随了他的一生,彰显了他的儒士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