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打破了以前固有的高考模式,新高考带来的不适应是必然的,考生的不适应具体表现为选考科目的取舍上,在未来职业规划上的纠结上。作为考生肯定希望考取最好的成绩,而最好的科目没有尝试过就不可能知道,而尝试显然不可能。这就需要预判,预判往往缺乏依据,这个时候,作为家长就要帮助孩子作出分析,在全面备考的同时要有取舍,特别是走班制和选考,又是两个关键环节。班级、同学的变化带来不适,选课不同带来的不适,都需要家长和学校做好指导、疏导。如何让学生尽快适应这些变化呢?
首先,要知己知彼。己当然是自己,自己的喜好、思维的状态、偏理还是偏文都要清楚,不能有从众思想,不能这山看到那山高,不能人云亦云,缺乏对自己的判断。彼,应该是科目,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记忆性的东西多还是逻辑性的东西多,这和自己的思维紧密相连,知道这些是选好课的第一步。
其次,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论哪个职业都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不会说文科对应得工作就好,或者理科对应的工作就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一定要摈弃哪种哪个都舍不得丢弃的思想,选这个又怕那个好考,选那个又怕这个作用广。在犹豫中浪费精力,耗费时间,让孩子尽量做到各科平衡,保持良上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发展孩子的优势科目(可以作为未来高考的选考科目)。
第三,要让学生重视学考。为什么呢?学考试高考的基础,学考不合格的科目,高考就不能选考,这些会直接影响高考的录取。同时,由于知识之间的联系,那种想通过集中训练逐个攻关的思想是不可取的。浪费精力并不一定会有效果。另外,不能给学生一个误解,考什么就学什么,准备考什么就集中学什么,或者其他的能合格即可,这些都是不正确的,不能让新高考演化为新的高考指挥棒。重视学考是因为现在的高考模式不再适合考前几个月“临时抱佛脚”的方法了,因为高二的学考等级会影响高考录取,所以家长要督促孩子从高一开始就要及时把知识点掌握、摸透,不能等高三再努力。
第四,要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新高考一个特点就是选课,选课意味着同学可能在不同的班级上课,班级的概念就会弱化,原有的班级会不断被重新组合,学生不固定,教师不固定,不便于管理,教师不可能像现在一样随时随地盯着你学,催你学,相互学习也不太可能,因为所选科目可能不同。所以,学习关键在自觉。同时,高中的课程进度快,有些知识点在课堂上没法详细解释,所以孩子一定要学会在课后能够自主学习,不然知识点漏洞越来越大,再想补就难了。
总之新高考“3+3”的模式让孩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擅长的科目去学习,家长可以从这个点入手,引导孩子自主学习,早早为孩子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家长也要让孩子平衡好各科之间的关系,尽量都保持在中等以上的水平,以免影响高考的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