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通史》写道,他曾经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学宫长,其主张在儒家中显得非常另类,认为需要礼仪来教导民众,还需要法令来制约民众。虽然他不能入孔庙配享孔子,但他的思想却融入中国古代的统治术中。这里的“他”应是( )
A. 孟子 B. 荀子 C. 董仲舒 D. 朱熹
2. 右图是江苏徐州出土的东汉画像石。画面中心为一农夫,驱赶二牛力耕,上部一年轻妇人举锄耘田,左上角还有一头小牛犊在戏耍。图文信息说明的是( )
A. 牛耕技术普及全国 B. 男耕女织的生产状态
C. 曲辕犁进一步完善 D. 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3. 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该材料意在反映明清时期( )
A.商人政治地位空前提高 B.重农抑商政策发生逆转
C.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 D.封建伦理道德得到强化
4. 汉和帝永元十三年诏曰:“幽、并、凉州,户口率少,边役众剧,束修良吏,进仕路狭。抚接夷狄,以人为本。其令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巩固儒家思想统治地位 B.改变人才分布南北失衡
C.防止地方选官滥竽充数 D.笼络边远地区百姓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