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教孩子摘抄、背诵、做读书笔记,效果会更好!

2025-01-19 16:25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843人

请这样教孩子做读书笔记,效果会更好!

读书犹如旅行,做笔记等于让自己放慢脚步,停下来细细品味。如果没有这个品味的过程,再美的风景也只是浮光掠影。

1.勾画、旁批,抓住思想火花

我读书喜欢在书上勾画,也喜欢在书上做笔记,常常把空白处写得满满当当。

这种笔记方式有很多好处,一是方便记。读书的时候一旦有了感想,如果没有及时记下,哪怕仅仅只是放下书,去打开另外的本子,就可能打断思维,脑子里刚刚冒出的灵感就溜掉了。

读书最好随手记,“随手”是关键,越顺手越好。

二是方便用。我写作常常会用到做在书上的笔记,如果读的当时没有把感想记在书上,事后就很不好找了。即使写在另外的本子上,也很难将感想与原文对应起来。

而不联系原文的感想,往往就是无本之木,事后自己都想不起当初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为何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到底是什么东西激发了自己,这些“感想”本身有时也变得让人难以理解,甚至会变成对原文的曲解。没来由的文字,是很难进行整理、挖掘和再创造的。

所以,最好买书读,书页本身就是最好的笔记本。

2.摘抄背诵,积累词句,培养语感

摘抄也是很多孩子和家长困惑的问题。到底要不要摘抄?怎样摘抄?

关于摘抄,我认为不宜简单地提倡或者反对,要看具体情况。

语文老师之所以要求学生摘抄,目的大概有二,一是积累词句,避免遗忘;二是为引用做储备。但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而摘抄,那就有问题。

假如我们是“为了避免遗忘而摘抄”,那么摘抄的时候重点就放在了记忆上,总想把它记住,记忆的成分超过了领悟的成分。如此一来,我们就容易停留在表浅的阅读上,很难有深刻的领悟,更难离开原文拓展自己的创见,因为我们的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记忆上。

这还算好的,有的孩子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摘抄任务,找来一篇所谓的名人名篇,并不认真去读,只是扫描一下,找出所谓的名言佳句,抄下来完成任务了事。那就真是舍本逐末了,忘了阅读的根本是在“读”,而不是在“抄”。

与摘抄有关联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背诵。在传统的语文学习中,背诵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很多学校也非常倚重这种方法,除了课本中明确规定的背诵篇目,往往还有自己的校本教材需要背诵,很多小学会要求背诵大量古诗词。

从实践的结果来看,背诵这些古诗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至少多背诵了很多经典,而背诵之前先要理解,这个过程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但也不是没有问题,现代人的语境已经变化,古诗词背得多,用得少,一旦脱离强迫记忆的环境,大多又忘了,写文章还是很少用古诗词。

缺乏理解的机械背诵,并不一定对写作有多大帮助。而那种在孩子幼小时强迫其背诵大量诗文的做法,我也不能苟同。虽然我并没有找到这方面的严谨的科研论证,但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我意识到,年龄太小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即使背下来也容易忘记。

回忆自己背过的古诗文,现在还能记得并且运用的,大多是高中和大学阶段背诵的篇目,幼时背的现在也就只能想起几首,如《静夜思》《江雪》之类,说不定还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反复见到,才得以巩固。

一部分经典诗文确实需要背诵,但不宜严苛要求,我就曾因背诵《蜀道难》时读不准一些字音,有时会漏掉一句半句的,总不能过关,最终深恶痛绝,不仅背下来的全部忘掉,现在是连读都不想读。萧伯纳曾说:“许多英国人终生不读莎士比亚,只是因为学生时代被强迫背诵留下的恶果。”这就和我背诵《蜀道难》一样,都因强制背诵而败了胃口。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