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环境描写,即是描写人物所处的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鲁迅小说中环境描写的塑造手法多样,展现出各种不同的表达效果。然而鲁迅的环境描写受到一些质疑和非议,有人认为它过于简单,没有起到太多的作用,其实这是没有仔细分析鲁迅的环境描写的结果。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作为一个时代的集体印象,鲁迅以笔为将,以文为兵,向虚伪的资本主义文人乃至黑暗的封建社会吃人的旧俗陋习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宣战讨伐,笔耕不辍,直到患病离世,也未曾停止过对国民的呼唤呐喊。
为了去除国民的麻木,唤醒国民的精神,解决“国民性”问题,先生将他的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韧的战斗”之中。
《狂人日记》主要以白描手法,以日记体的形式,通过描述“狂人”的见闻和感受,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药》通过描述本是纯朴忠厚的老栓却为了救儿子的性命,却被诈取了辛苦赚来的血汗钱,去买所谓的用革命人士的鲜血做成的人血馒头的故事,以强烈的反差,痛斥那榨取压迫百姓的旧社会。
《孔乙己》中通过一个酒店伙计“我”视角见证了在科举制影响之下的孔乙己最终一事无成,生活极度困难,然而酒店里的人非但没有同情他的不幸遭遇,反而待之以尽情的嘲笑,并以此为乐,最后孔乙己毫无痕迹地在人间消失……
鲁迅就是这样以一个个充满悲情色彩的故事,发出了他最有力的呐喊,这是有声的呐喊。
但鲁迅还有他无声的呐喊,那便是他笔下塑造的一个个鲜明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环境。
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景语皆情语
李联明曾说:
“优秀的作品在描写环境时,都不仅仅是提供人物简单场所,更不是给人物的活动贴上苍白的布景,而是把它和人物揉在一块,使之紧密环绕在人物性格 ,并创造一个最有利的时机、条件,驱使人物行动,为人物性格的特征及发展提供客观的依据。”
所有的的小说都免不了要在一定的时空界定之下展开描写,而环境描写就是为了使主人公的的性格、形象及其活动更为鲜明突出而量身定造的空间场所。
对于环境的塑造,不同作家有不同的想法,有的作家运用大量的笔墨来描绘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风景图画,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随着”我”的游踪,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配合多种修辞手法,将月色下的荷塘描绘得像是人间仙境,活灵活现,生动逼真,读来就像亲身经历一般,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然而鲁迅有他独特的想法。他说:
“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觉得能够将意思传给别人,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
鲁迅的的确确是一位简约的大师,他将文章进行最大程度的凝练,浓缩成为精华,胜在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他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惊醒沉睡在铁屋里的人,如果语言委婉含蓄,轻声呢喃,又怎么能够撕破敌人的那虚伪的脸皮从而唤醒沉睡的人们?唯有用这简练的毫不加以修饰的文字,才能化作呐喊之声,才能起到惊醒的作用。
这也正是鲁迅文章充满着现实主义魅力的原因所在。鲁迅自己曾说:
“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新年卖给孩子的花纸上,只有主要的几个人(但现在的花纸上却多有背景),我深信对于我的目的,这方法是适宜的。”
他写作的主要目的便是要通过一个个典型的人物不同的或类似的结局,从正面或侧面来控诉当时畸形的社会,寄寓自己的忧思和对真正的革命的盼望。此时自然不需要对环境进行大书特书。
然而这样并不意味着鲁迅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不重要。相反,那些环境描写同样简洁而有力,丝毫不拖泥带水,更进一层深化小说主题。配合小说情节的展开,阅读之时便自然会有画面浮现在脑海之中,回味无穷,引起共鸣,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小说的主旨所在。
如此,情景无声,但依然能够起到呐喊的作用。而鲁迅的小说里的环境描写,依我看来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冷调入骨更显悲凉
鲁迅小说里的自然环境描写笔墨并不多,并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冷色调的景物,刻画出旧时代阴暗悲凉沉闷的环境色彩,暗示主人公悲惨的命运。
以至于在这样的社会氛围里面,自然环境也显得阴冷而灰暗起来了。例如在《药》一文中有这样的描写:
“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
纵然是在街上,可依然是黑漆漆的什么也没有,只有一条灰的白的路,遇到几只没有叫的狗,可没有叫的狗必然是睁着可怕的眼睛盯着老栓的,无声的寂静反而更为叫人害怕。
黑沉沉的,一无所有的,灰白的,不作声的狗……
鲁迅就是用这样简单而极为准确凝练的词描绘出了一个充满着冷色调的环境,这个环境暗示出老栓心里的紧张和害怕,也使得后面的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还有后面对寒冷气候和坟地还特别是对乌鸦的描写,更是将冷色调的环境又深化了一层。乌鸦突然展翅飞去,只留下了那树枝和枯草,让本来就“死一般静”的坟地更显凄凉。这种氛围让读者不寒而栗,仿佛亲身感受,久久不能平静。
除此之外,还有吃了“人血馒头”就“包好”这一愚昧的偏方、店里高声谈论的看客们、还有他们对封建王朝的极尽讨好对革命者却是口诛笔伐……则构成当时人性沉睡的社会环境。
这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高度契合,两者一结合起来,便尽显当时人们的悲哀和沉沦。
《明天》之中有这样的一段描写:
“他站起身,点上灯火,屋子越显得静……他一定神,四面一看更觉得坐立不得,屋子不但太静,而且太大了,东西也太空了。太大的屋子四面包围着他,太空的东西四面压着他,叫他喘气不得。”
太空,太静,太大,包围,压着,几个词便勾勒出一个令人窒息的环境,刻画出宝儿的死对单四嫂子带来的打击。
房子依旧在,可是再也没了宝儿的影子,这痛苦令憔悴的她甚至出现了可怕的幻觉,而单四嫂子的悲惨和无助经过这样的环境渲染之下,自然全无遗漏地展现出来了,读来使人感觉心都被揪住了一样,不禁为单四嫂子而紧张并且担忧起来。
还有对红鼻子老拱和蓝皮阿五等人的细致的描写,写出他人对遭受苦难的人的冷漠,可谓是以人入景,以人为景。开始时他们对单四嫂子很热情,然而在真正需要帮忙做抬棺材这个苦差的时候,却消失不见了。
而王九妈他们的帮忙,却更像是完全按照下葬礼仪来办一件平常的事情一样,这从“幸亏王九妈等得不耐烦,气愤的跑上前,一把拖开他,才七手八脚的盖上了”还有“吃过饭的人也不觉都显出要回家的颜色,于是他们终于都回了家。”等句子中可见一斑,全程竟没有安慰过单四嫂子一句话。
在这样没有一丝关怀的社会环境里面,像单四嫂子这样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根本就没有出路。
在单四嫂子这一个缩影里面,又可以看出旧社里到处都是汲取百姓血肉,吞食国民思想的环境,压抑之极。鲁迅就是以这样的简练的笔触,给读者呈现了一个极具真实性和典型性的环境。
这样的一个沉重的环境里,正像是一个困兽用的大铁笼子,老栓、单四嫂子、闺土、孔乙己、陈士成、阿Q、王癞胡、祥林嫂等社会底层的人,身处其中饱受其害,在笼子里垂死挣扎,却没有办法逃出这个已经有几千年历史的铁笼,或许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牢笼里面,他们的命运从一开始就已经被决定好了。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史涓生、狂人、魏连殳、吕纬甫还有里面许多的“我”等已经觉醒了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看破了这个铁笼的真实面貌,却被周围的一切所排挤,寂寞孤独无奈是他们的唯一感受,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冲破这牢笼的束缚,甚至最终不得不选择屈服。
即使是赵七爷、赵秀才、鲁四爷、七大人等看似是这个铁笼里的受益者、支配者,可实际他们也根本意识不到自己也处于铁笼之中或者说是他们根本不认为存在着这样的铁笼束缚着他们,他们仍然摆出一副高人一等的模样,以上位者自居,他们的嘴脸不但丑恶而且是虚伪,顽固守旧,其实他们不过是旧社会的奴隶罢了。
萧瑟的景物,冷漠的看客,陈旧腐朽的礼俗等冷色调的事物和旧社会的特殊氛围相统一,冷色调的自然环境和冷漠的社会环境相结合,正是鲁迅环境描写里面最常见的一种。是先生对那个时代无声而有力的批判,同时又融入他对底层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自我反思,还有他对于“出路”的探索。
第二类:冷暖相映融入希冀
鲁迅笔下的环境描写,并不全是灰暗的环境,也有着明亮轻快的环境描写,这主要在他的回忆性小说或散文之中。
而这种环境描写一般不是单独出现的,它的前后往往有着相反色彩的环境,两者相互映照,使文章产生一种强烈的对比色彩,抒发的感情更加鲜明。
例如《故乡》中“我”回到别了二十年的故乡,本应该是看到熟悉的景物,心情更为高兴期待才对,然而映入眼帘的却是阴晦的天气,呜呜吹响的冷风,阴沉沉的天底下只有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生气,这萧索荒凉景象,没有一点故乡的氛围,倒像是荒郊野外的坟地。
看到这样的景象,心情哪里还好得起来?即使是到了家之后,依旧只见“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而且周围的人也全变得贪婪起来,言语之间尽是讽刺挖苦,这就更令“我”没有了回归故乡的感觉,只想着快些搬走了。
直到提起闺土,“我”的心中才有了一丝对故乡的美好的期盼: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在美丽的月光下,少年闺土是如此的机智勇敢,而且他又会捕鸟又知道许许多多的我不曾知道的东西,见多识广,这是一个多么可爱的少年。所以“我”与闺土相处得最快乐,甚至因为闺土的离开而急得要哭。
然而再见到闺土之时,却发现两人之间横跨了一层不可逾越的“厚障壁”了,闺土已经变成了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先前美好的回忆已然葬送在了过去,再不复返。文末对侄子寄予的希望,正是鲁迅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希冀。
再如《社戏》一文中先写“我”两次在都市里看戏的感受,展现了都市里混乱无序的令人窒息的社会景象,观众野蛮粗俗,名角总是摆架子,久久不出场,让“我”不欢而散,从此就告别了中国戏。
而后描写的在平桥村看戏的情景却如此完全不同。在那个偏僻的小村庄之中,远离封建礼教,人们纯朴好客,“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
在那个没有压迫束缚的环境里,“我”和朋友钓虾看戏偷豆谈笑,好不愉快。其中的环境描写如“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语言轻快明丽活泼,描写的景物宛如仙境,让人读来舒畅无比,简直像是先生心中的桃花源。
两种相反的环境,两种不同的感觉,表达了先生对现实环境的厌恶,但同时更是对没有封建礼教束缚的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结语:
鲁迅的环境描写正是由于简约而更加显得真实有力,更为典型。他笔下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具有协调性和统一性,冷暖色调相结合,既给人物提供了一个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活动环境,同时又引发了读者的思考。研究鲁迅先生的作品,又怎么能忽略他笔下的环境呢?
不正之处,敬请斧正
参考文献:《鲁迅全集》、《鲁迅悲剧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探析》、《鲁迅小说的环境描写》《鲁迅作品中的环境描写赏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