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巧构思例说]
文章结尾有多种方式,有的水到渠成,自然收束,有的卒章显志,彰显本意,有的含蓄隽永,让人回味无穷;有的陡起波澜,奇峰又起,或在情节上形成出人意表而又于情理之中“突变”,或在表现方式上陡然转换,又自然衔接,行文在“陡转峭收”中戛然而止,对读者产生巨大的情感冲击力,引起深沉的遐思,达到近代翻译家林纾所说的“似断非断,似了非了之笔,读之雅有余味。”的艺术效果。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就成功地运用了情节突转的构思方法。穷困失业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苏比为了能到监狱中过一个“不愁食宿”“没有‘北风’老儿和警察老爷来纠缠不清”的冬季,多次故意犯罪,惹是生非却一直达不到目的,可当他在教堂听到赞美诗的音乐,“灵魂起了奇妙的变化”,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并准备改恶从善时,警察却又意外地逮捕了他,这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意味深长地凸显了苏比的愿望与现实的矛盾,揭露了十九世纪美国社会的荒谬。
贾谊的《过秦论》意在总结秦王的历史教训,可文章的主要篇幅却在客观具体地回顾和概述秦国到秦朝自强、兴盛、衰落、灭亡的过程,“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一段历史让人扼腕叹息,自然也会引起人们对兴亡规律的思考,结尾一句“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议论,迥异于前文的叙述,但一脉相承,切中肯綮,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深得读者的首肯。读到这一句的时候,也许读者不一定会接受作者的观点,但却不得不折服作者精巧的构思及其蕴含在这种构思后的逻辑力量。
[名篇经验]
文1
麦琪的礼物
[美]欧.亨利
一元八角七。全都在这儿了,其中六角是一分一分的铜板。这些分分钱是杂货店老板、菜贩子和肉店老板那儿软硬兼施地一分两分地扣下来,直弄得自己羞愧难当,深感这种掂斤播两的交易实在丢人现眼。德拉反复数了三次,还是一元八角七,而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
除了扑倒在那破旧的小睡椅上哭嚎之外,显然别无他途。
德拉这样作了,可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生活就是哭泣、抽噎和微笑,尤以抽噎占统治地位。
当这位家庭主妇逐渐平静下来之际,让我们看看这个家吧。一套带家具的公寓房子,每周房租八美元。尽管难以用笔墨形容,可它真真够得上乞丐帮这个词儿。
楼下的门道里有个信箱,可从来没有装过信,还有一个电钮,也从没有人的手指按响过电铃。而且,那儿还有一张名片,上写着“詹姆斯·迪林厄姆·杨先生”。
“迪林厄姆”这个名号是主人先前春风得意之际,一时兴起加上去的,那时候他每星期挣三十美元。现在,他的收入缩减到二十美元,“迪林厄姆”的字母也显得模糊不清,似乎它们正严肃地思忖着是否缩写成谦逊而又讲求实际的字母D。不过,每当詹姆斯·迪林厄姆·杨回家,走进楼上的房间时,詹姆斯·迪林厄姆·杨太太,就是刚介绍给诸位的德拉,总是把他称作“吉姆”,而且热烈地拥抱他。那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德拉哭完之后,往面颊上抹了抹粉,她站在窗前,痴痴地瞅着灰濛濛的后院里一只灰白色的猫正行走在灰白色的篱笆上。明天就是圣诞节,她只有一元八角七给吉姆买一份礼物。她花去好几个月的时间,用了最大的努力一分一分地攒积下来,才得了这样一个结果。一周二十美元实在经不起花,支出大于预算,总是如此。只有一元八角七给吉姆买礼物,她的吉姆啊。她花费了多少幸福的时日筹划着要送他一件可心的礼物,一件精致、珍奇、贵重的礼物——至少应有点儿配得上吉姆所有的东西才成啊。
房间的两扇窗子之间有一面壁镜。也许你见过每周房租八美元的公寓壁镜吧。一个非常瘦小而灵巧的人,从观察自己在一连串的纵条影象中,可能会对自己的容貌得到一个大致精确的概念。德拉身材苗条,已精通了这门子艺术。
突然,她从窗口旋风般地转过身来,站在壁镜前面。她两眼晶莹透亮,但二十秒钟之内她的面色失去了光彩。她急速地折散头发,使之完全泼散开来。
现在,詹姆斯·迪林厄姆·杨夫妇俩各有一件特别引以自豪的东西。一件是吉姆的金表,是他祖父传给父亲,父亲又传给他的传家宝;另一件则是德拉的秀发。如果示巴女王①也住在天井对面的公寓里,总有一天德拉会把头发披散下来,露出窗外晾干,使那女王的珍珠宝贝黔然失色;如果地下室堆满金银财宝、所罗门王又是守门人的话,每当吉姆路过那儿,准会摸出金表,好让那所罗门王忌妒得吹胡子瞪眼睛。
此时此刻,德拉的秀发泼撒在她的周围,微波起伏,闪耀光芒,有如那褐色的瀑布。她的美发长及膝下,仿佛是她的一件长袍。接着,她又神经质地赶紧把头发梳好。踌躇了一分钟,一动不动地立在那儿,破旧的红地毯上溅落了一两滴眼泪。
她穿上那件褐色的旧外衣,戴上褐色的旧帽子,眼睛里残留着晶莹的泪花,裙子一摆,便飘出房门,下楼来到街上。
她走到一块招牌前停下来,上写着:“索弗罗妮夫人——专营各式头发”。德拉奔上楼梯,气喘吁吁地定了定神。那位夫人身躯肥大,过于苍白,冷若冰霜,同“索弗罗妮”的雅号简直牛头不对马嘴。
“你要买我的头发吗?”德拉问。
“我买头发,”夫人说。“揭掉帽子,让我看看发样。”
那褐色的瀑布泼撒了下来。
“二十美元,”夫人一边说,一边内行似地抓起头发。
“快给我钱,”德拉说。
呵,接着而至的两个小时犹如长了翅膀,愉快地飞掠而过。请不用理会这胡诌的比喻。她正在彻底搜寻各家店铺,为吉姆买礼物。
她终于找到了,那准是专为吉姆特制的,决非为别人。她找遍了各家商店,哪儿也没有这样的东西,一条朴素的白金表链,镂刻着花纹。正如一切优质东西那样,它只以货色论长短,不以装璜来炫耀。而且它正配得上那只金表。她一见这条表链,就知道一定属于吉姆所有。它就像吉姆本人,文静而有价值——这一形容对两者都恰如其份。她花去二十一美元买下了,匆匆赶回家,只剩下八角七分钱。金表匹配这条链子,无论在任何场合,吉姆都可以毫无愧色地看时间了。
尽管这只表华丽珍贵,因为用的是旧皮带取代表链,他有时只偷偷地瞥上一眼。
德拉回家之后,她的狂喜有点儿变得审慎和理智了。她找出烫发铁钳,点燃煤气,着手修补因爱情加慷慨所造成的破坏,这永远是件极其艰巨的任务,亲爱的朋友们——简直是件了不起的任务呵。
不出四十分钟,她的头上布满了紧贴头皮的一绺绺小卷发,使她活像个逃学的小男孩。她在镜子里老盯着自己瞧,小心地、苛刻地照来照去。
“假如吉姆看我一眼不把我宰掉的话,”她自言自语,“他定会说我像个科尼岛上合唱队的卖唱姑娘。但是我能怎么办呢——唉,只有一元八角七,我能干什么呢?”
七点钟,她煮好了咖啡,把煎锅置于热炉上,随时都可作肉排。
吉姆一贯准时回家。德拉将表链对叠握在手心,坐在离他一贯进门最近的桌子角上。接着,她听见下面楼梯上响起了他的脚步声,她紧张得脸色失去了一会儿血色。她习惯于为了最简单的日常事物而默默祈祷,此刻,她悄声道:“求求上帝,让他觉得我还是漂亮的吧。”
门开了,吉姆步入,随手关上了门。他显得瘦削而又非常严肃。可怜的人儿,他才二十二岁,就挑起了家庭重担!他需要买件新大衣,连手套也没有呀。
吉姆站在屋里的门口边,纹丝不动地好像猎犬嗅到了鹌鹑的气味似的。他的两眼固定在德拉身上,其神情使她无法理解,令她毛骨悚然。既不是愤怒,也不是惊讶,又不是不满,更不是嫌恶,根本不是她所预料的任何一种神情。他仅仅是面带这种神情死死地盯着德拉。
德拉一扭腰,从桌上跳了下来,向他走过去。
“吉姆,亲爱的,”她喊道,“别那样盯着我。我把头发剪掉卖了,因为不送你一件礼物,我无法过圣诞节。头发会再长起来——你不会介意,是吗?我非这么做不可。我的头发长得快极了。说‘恭贺圣诞’吧!吉姆,让我们快快乐乐的。你肯定猜不着我给你买了一件多么好的——多么美丽精致的礼物啊!”
“你已经把头发剪掉了?”吉姆吃力地问道,似乎他绞尽脑汁也没弄明白这明摆着的事实。
“剪掉卖了,”德拉说。“不管怎么说,你不也同样喜欢我吗?没了长发,我还是我嘛,对吗?”
吉姆古怪地四下望望这房间。
“你说你的头发没有了吗?”他差不多是白痴似地问道。
“别找啦,”德拉说。“告诉你,我已经卖了——卖掉了,没有啦。这是圣诞前夜,好人儿。好好待我,这是为了你呀。也许我的头发数得清,”突然她特别温柔地接下去,“可谁也数不清我对你的恩爱啊。我做肉排了吗,吉姆?”
吉姆好像从恍惚之中醒来,把德拉紧紧地搂在怀里。现在,别着急,先让我们花个十秒钟从另一角度审慎地思索一下某些无关紧要的事。房租每周八美元,或者一百万美元——那有什么差别呢?数学家或才子会给你错误的答案。麦琪②带来了宝贵的礼物,但就是缺少了那件东西。这句晦涩的话,下文将有所交待。
吉姆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包,扔在桌上。
“别对我产生误会,德尔,”他说道,“无论剪发、修面,还是洗头,我以为世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减低一点点对我妻子的爱情。不过,你只消打开那包东西,就会明白刚才为什么使我楞头楞脑了。”
白皙的手指灵巧地解开绳子,打开纸包。紧接着是欣喜若狂的尖叫,哎呀!突然变成了女性神经质的泪水和哭泣,急需男主人千方百计的慰藉。
还是因为摆在桌上的梳子——全套梳子,包括两鬓用的,后面的,样样俱全。那是很久以前德拉在百老汇的一个橱窗里见过并羡慕得要死的东西。这些美妙的发梳,纯玳瑁做的,边上镶着珠宝——其色彩正好同她失去的美发相匹配。她明白,这套梳子实在太昂贵,对此,她仅仅是羡慕渴望,但从未想到过据为己有。现在,这一切居然属于她了,可惜那有资格佩戴这垂涎已久的装饰品的美丽长发已无影无踪了。
不过,她依然把发梳搂在胸前,过了好一阵子才抬起泪水迷濛的双眼,微笑着说:“我的头发长得飞快,吉姆!”
随后,德拉活像一只被烫伤的小猫跳了起来,叫道,“喔!喔!”
吉姆还没有瞧见他的美丽的礼物哩。她急不可耐地把手掌摊开,伸到他面前,那没有知觉的贵重金属似乎闪现着她的欢快和热忱。
“漂亮吗,吉姆?我搜遍了全城才找到了它。现在,你每天可以看一百次时间了。把表给我,我要看看它配在表上的样子。”
吉姆非但不按她的吩咐行事,反而倒在睡椅上,两手枕在头下,微微发笑。
“德尔,”他说,“让我们把圣诞礼物放在一边,保存一会儿吧。它们实在太好了,目前尚不宜用。我卖掉金表,换钱为你买了发梳。现在,你作肉排吧。”
正如诸位所知,麦琪是聪明人,聪明绝顶的人,他们把礼物带来送给出生在马槽里的耶稣。他们发明送圣诞礼物这玩艺儿。由于他们是聪明人,毫无疑问,他们的礼物也是聪明的礼物,如果碰上两样东西完全一样,可能还具有交换的权利。在这儿,我已经笨拙地给你们介绍了住公寓套间的两个傻孩子不足为奇的平淡故事,他们极不明智地为了对方而牺牲了他们家最最宝贵的东西。不过,让我们对现今的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一切馈赠礼品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在一切馈赠又接收礼品的人当中,像他们两个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任何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人。
他们就是麦琪。
①示巴女王(QueeenofSheba):基督教《圣经》中朝觐所罗门王,以测其智慧的示巴女王,她以美貌著称。②麦琪(Magi,单数为Magus):指圣婴基督出生时来自东方送礼的三贤人,载于圣经马太福音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七至第十三节。
[赏析和借鉴]
《麦琪的礼物》是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的短篇佳构,在这篇小说中作家以幽默的笔调,精巧的构思讲述了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吉姆和德拉是一对贫穷而恩爱的夫妇,在拮据困窘的环境下,为了自己的爱人能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丈夫卖掉自己的祖传的金表给妻子买来她心仪已久的成套的玳瑁发梳;妻子卖掉漂亮的长发给丈夫买来与丈夫金表匹配的表链,可在圣诞之夜,这对青年人交换“麦琪的礼物”时却意外发现自己精心挑选的礼物对方却根本派不上用场。金表和美发,对一个每周20美元收入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可复得的巨大财富,为了爱情和瞬间的欢乐,这些都失去了,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作品在结尾处写交换礼物后的遗憾,带给读者的是心灵的巨大的震撼,相信每一个善良的读者,读到此处无不为之动容。
文2
雪夜出诊
[美国]比利·罗斯著 叶嘉译
夜,大雪飘飞。将近晚上九点的时候,医生正在家里看书,电话铃响了。
“请找凡艾克医生。”
“我就是。”医生回答。过了一会儿,凡艾克听到话筒里传来另一个人的声音:“我是格兰福斯医院的黑顿医生。我们刚接到一个男孩,他的脑袋被子弹打中了,现在非常衰弱,也许活不长了。我们得马上给他动手术,可是你知道,我不是外科医生。”
“我这儿离格兰福斯九十多公里,恐怕——”凡艾克犹豫了一下,“对了,你请过马萨医生没有?他就在你们镇上。”
“我们去过电话,他今天碰巧外出了。”黑顿答道:“那孩子伤情危重,他是自个儿玩弄火枪时不小心出事的。”
“哦!可怜的孩子。无论如何,我会尽快赶到你们医院。现在正下着雪,大概十二点左右我就可以赶到。”
“请慢,凡艾克医生。还有一点我得告诉你,孩子家很穷,我想他们不会给你多少报酬。”
“这没有什么。”凡艾克说完,挂上电话,几分钟后便驾着他分期付款买来的小汽车出发了。
崭新的小汽车在雪地里艰难地行驶。刚到郊外,车前突然窜出一个身穿黑大衣的男人,凡艾克急忙刹车。车未停稳,那男人已经敏捷地打开车门钻了进来。
“请你马上下车!”男人低声命令道,“我有枪。”
“我是医生。”凡艾克很镇静,“我现在要赶去抢救一个情况危急的——”
“别废话!”裹着破旧黑大衣的人粗鲁地打断他的话,“你赶快下去,别惹我生气。”
凡艾克被迫下了车,眼看着车子飞驶而去。他在雪地里站了好一会儿,愣愣地看着大雪把车轮印重新覆盖,才猛地清醒过来,急忙到附近寻人家。用了将近半个小时,他才在一户人家打到电话,召唤出租汽车。
也不知过了多久,一辆出租汽车终于来到了。凡艾克立即钻进汽车,催促司机全速前进。
凌晨一点多,凡艾克到了格兰福斯医院。黑顿早在医院门口等候,他的神情已经不是那么着急了。
“我已经想尽了办法”,凡艾克气喘吁吁,直搓着冰冷的双手,“可是有人在半路上截住了我,抢走了我的车。黑顿医生,孩子现在怎么样?”
“谢谢你!凡艾克医生。我知道你已竭尽全力。”黑顿拍拍对方身上的雪花,“孩子一小时前死了。”
两位医生走到候诊室门口。凡艾克倏地惊呆了:门边的长凳上,坐着一个裹着破旧黑大衣的男人,头深深地埋在两只手掌里。听见有人来,他抬起头,目光呆滞。突然,他像发现了什么,死死盯着凡艾克。
“亨尼汉先生”,黑顿指着凡艾克,对那男人说,“他就是我请来的凡艾克医生,可惜他中途被歹徒抢走了汽车,所以迟到了。他本想赶来抢救孩子,他已经尽了全力,可惜还是晚了。”
[赏析和借鉴]
凡艾克是位急人所急,不计报酬,医德高尚的医生,在接到求救电话后,马上驾车赶往九十多公里外的格兰福斯,准备抢救一位不幸被子弹打中、生命垂危的小男孩,可当他在雪地上艰难行驶时,却遭到了一个黑衣人的武装抢劫。无奈之中凡艾克交出了自己的小汽车。等到他终于等到叫来的出租车并风尘仆仆赶到格兰福斯医院时,他被告知小男孩因抢救不及已于一小时前死亡。意料之外的是,候诊室门口坐着的是那位黑衣人,此时,他“头深深地埋在两只手掌里”“目光呆滞”。他是谁?他与小男孩是什么关系?小男孩的死为什么让他如此悲伤?对这一切,作品中都没有明说,但意外的结尾却让人幡然顿悟,原来致小男孩死亡的不是恶劣的天气,不是平庸的医术,而是抢劫了医生的黑衣人,那个小男孩的父亲。这出人意表的情节昭示人们,作恶行凶,定会自食恶果,遭到报应的,即使是情急之下的偶尔犯罪,也是不可宽恕的。
[范文快读]
文1:
惑
江苏 李磊
远方,一微微驼背的人影出现在黄昏的地平线上,渐近。
客栈里喝茶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他。于是,有人提议猜猜此人的来咱。好奇的人纷纷笑应。
一人道:“这个人背着个大包袱,肯定是个捡破烂的。”
有人接过话茬儿:“不不,瞧他驼背的样子,又一身瘦排骨,肯定是那苦命的包身工!”有人点头认同地呷了口茶,也有人微笑,摇头,品茗。
人影越来越近,双臂摆动,步履匆忙。
又有人喊:“此人明摆着是个钳工嘛!瞧他右手厚厚的茧子。”
有人叫道:“看他那苍白无力、未老先衰的德性——又失恋了吧!”
“哈——”喝茶的人爆笑,喷出茶水。
人影愈走愈近,形容枯槁,神情憔悴。
一人又道:“大家快瞧!他眼神呆滞,满眼血丝,就像好几天没睡过觉一样,精神恍惚得像个吸毒犯。说不定,还是个杀人犯,刚从哪儿逃出来的!”
顿时,客栈里一片沉寂。
低哑苍老的声音从暗中飘出:“依我多年行走江湖的经验来看,此人来头不小。他步伐极快,定是自幼负重,苦练出一身的轻功;一手老茧,定是苦练鹰爪之力,而拇指、食指间茧子尤厚,一定惯用暗器;再加上那驼瘦之躯,面容冷峻,目似寒钉——莫不是那早已退出江湖的‘白面郎君’?”
蓦然,众皆大惊失色。
噪乱间,只觉阴风一阵,人影一晃,那人步伐极快,闪进客栈,坐定,客气地讨了碗茶。
店小二试探道:“敢问大爷,您老哪儿来呀?”
此人盯着店小二,良久,方道:“刚放学。”
[点评]一群茶客聚在客栈里,猜测渐行渐近的“一微微驼背的人影”是何种样人,从他的动作神态看,人有说他是捡破烂的,也有人说是包身工,还有的说是钳工或失恋者,更有甚者,说他是吸毒犯或退隐江湖的“白面郎君”,当那人闪进客栈时,众人才从他口里得知,他是“刚放学”的学生。作者巧用误会方法,引出众茶馆的种种猜想,尽写了升学教育体制下莘莘学子所受到的课业负担的摧残。结尾处借主人自述,一语道破天机,让人在哑然失笑之余生出若干悲楚来,如同相声中甩包袱一样揭开谜底,更见出作品刺世讥时的力量。
文2:
意 外
河北 李 浩
小林一个人在家休息。因为是星期天,小林无所事事,一个人躺在床上听着流行音乐,百无聊赖地翻着杂志。小林突然听到门外有敲门声,仔细一听,凭那敲三下、停一下的规律就知道是他。小林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开门。
他们是邻居,但两人的相识却是大费周折。就在一个月以前,小林因工作开会去了次南方。在火车上没事干,看看对面那位,与自己年纪相仿,便搭上了话。这一说可真不得了,两人一见如故,聊家长里短,聊各地风俗,聊足球导弹,
聊反恐怖战争……小林想:这个朋友和自己挺有默契,真是相见恨晚。小林开完会后,两人便又聚在一起,通宵长谈。
一天晚上,两人在灯下对饮,酒逢知己千杯少,不知不觉两人就谈起了人情世故。小林说:“这世道,简直就是没有人情味儿!唉,世态炎凉啊!”“可不!”那位朋友说:“人人整天都是板着张冷漠的脸,防贼似的眼神,连笑容看起来也让人觉得不自在。”小林又说:“说起防贼,我就想起邻里之间的情况。几年住下来,竟然都不认识。就算是认识的,彼此之间也互相猜疑,都少了那种以诚相待的真诚。有一次,邻居不小心把自己锁在外面,我主动帮忙,替他把门打开。可谁知后来他告到派出所,说我‘身怀绝技’,是个危险分子。不久,他家就搬走了。”那位朋友说:“是啊,这邻里之间就是这样。我以前住的地方是个四合院,天天晚上住户们坐在一起聊家常,甚至出外不用锁门。可现在,住了几年还不知邻居是谁。还有朋友,说是朋友,几年下来甚至不知对方的真实姓名,唉……”
一夜下来,两人不知喝了多少酒,因为明天就要离别了,两个都有些依依不舍。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最后两个人都写下了自己的地址交给对方,“啊!原来咱们是邻居!”两人异口同声地叫出声来。
两人站在那里,看上去就像是两个大大的惊叹号。
[点评]两个小伙子,比邻而居,却互不相识,一次火车上的邂逅,又使他们相见恨晚,引为知己,等到离别之际依依不舍地看到对方写给自己的地址时,这才意识到彼此原来是邻居。生活中这种“咫尺天涯”“天涯咫尺”的事还真不少。《意外》的情节诚如文章题目,它揭示了现代社会在城市“水泥森林”中人际关系的隔膜,作者用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不是缺少友谊,而是缺少交流,当我们自感人际关系冷漠时,应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向他人敞开心扉。故事于结尾处点明两人的邻居关系,让人在“意外”之中不仅仅是看到“两个大大的惊叹号”!
[名师导练]
1、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然后写一篇作文。
站台——一个浓缩了世界,一个包容亲情、友情、爱情的地方,一个有欢笑,有悲伤的地方。有关站台,有很多可写的,如亲人的别离或重逢,许许多多的事在站台上发生……
要求:①请以“站台”为内容写一篇文章。②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③用记叙文体,结尾必须是“陡转峭收式”。
提示:结尾一定要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如离别三年朝思暮想的女朋友终于回来了,可是在站台上她请求他的原谅,她告诉他,她已另有意中人了。或南下打工的好朋友回来了,可接站的我发现他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诚实、朴素的好同学了。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个衣衫破旧的老者,向你哭诉说,他有好几天没吃饭了,你于是心软了,你给了他钱。可后来,你听人说,他是一个骗子!
一个年轻的腿部残疾者,走过一条崎岖不平的路,你走过去搀扶他一把,他把你一手甩开,还给你一个厌恶的眼神……
同情心怎么了?
要求:请以“同情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利用“陡转峭收”的构思方法,或书写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或发表对有关问题的看法。体裁不限,文题自拟。
提示:情节上要欲抑先扬,先造势写有同情心的人的心理活动,结尾处写同情心不被接受和理解,造成心理的巨大的落差,起到意想不到、发人深思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