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涌现出大量的汉奸,这些人在国家最为难之时投敌叛国,古语有云:“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正义的审判一直都在,只是时间的问题。
1945年8月初,日军战败已成为定局,陈公博身为伪政府主席定难逃法网制裁,基于此陈公博花重金收买日本人,希望能逃亡日本避难。
1945年8月25日,天还未亮,一架MC型运输机从南京明故宫机场起飞,显然目的地是日本,飞机上坐着陈公博、妻子李励庄、儿子陈干、秘书莫国康(情妇)。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陈公博潜逃日本被媒体公之于众后,引起轩然大波,国民政府随即要求日本政府交出陈公博,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一个星期后,日本公布了陈公博自缢身亡的消息。
世界上真有这样的巧合?好不容易逃到日本的陈公博会自缢?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陈公博逃亡日本之前就与日本政府达成一系列协议,包括不出卖日本在南京种种罪行,同时奉上多年来收刮的金银财宝。
日本方面也作出保证,不把陈公博一家人交给国民政府,但不久之后在国际的撮合下,远东国际法庭成立,并宣布将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日本政府连自己人都保护不了,如何保护陈公博。
在美国的威逼下,日本撕毁了与陈公博的各项条约,于1945年10月1号这一天被押解给中国,陈公博一行人刚下飞机就被国民政府逮捕。
陈公博先被关押在南京城南的宪兵司令部看守所,旋又转移至宁海路25号的军统局临时看守所,开始过他的“楚囚”生活:每日下午倒便桶,陈公博与众囚犯挤在一道,感到有失面子,就向卫兵司令请求,说他曾任国府代主席,希望给他一点面子,准许他每日提前或延后单独倒便桶。此项要求获得批准。陈公博又感到看守所饭菜太差,难以下咽,要求改善,他:“到绑赴刑场枪毙时,肥肥胖胖像个样子。”此项要求却没有获准。在看守所的几个月中,陈公博没有被提审过,只是每日伏案书写《八年来的回忆》,长达30000字,竭力为自己与汪伪集团辩护。在这期间,军统局长戴笠曾亲来探视,与陈公博密谈了两小时之久。戴笠许诺将要用政治手段解决他的问题,使陈公博一度似乎看到了生机页喜形于色。
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全国要求严惩汉奸的怒潮不断高涨,戴笠又于1946年3月坠机身亡,陈公博的幻想如肥皂泡一般破灭了。1946年3月,陈公博与陈璧君、褚民谊三人被押送到苏州的江苏高等法院看守所。4月5日下午,高等法院正式开庭审判陈公博。首席检察官韩焘宣读了起诉书,洋洋万言,列出了陈公博的十大罪状,主要是:缔结密约,辱国丧权;搜索物资,供给敌人;发行伪币,扰乱金融;认贼作父,宣言参战;抽集壮丁,为敌服役;公卖鸦片,毒化人民;改编教材,实施奴才教育;托词清乡,残害志士;官吏贪污,政以贿成;收编伪军,祸国殃民。
在检察官读完起诉书后,陈公博当庭逐条进行了辩护。他竟然指责起诉书“不是割裂事实,就是摭拾谣言。并且文字间很多是徒快口舌的文章,而不是根据事实的起诉。”然后他宣读自己的《八年来的回忆》,历时2小时之久。
不管陈公博怎样巧言诡辩,最终逃不脱历史惩罚。1946年4月26日下午4点,江苏高等法院再次开庭,审判长孙鸿霖宣读判决书:“陈公博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处死刑,褫夺公权终身。全部财产,除酌留家属必须之生活费外,没收。”陈公博知道这是蒋介石定了的事,申请复判无济于事,表示不再上诉。但陈妻李励庄还不死心,向最高法院提出《申请复判状》。果然,到了5月14日,最高法院特种刑事法庭驳回了李励庄的上诉,核准了江苏高等法院对陈公博的死刑判决。到6月1日,司法行政部也核准了对陈公博的死刑判决。6月2日,陈公博被移往苏州狮子口江苏第三监狱,等待执行死刑。
由于陈公博妻子与儿子陈干并无直接证据表明他们出卖民族利益,故而国民政府并未追究其责任,在收监三天之后,就把母子两人放了出来,陈公博听闻之后,在日记中写道:“中正仁义,他没有忘了我。”(陈公博部分日记,目前收藏浙江图书馆)
1946年6月3日上午6时许,南京高等法院院长通知监狱长布置刑场及警卫等工作,今天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日子,是抗日战争时期第二号大汉奸陈公博执行死刑的日子,狮子口监狱的典狱长陈松年很早就来到了办公室。他拿着昨晚收到的死刑执行状,让一位狱警去交给陈公博签字。又让他带去半斤老白干,好让陈氏喝醉后减轻一些恐惧。
八点整,监狱内院左边廊下摆好了公案,本案公诉人韩焘带着推事和书记员落座。他是江苏高等检察处首席检察官,而现在,他还有另一重身份,就是本次执行的监刑官。陈公博身穿灰色囚衣,往日的儒雅的笑容看不到了,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个胡子邋遢的中年男人,法警押着陈公博走到临时席位,法官依法询问陈公博姓名、年龄、籍贯等问题。
陈公博小声一一回答,核对正确之后,法官宣读了陈公博的死刑判决书:
“最高法院特种刑事判决三十五年度京特复第一二九号,……爰依惩治汉好条例第二条第一项第一款……判处死刑,褫夺公权终身……”
宣读完毕,法官问:“陈公博,你有什么话要说?”
陈答:“我给蒋主席的一封信,只写了三分之一。”
“可否在一小时内续成?”
“现在嘛,不必了!”
“你有多少动产不动产?”
“你们可以调查。”
“你有什么要求?”
“茶杯一只,系兆铭兄(指汪精卫)所赠;一等旭日大缓章一枚,系日本天皇所赠,此两物均在我床上,要求随葬……
”询问完毕,陈公博起身向刑场正中走去。
“今天谁给我行刑?”陈公博突然想起这个重要的问题。
“他。”韩焘指了指身边这个叫周九成的法警。
他回头对执行枪决的法警央求说:“请多帮忙,为我做得干净些。
“他枪法很准,已经执行过很多人,每次都打得恰到好处。你放心。”不知道为什么,三位检察官竟然异口同声说道。随后法官挥手,陈公博被押往刑场,陈公博走过长弄,来到后院,他一边走一边问:“我站在哪里?”脚步刚停,话音未落,法警周九成已经开枪击中他的后脑,子弹从右颊穿出,大汉奸毙命,曾叱咤国民政界的枭雄画上了人生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