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8大类选择题题型解题思路和技巧总结,为孩子打印收藏!

2025-04-03 13:15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1187人

高考历史试卷中,常见的选择题类型一共又8类,如果能掌握这些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对提升做题的正确率和速度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例(2012·江苏)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 )

A. 嫡长子继承制 B. 礼乐丧葬制 C. 婚娶联姻制 D. 功臣分封制

思路分析:根据材料中“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并由是而有……”可看出,材料强调的是嫡长子继承制。答案:A

解题技巧:

一、读懂材料,找与题干设问相关的关键词或语句,提取有效信息;

二、弄清材料来源及作者的态度,确定涉及的历史背景;

三、弄清材料内容涉及的考点,回归教材;

四、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排除与材料明显不符的选项或结论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的选项。

二、图表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历史图表一般包括历史文物的拓片、历史文件的图像、历史场景的画面、漫画、含有数据的表格或曲线图等。此类选择题是近几年小高考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它主要考查学生对信息解读、分析理解、比较辨别、归纳推理的能力。虽然此种题型生动活泼,但得分率普遍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往往只看到了图表的表面信息,忽视了对图片中深层信息的提取和准确解读。

例(2012·江苏)近代中国,列强通过侵略手段攫取了通商、设立租界等一系列特权。下图所示城市状况是下列哪次侵华战争及签订的条约所致的( )

高考历史8大类选择题题型解题思路和技巧总结,为孩子打印收藏!


A.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北京条约》

C.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思路分析:由图片中的文字信息“苏州城墙”、“日租界”,联系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可知,1895年中国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开放苏州、杭州、重庆、沙市为通商口岸。答案:C

解题技巧:此类题型的题肢一般由图表、文字说明和标题三部分构成。图表是主体,直观地再现了相关史实;标题是图表的“眼睛”,直接说明了图表的主题;文字说明是对图表所反映的史实有效的补充,往往是解答问题的突破口。因此,在解答图表型选择题时应把握以下几点技巧:

①首先应读懂图表。图表型选择题是以图表反映的信息为依据,看不懂图表,也就失去了答题的前提。因此,对图表的理解正确与否是能否正确答题的首要条件。

②读图表时,最好能带着题中的问题去读,注意提取与设问有关的重要信息。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对图表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减少答题时重复看图表的时间。

③适当采用排除法解决问题。

三、 判断推理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此类试题的特点是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试题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的问题,如实质、原因、目的等。做题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

例(2012·江苏)下边漫画创作于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的环境里。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看,这幅作品主要反映作者的政治立场是( )

高考历史8大类选择题题型解题思路和技巧总结,为孩子打印收藏!


A.对五四运动爆发的漠然

B.对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不满

C.对新文化运动的支持

D.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愤慨

思路分析:根据题干中时间信息“20世纪初”和漫画中“山东省”,可判断出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与五四运动有关,由此排除B、C两项。结合漫画的主题“玩弄股掌之上”,可推断出作者的政治立场是对列强肆意转让中国山东主权表示愤慨。答案:D

解题技巧:解答这类题可采用推理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等。因此,考生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四、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是考查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原因或结果的选择题。该类题型通常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①由结果推出原因:题干是果,备选项为因。题干中标志性词语有“主要原因”“是因为”“主要理由”“主要依据”“主要目的”等关键词语。②由原因推出结果和影响: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题干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例(2012·江苏卷)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 ( )

A.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 B.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C.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思路分析:本题求答的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原因,题干是果,备选项为因。A项不符合史实,古代实行大汉族主义;B项是任务,不是原因;D项明显错误。答案:C

解题技巧:①根据时间顺序判断因果关系,时间在前的一定是因。②运用基本原理推断,如,社会存在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③限定词法,即要正确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能够正确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长选影响和直接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国内影响和世界影响、政治影响和经济文化影响等。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

五、排序型选择题解题方法

例(2009·江苏)宣传画又名招贴画,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为目的,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下列宣传画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

高考历史8大类选择题题型解题思路和技巧总结,为孩子打印收藏!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④①②③ D.①④②③

思路分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于1950年2月;“人民公社”出现于1958年;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是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志愿军是1950年10月25日,参加抗美援朝的中国军队的名称。答案:D

解题技巧:对于按时间顺序排列历史事件的选择题,往往不需要记住所有历史事件的时间,只需记住其中某几个时间就可用排除法筛选出正确选项。以本题为例,假如只知道前三幅图历史事件的时间,则可断定①②③顺序不能颠倒,从而排除A、B、C三个选项。

六、组合型选择题例析

例(2009·江苏)下图生动地再现了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人争相观看和议论某部法律公布时的情景,该法律应属于( )

高考历史8大类选择题题型解题思路和技巧总结,为孩子打印收藏!


①习惯法 ②成文法 ③公民法 ④万民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思路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概念和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从题干时间和图片信息来看,该法律是《十二铜表法》。这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也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因此②③正确。答案:B

解题技巧:这是一道典型的组合型选择题。它是不定项选择题的一种变形。在近几年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试题中,组合型选择题并不需要对所有初选项都知道,往往知道一两个就可以排除所有错误选项,筛选出正确选项。以本题为例,只要我们知道万民法诞生于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建立)过渡过程中,就可从时间上排除所有带④的选项,这样正确选项就被限定在A和B范围内。接下来,只要我们知道《十二铜表法》不属于习惯法,即可排除A,从而只剩下正确选项B。

七、否定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题型特征:否定型选择题指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也称为否定选择题。此题型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即在试题中有三个选项是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此类题在题干中常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提示语。

例(2008·江苏)下列关于欧洲共同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于1967年

B. 欧共体是美国主导下的经济政治集团

C. 欧共体的成立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

D. 欧共体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为欧盟

答案:B

解题技巧:解答此类试题可用以下三种方法:一是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二是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三是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正误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

八、数字图表选择题解题方法

例(2013·扬州模拟)下表根据《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一书数据编制,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

高考历史8大类选择题题型解题思路和技巧总结,为孩子打印收藏!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十月革命的推动

C.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D.五四运动的影响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由图表中工人数量的变化可以发现工人的数量于民国初年激增,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民族工业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工人阶级也随之壮大,故本题应选C项。洋务运动发生于19世纪60—90年代,由图表可知当时工人的人数明显较少,故排除A项;B项的表述与题目无关;由题目中的信息“五四运动前夕”即可排除D项。答案:C

解题技巧:解答数字图表选择题,应该充分注意图表的时间范围和数据变化规律,排除与表格不符的选项。解题基础是仔细阅读材料,审清题目要求;其次是认真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教材内容和史学基本理论分析备选项,排除与材料明显不符的选项,或结论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的选项。一般来说,静态的数据所表达的信息容易获取,但更为重要的是发掘一系列的静态数据之间所隐含的动态变化趋势。要对数据进行纵向、横向比较,从比较中找思路、观点,特别是要注意内容的内在联系,从现象到本质,从材料到观点,纵横分层理解,分析出变化的趋势。根据提问确定表格应分析的数据,然后根据对数据的分析,比较推断得出结论,要把数据变化转化成历史语言文字准确表达。

选择题容易设置的陷阱及应对方法

陷阱1:材料太长。对策:完整阅读,观点多隐藏在后半部分。

陷阱2:设问否定式。对策:标记设问关键词。

陷阱3:相似题。对策:见到似曾做过的题不要兴奋浮躁,应该一喜即冷静,审题看条件及要求,选项认真判断,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陷阱4:据材料理解常见的名词或观点。对策:常见的名词或观点在材料中特定含义,根据材料理解。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