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9月3日发布教师职称评价新标准:引导教师更好地潜心育人

2024-11-23 15:52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1012人

职称关乎每个教师的切身利益,是教师普遍关心的大问题。但近年来,教师职称却倍遭众多教师吐槽。中国教育报微信曾做过一个有3万名教师参加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4%的教师认为职称评定非常不合理,建议取消;37%的教师认为大部分层面需改进与完善。68%的教师认为当前的职称评聘不能反映出教师的真实水平。

教师职称是一种评价性制度,它评价的是教师专业技术的实际水平,目的在于激励和促进教师专业技术能力的不断发展和提升。假若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那么职称制度也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

微信图片_20190904202107.jpg

9月3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副司长胡文忠表示,评价标准是教师职称评价的核心问题。在教师相关系列职称改革过程中,将不断完善评价标准,聚焦于教书育人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

新评价标准,将师德放在首位,实行两个“一票否决”,即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学术造假“一票否决”; 突出对教师教书育人工作实绩考察,以职业属性和岗位要求为基础,区分不同教师队伍的特点,不同学科的特点,分层分类制定评价标准,着力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同时,职称评聘中要破除“唯学历、唯论文、唯资历、唯证书”的“四唯”倾向:一是淡化学历要求,对学历仅做一般性的要求,为不具备学历的特殊人才建立特殊通道。二是淡化论文要求,推行代表作制度,改变片面地将论文、著作数量与职称评审直接挂钩的做法,将教案、教研报告、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参与实训基地建设、指导学生实习成果等作为评价的内容。三是淡化资历要求,对优秀教师和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可以不受层级的限制,直接申报高级职称。最后是淡化奖项要求,不对奖项做硬性要求,不把荣誉性称号作为限定性条件。

教师职称的这些新政,旨在更好地发挥职称评价的指挥棒和导向作用,引导教师更好地潜心育人!

新学期,新职称,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职称不过是个“副产品”,就像人活着要吃饭,但不是为了吃饭而活着一样。作为一名教师,当端正思想,更新理念,提高认识,清楚地知道,努力工作不是为了职称,但是,只要爱岗敬业,努力工作,能力超群,业绩突出,哪有评聘不上高级职称的道理?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