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搞定高考现代文阅读句子作用题之开头段落作用题

2025-01-23 08:09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823人

现代文阅读对开头作用的切入点一般有:文章开头几段的作用,文章开头某个情节的作用,文章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文章开头肖像描写的作用,文章开头引用古诗的作用等等。对文章开头作用的考查一直以来都是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因此,在复习备 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如:①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2008年四川卷《我爱水》) ②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叙述了自己走乡间夜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 么好处?(2007年山东卷《灯火的温情》) ③文章为什么在开头一段就说“雨,大概是古典的”?请谈谈你的理 解。(2014年大纲卷《听雨》)

对于段首的句子,一般 有“引出下文、统领全文、抒发情感、设疑激趣”等作用。如果我们能够审清题干,锁定答题区间,从句子的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综合加以关照,解答句子作用题也就有了较为清晰和全面的思路。

一、首段作用分三类

(一)、引起下文(引出话题)

例 1、巴金的《小狗包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1)开头第一段: 一个多月前, 我还在北京, 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事情, 我记得其中一个故事是讲艺术家和狗的。据说艺术家住在一 个不太大的城市里, 隔壁人家养了小狗, 它和艺术家相处很 好, 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文革”期间, 城里发生了 从未见过的武斗, 艺术家害怕起来, 就逃到别处躲了一段时 期。后来他回来了, 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 说他“里通外国” , 是 个反革命, 批他, 斗他, 他不承认, 就痛打, 拳打脚踢, 棍棒齐下, 不但头破血流, 一条腿也给打断了。批斗结束, 他走不动, 让专政队拖着他游街示众, 衣服撕破了, 满身是血和泥土, 口 里发出呻呻。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忽然一 只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 非常高兴地朝着他奔去。它亲热地叫 着, 扑到他跟前, 到处闻闻, 用舌头舐舐, 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 摸。别人赶它走, 用脚踢, 拿棒打, 都没有用, 它一定要留在它 的朋友的身边。最后专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 它发出 几声哀叫, 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地上添了血迹, 艺 术家的破衣上留下几处狗爪印。艺术家给关了几年才放出来, 他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几斤肉去看望那只小狗。邻居告诉他, 那 天狗给打坏以后, 回到家里什么也不吃, 哀叫了三天就死了。

分析: 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从结构上说, 是用 艺术家和狗的故事引出巴金和小狗包弟的故事, 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从思想内容上来说, 艺术家和狗的故事, 巴金和小 狗包弟的故事, 而这似成对照, 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并非一 二, 而是非常普遍的, 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从写作效果上 说, 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惨烈, 而巴金与小狗包弟的故事 之悲哀则在心灵, 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或“此恨绵绵无绝期” 的精神经折磨。

例 2、朱湘的《画虎》 (1998 上海高考)开头第一段: “画虎不成反类狗, 刻鹄不成终类鹜。”自从这两句话一说 出口, 中国人便一天没有出息似一天了。

13、对文章开首引用“画虎不成反类狗, 刻鹄不成终类鹜” 这两句话的作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提出文章中心, 标明作者的观点。 B、交代写作背景, 说明与《南征赋》的关系。 C、激发读者兴趣, 增添文章的文采。 D、引出本文话题, 确定议论的线索。

分析: 文章开头引用的俗语, 只是引出本文的话题, 确定 议论的范畴、角度、线索。所以选 D项。

(二)、总领全文 统摄全篇

例 3、朱自清的《背影》开头第一段: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分析: 本文开篇点题: 思念父亲, 最不能忘怀的是他的“背 影”。并以此总领全文, 统摄全篇, 以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 全文。 “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 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 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

例 4、孙犁的《老家》 (2004 年高考全国卷二) 开头一段: 前几年, 我曾诌过两句旧诗: “梦中每迷还乡路, 愈知晚途 念桑梓。”最近几天, 又接连做这样的梦: 要回家, 总是不自由; 请假不准, 或是路途遥远。有时决心启程, 单人独行, 又总是在 日已西斜时, 迷失路途, 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 无法打听。 或者是遇见雨水, 道路泥泞; 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 有时 鞋太大, 有时鞋太小, 有时倒穿着, 有时横穿着, 有时系以绳索。种种困扰, 非弄到急醒了不可。 18、文章第一段详细描写了各式各样的梦境, 这样写有什 么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段首的两句诗 开篇点题并有总起作用, 流露了作者对“老家”故土的深切怀 念以至魂牵梦绕之情, 并具体通过对梦境的描写真实生动形 象地表达出来, 回答时从主题表达和效果两个方面考虑。 答案: 开头对各式各样的梦境描写, 总领全篇; 为了更好 地表现作者对故乡难以割舍的感情, 这种思乡之情萦绕在意 识的深处, 自然会形成不断的梦境。这样写使文章更形象生动, 更真实可信。

(三)、渲染氛围 奠定基调

例 5、鲁迅的《故乡》开头两段: 我冒了严寒, 回到相隔二千余里, 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 渐近故乡时, 天气又阴晦了, 冷风吹进 船舱中, 呜呜地响。从缝隙向外一望, 苍黄的天底下, 远近横着 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呵! 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分析: 开头通过“阴晦”、“冷风”、“苍黄”、“萧索”、“荒村” 等词语写出了故乡的凋敝、萧索、荒凉、阴冷, 渲染了一种悲 凉、感伤的氛围, 为全文奠定了一种低沉的情感基调。

例 6、《墓碑后面的字》 鲍尔吉·原野 (《语文报·高中 版》第 566 期): 在额尔古纳的野地, 我见到一块特殊的墓碑。 树叶散落乡路, 被马车轧进泥里。枝条裸露着胳膊, 如同 雨水中赶路的筋疲力尽的女人。这儿的秋天比别处更疲惫。行 路中, 我被一丛野果吸引, 橘色的颗粒一串串挂在树上, 像用 眼睛瞪人。我摘下一串看, 正想能不能尝尝, 脚下差点被绊倒。 ——一块墓碑, 埋在灌木和荒草间, 后边是矮坟。 碑文写道: 刘素莲之墓。

1、概括文章开头描写的景物的特点, 并说说景物描写的 作用。

解析: 开头用树叶“散落乡路”“轧进泥里” , 枝条“裸露” “筋疲力尽”“疲惫” , 野果“像用眼睛瞪人”写出了墓碑周围环 境的荒凉、颓败和恐怖, 为下文描写墓碑烘托出一种悲凉的氛 围, 同时奠定了本文低沉、感伤的情感基调。

答案: 景物的特点: 萧瑟、荒凉 ;作用:1、衬托出一种悲凉的氛围, 奠定文章低沉的情感基 调。2、引出下文对墓碑的描写。

二、首段作用解答三大技巧

现代文阅读对开头作用的切入点一般有:文章开头几段的作 用,文章开头某个情节的作用,文章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文章 开头肖像描写的作用,文章开头引用古诗的作用等等。就文章开 头进行考查,基本上要求联系全文进行作答,只有少数会明确规 定从某个特定的方向回答。要较好地回答开头的作用类题目,可 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分析:

(一)、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切入

好的文章都是内容和结构的完美结合,而作为“凤头”的开 篇,自然应在内容和结构上都有相当的考虑。好的开头在内容上 会开门见山,点明文章的主题;或是交代人物的活动背景或环 境,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或是提示文章的写作缘由等。在结构 方面,或是总领、引出下文,为下文的叙述、描写作铺垫;或是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或是与下文内容作对比等。而 在作答的时候,就应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

如2010年全 国卷二第14小题: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 用?本文的标题是《大河家》,文章一开篇就点出了自己对大河 家的思念和依恋之情,开篇点题;同时也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 调。自己离开祖国两年后回国“尚未立稳脚跟放下行李”,“尚 不能马上去看”大河家前,就在纸上与他们神交,点明写作缘 由,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想要探究作者对大河家依恋的原因。 再从结构上看,下文对大河家的基本情况的描述,对住在大家河 的人,特别是对韩三十八的刻画都是由开篇的这种情感统领的。 因此本题的答案可概述为:开门见山,点出文章对大河家的思念 与依恋的主题;挑明在“尚未立稳脚跟放下行李”,“尚不能马 上去看”大河家前,就在纸上与他们神交的写作缘由,激发读者 的阅读兴趣;奠定文章的抒情基调,展现思想深沉、情感饱满的 特点;总领下文,预示行文的内在结构,当下的情感与往昔的情 景相互交织。

(二)、注意具体的考查点

有的开头作用题会具体到某个点上,如会具体到开头的引用、环境描写、肖像描写等的作用,就要结合具体的内容,联系全文来作答。

如2011年北京卷第17小题: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 尾均引用了古人的诗句,请分别说明其用意是什么。

古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在行文中引用古诗一方面与文章内容契合,另一方面能增添文章的文学性、艺术性。因此就引用古诗发问,就一定要从这个角度考虑。从内容上看,作者借诗句“千山空皓雪,万 里尽黄沙”,来描绘自己在去河西走廊前认为此地非常荒凉的先 入为主的印象,与后文亲眼见到的“江南秀色”形成强烈对比。

因此本题开头的作用可这样表述:开头以古诗渲染作者从前的印 象,在强烈对比中反衬现实真相;起笔大气,在引起下文的同 时,也透出文章特有的书卷气。

再如2011年江西卷第16小题:请 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

本题虽然是考查文 章开头的作用,但更重要的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除了从文章开头的主要作用考虑外,更应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去考虑。环境描写 一般都有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背景,渲染作品的情感氛围,衬 托人物形象等作用。开头的景物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与文章标题——晚秋,相照应,同时为下文绿衣女子发生车祸,路人 趁火打劫提供背景。而明媚的秋景也可以用来反衬瓦萨卡找工作 时烦闷的心情及其凄凉的处境。

2012年新课标卷第11小题(2)则是考查肖像描写的作用。我们来看题目要求: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 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肖像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起着 重要的作用,从本文对马裤先生的描写来看,他“戴平光眼 镜”,上身穿“青缎子洋服”,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蹬 “青绒快靴”,其形象与众不同,令人发笑。而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必定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急于了解下文会发 生怎样的故事。下文作者以幽默、诙谐的笔调叙写了马裤先生对 茶房的颐指气使,刻画了他的斤斤计较、自私自利、不讲究卫 生、缺乏公德的形象。

因此本题的参考答案是:勾画一个衣着言行与众不同、令人发笑的人物形象;为后文即将发生的幽默、可 笑的故事作铺垫;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从文体角度出发作答

现代文阅读考查涉及文学类和实用类两大类,其中有些文体 就开头作用提问,除了上面的角度,还应从文体的角度出发考 虑。

如2012年山东高考卷第19小题:本文为什么从英国间谍对一 家小工厂的破坏写起?

本文是关于重水的科普文,科普文的主要任务是揭示事物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让读者掌握一定的科普知识,因此一定要做到严谨、科学,而语言的严谨,往往会 使文章单调乏味,所以好的科普文一般都会运用一定的技巧吸引 读者的阅读兴趣。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在行文中或以各种修辞 增强其艺术性,或以生动的故事激发读者的兴趣。本文就是以生 动的故事开篇的,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因此回答这道题 的答案可表述为:内容上,用地方的普通却被间谍重视的对比, 写出重水的重要作用。结构上,讲述故事,吸引读者的阅读兴 趣,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引出对下文重水的介绍,与第 三段“重水因之成为举足轻重的战略物资。当年德国人失去重水 之后,整个制造原子弹的计划不得不推迟”照应。

再如2007年山东卷第19小题: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 本构成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

新闻的开头属于导 语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是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同时启发、吸引 读者阅读整篇新闻,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强调。这篇新闻报道的 是37岁老将奥蒂梦碎雅典的过程。从开篇“奥蒂又输了,这次依 然输给了‘坏运气’”可以看出作者对她的同情与惋惜。因此本 题的答案可表述为:属于导语部分;主要作用有:概括本篇新闻 的要点;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如果涉及到小说开头的作用,则一般有营造故事发生的背 景,塑造或烘托人物形象,暗示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的作用。

如2012年高考江西卷第16小题:小说开头彭恩打电话的情节,有 哪些作用?

首先我们从内容的角度看,小说开篇写了剧评家彭恩 与编辑部的通话,从通话内容来看,彭恩的言辞刻薄,批评不留 余地;同时对编辑部的人有点颐指气使,态度盛气凌人,这与下 文白胡子老头要枪杀他时的“战战兢兢”、“浑身乱颤”并“双 手合十,央求”时的懦弱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再从结构的角度 切入,小说开篇就写到一个尖酸刻薄的剧评人对《蛙女》措辞激 烈的短评,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这种紧张的氛围吸引了读者 的阅读兴趣;同时彭恩的尖酸刻薄,又为下文 “老头”要枪杀他 的情节作铺垫,因为他的尖酸刻薄的评论使得“老头”的“儿 子”自杀,这样就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因此本题的参考答案 如下:塑造了彭恩尖刻辛辣的剧评作者的形象;开门见山,营造 氛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并推动情节发展;此时的盛气凌人与 在枪口下懦弱胆小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首尾呼应,以剧评开始,以剧评结束。

当然,在分析时,应结合文章,从以上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由文体出发,注意具体的考查点,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详尽地回答。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