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同学做病句题时总会出错,而有一部分同学做病句题时基本不出错。今天小编为同学们整理了快速辨析病句的22个切入点,赶紧学!
看关联词语
可能是搭配不当、位置不当、不合逻辑、滥用词语。
1.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解析:“无论……都……”表无条件,“无论”后只能带由“还是”“或”组成的词语,而不能带并列短语,“干部和群众”应改为“干部还是群众”。
2.美国政府如果对进口钢铁实施紧急限制措施,那么几乎所有国家的钢铁业都会成为打击对象。
解析:“如果”位置不当,应放在“美国政府”前。
3.专家说,亲子鉴定不仅“鉴”出了社会世相,也“鉴”出了血肉亲情。
解析:先“血肉亲情”,后“社会世相”。
4.槐茂酱菜口味独特,深受百姓欢迎,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所以仍然畅销不衰。
解析:前后分句无因果关系,“所以”多余,这是滥用关联词语。
看句子主干
可能是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
1.用来酿制红酒的葡萄皮中含有的白藜芦醇,能够提高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
解析:谓语和宾语不搭配,“提高”应改为“增加”。
2.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
解析:缺少宾语,应在“社会文明”后补上“建设”。
3.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青年师生为主。
解析:句式杂糅。
看修饰成分
可能是多层定语或状语的语序不当、搭配不当、重复多余。
1.多层定语的一般次序是:[简单记忆方法:属--数--动--形--名(中心词)]
①表示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
②指称或数量词;
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④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
⑤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应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她是国家队的(a.表领属性的――表“谁的”)一位(b表数量的――表“多少”)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c动词性短语――表“怎样的”)优秀的(d形容词性短语)篮球(e名词)女(f名词)教练。
2.多层状语的一般次序是:
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②表时间或处所的(名词);
③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
④表情态或程度的(副词)。
简记方法:何时——何地——何范围——何种情态(即怎样)——何对象(即同谁)。
例:许多老师昨天(何时)在休息室里(何地)都(范围)热情地(何种情态)同他(何对象,“谁”)交谈。
看并列短语
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
1.党的指示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勇气。
解析:“坚定”和“勇气”搭配不当。
2.人们一走进教学楼就会看到,所有关于澳门历史的图片和宣传画都被挂在走廊两边的墙壁上。
解析:“图片”和“宣传画”有交叉关系。
3.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解析:主语中的“出版物”与“报刊、杂志”是包容关系,并列出现不合逻辑。另外,“报刊”与“杂志”也是包容关系。
看数量短语
可能是歧义、位置不当、倍数用错、表约数的词语重复。
1.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解析:数量短语和“的”同时出现,常会产生歧义“几个”可以修饰“学校”,也可以修饰“领导”。
2.考古科学工作者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解析:“两干多年前”位置不当,应放在“出土的”之后。
3.和大熊猫一样享有“国宝”之称的丹顶鹤近年来成倍减少,目前仅存千余只。
解析:数量减少不能用倍数。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可以用分数或百分数。
4.19日1时30分起观测到迸发猛烈的狮子座流星雨,目测最大强度估计超过每小时1万颗以上。
解析:表示约数的词语前后不能有重复,“超过”和“以上”重复,应去掉一个。
句中有“至少”、“最多”、“最高”、“最低”、“近”、“约”、“超过”这一类词语时,要注意它们后面搭配的应是确数,而不能是概数。
5.今年以来,全厂工人干劲十足,生产热情高涨,产量提高到百分之二十。
解析:应改为“提高了”
数量词在计量表述时,如果出现“增加了”、“减少了”和“增加到”、“减少到”时应区别清楚:“增加了”、“减少了”后应接净数,“增加到”、“减少到”后接的数量应包括底数。
看否定词
可能是是多重否定造成表意相反、否定词和反问句连用造成表意相反、否定词和带有否定意义的动词连用造成表意相反、位置不当。
1.其实,只要部分观众适应了字幕版的放映方式,根本就没有必要不因为配音这一环节而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消耗。
解析:多重否定不当,“不因为”的“不”字去掉。
2.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解析:去掉一层否定,可将“否认”改为“说”。
3.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解析:“忌”含有否定意义,应去掉三个“不可”。有否定意味的一类词:“防止”、“禁止”、“反对”、“切忌”、“拒绝”、“杜绝”、“避免”、“阻挡”等。另外“否则”后面不能接“如果(若)不这样”的句子,不然就犯了重复的毛病。
4.这所学校把学雷锋活动没有放在口头宣传上,而是强调“学雷锋要见行动”,因此效果很好。
解析:“把”字句中的否定词必须用在“把”字前,该句否定词“没有”位置不当。
看两面词
可能是两面对一面或一面对两面的不照应。
两面词:诸如“能否”“是否”“成败”“好坏”之类的词语。
1.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解析:“能不能”表两面,后面陈述的只表一面,不照应。
2.照片拍得好,诗歌写得有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修养的高低所决定的。
解析:“好”“有味”和“高低”不。
看介词
可能是缺少主语、主客颠倒、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漏用滥用、造成歧义。
1.经过老师耐心的教育,终于使我醒悟过来,我真的错了。
解析:“经过”使主语残缺,应去掉。
出现在句首的介词常见的有:“通过”、“经过”、“由于”、“对于”、“为了”等,而且句中常伴有“使”字出现。
2.在北京参加全国人代会的代表们说了:在扶贫助教期间,农民们向我们吐露了心声,农民们的话对我们基层干部很有感触。
解析:主客关系颠倒,只能是“人”对“物”,不能是“物”对“人”,应改为“基层干部对农民们的话很有感触”。有“对”、“对于”出现的介词短语中,常常有主客体颠倒、不合逻辑的毛病。
3.根据法庭对黑哨事件的调查结果和法制办出具的书面材料看,他是在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交代了自己的罪行的。
解析:“根据”不能和“看”搭配,应把“根据”改为“从”。当介词成对出现时,容易出现搭配不当的毛病。所以要特别注意由介词和它后面的宾语组成的介宾短语是否完整。
这类介词常见的有:在……上(下)、从……中、从……出发、以……为中心、以……为代价、以……为主、当……时、由……组成等。
这类介词常常与句式杂糅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审查病句时要特别注意。
4.学校自从调整了作息时间后,许多学生由于开始不习惯,上课经常迟到。
解析:首句结构混乱,“自从”应移到“学校”前,使首句做状语成分。
5.贫铀对人的危害,主要体现在肝肾的破坏上,并有可能由此导致人的死亡。
解析:漏用介词“对”,应加在“肝肾”前。
6.在对WTO问题的关注上,过去主要集中在行业、企业等方面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上。
解析:首句的“在”“上”多余,应去掉。
看代词
指代不明造成歧义
1.这支采访的外国球队给我们的青年队员上了很好的一课,恐怕他们终生都不会忘记这次比赛。
解析:“他们”指代不明,可指“外国球队”,也可指“我们的青年队员”。
2.原中国书法协会主席启功先生看过她的作品后,称赞其“深得神韵,独有所长”。
解析:“其”指代不明,可指“她”,也可指“作品”。
看副词
一些表时间、地点、范围、程度或心理活动的副词作修饰语时,要特别注意与后面的中心语是否有语意重复毛病。
1.专家们特别指出:推广普通话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目前的当务之急。
解析:“目前”与“当务之急”语意重复,应删去“目前”。
2.“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
解析:“可以”与“堪称”语意重复,应删去“可以”。
像这类短语常见的有:真知灼见的意见、常常屡见不鲜、来自于、这其中、此个中、令人堪忧、被应邀、过分溺爱、过分苛求、过高奢望、多年夙愿、过分溢美之词、随便苟同、好像如芒在背、特别穷凶极恶、三令五申地强调、非常奇缺、迅速立竿见影、显得相形见绌、您的垂询、不可叵测、俩个、杜绝不要、切忌不要、避免不要、非法走私活动、基本上根除、坏毛病、目的是为了、原因是因为、不透明的暗箱操作、从来没有过的空前盛况。
看助词
常见的助词是“的”“了”,使用助词易出现的病点主要是不合逻辑、漏用,使句意不明。
1.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国煤炭出口,同时也将对国内正在实施的煤炭走向市场的战略举措起到了极好的推动作用。
解析:“了”表已然语气,和表将然的“将”矛盾,不合逻辑,应去掉“了”字。
2.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解析:“揭发”后漏用“的”字,导致句意不明确。
常见的助词是“的”“了”,使用助词易出现的病点主要是不合逻辑、漏用,使句意不明。
3.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国煤炭出口,同时也将对国内正在实施的煤炭走向市场的战略举措起到了极好的推动作用。
解析:“了”表已然语气,和表将然的“将”矛盾,不合逻辑,应去掉“了”字。
4.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解析:“揭发”后漏用“的”字,导致句意不明确。
长宾语
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
1.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解析:宾语中心语残缺,应加“的经验”。
2.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
解析:“达到”的宾语中心语残缺,“损失”后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