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配后,母螳螂为什么会吃掉公螳螂?

2025-01-05 09:12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1151人

生存和繁衍是动物的天性,母螳螂在交配后吃掉公螳螂是出于生存捕食的本能,捕食对象不仅有自己的配偶,受伤的同类也有可能被吃掉。即便是人类在饥饿时也发生过人吃人的事件,对螳螂来说,不过是基本操作罢了,不能用人类的伦理观念去批判。

微信图片_20191007135032.jpg

1984年,生物学家里斯克和戴维斯用常见的中华大刀螳螂进行实验,将母螳螂分成三组,其中两组分别饿4天和8天,另一组吃饱喝足,再观察它们与公螳螂的交配情况。发现饿了8天的组大多数没交配就直接吃掉了公螳螂;饿了4天的组会有交配行为,交配后部分公螳螂被吃;吃饱喝足的那组,没有发生一起相残现象,以此证明母螳螂吃掉配偶,完全是因为饥饿。

公螳螂并不想被吃,也会抵抗和逃跑,但体格太小了。

作为凶残的肉食动物,许多品种的母螳螂会比公螳螂大,因为公螳螂不需要为保护种群战斗,只要自己生存下去就行,所以体格较小;而母螳螂为了产卵需要多捕食,为幼体发育提供营养,所以体格会更大,攻击力当然也就更强。

明知危险的情况下,也愿意和比自己大三倍的母螳螂交配,这是动物繁衍的本能。

微信图片_20191007135040.jpg

夏季,母螳螂发育成熟后,会散发一种外激素费洛蒙来吸引公螳螂,闻到气味的公螳螂寻觅到地址后,见到体积庞大的母螳螂首先会感到害怕。这时,想交配又不敢交配的它会先示好,在母螳螂周围走动跳跃,或是发出声音来引起注意,在母螳螂没有表现出敌意后,公螳螂会立刻跳到母螳螂背上开始进行基因交流,这大约需要2到5小时。

微信图片_20191007135046.jpg

交配过程中,如果母螳螂肚子饿了,就可能将公螳螂抓住饱餐一顿,通常母螳螂会从头部往尾部逐渐啃食,而已经进入状态的公螳螂被抓住后,会主动选择一种非常残忍的方式继续交配,断头。

微信图片_20191007135050.jpg

人类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相当于总指挥官,能支配和控制人类行为,而螳螂的中枢神经系统遍布全身,上图蓝色的神经节可以支配螳螂下半身的呼吸和运动。并且断头后,公螳螂神经系统的抑制中心将失效,腹部神经节抽搐会使交配欲望更强烈,加速精液流入母螳螂体内受精,这才是名副其实的用下半身思考。由于肚子里的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公螳螂如果不被吃掉,还可以在失去头后活几天。

实际上,母螳螂弑夫行为的概率并不高,真正在交配过程中被吃的几率低于10%,多数情况是母螳螂非常饥饿或是交配前表现出抗拒,就提前吃掉了公螳螂。

数据表明,那些吃掉配偶的母螳螂,后代数量比没有吃掉配偶的多20%。为研究此现象,生物学家通过放射性氨基酸喂食公螳螂,将营养物质标记追踪。最后发现,那些被母螳螂吃掉的公螳螂,将自己90%的氨基酸传递给了下一代,资源利用效率远超其它渠道摄入的氨基酸,同类相食能提高哺育后代的能力,这算是螳螂独特并具有讽刺意味的繁衍优势。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