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这些技巧,中考语文记叙类阅读竟然拿了满分

2024-11-23 15:14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676人

初中语文考试中,阅读占有重要分量,分值比较高。但阅读也恰恰是很多同学容易失分的地方,尤其是比较难的记叙类阅读。

首先,要知道记叙类与别他类型阅读的区别:记叙型阅读对一个人的文学素养与对文章的情感感知要求是比较高的,因为记叙型阅读大多以讲述故事及抒发情感为主,需要有敏锐的感知与洞察,多揣摩作者当时的心理与情感。

在中考里这一块尤其要考量。

在这里老师告诉大家中考基本考察的重点题型的答题思路及思考角度,无论程度与否,只要认真学习大家都能轻松拿满分哦!

题型一:如何一句话(简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考察的是学生的简练又精准的概括能力。

思路:

1.注意“简要”的意思就是提炼文中重点内容,这里不需要按照“开头+正文+结尾”的模式来写,但是我们要先用这种模式捋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方便我们感知哦!

2.而后直接从文章中找出这个故事里引人注意的焦点(譬如:某件事情的发生或某个人物的出现)开始思考,然后把核心放在文章的高潮及情景的转折部分,再从这个地方开始出发到最后表达文中中心思想与核心价值观。(一般原文末尾会总结)

3.例如中作家尤今的《火车上的故事》中在主人公农村妇人出场前有大量的环境与心理描写,但答题时可直接在人物出现后,和车里其他人之间相处的开始到结束化为重点,最后一段总结作者发现了农妇的美好善良而告诉自己不能以貌取人,这也是全文的中心思想。

参考答案:一个农村妇女出现在“我”和老编辑的车厢上,“我们”认定这个打扮粗俗的中年妇女不是好人,没想到中年妇女热心救助突发哮喘病的老编辑,给我上了人生极好的一课——“不能以貌取人”。

题型二:如何结合文段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我们如果想了解文章中的某个人的人物形象,从不认识到了解,肯定首先要了解他做了什么样的事情?有什么样的经历?这样我们才能更加了解人物。

因此要学会以下方法:

1.先结合文段里面的事件,把与人物相关的事情一句话简要概括。

2.其次在后面补充从这个事情中看出他的性格品质。

3.注意回答的词语能说4个字就不要说2个字,我们能说她“温柔敦厚”就不要只说“温柔”,能说他“阴险狡诈”就不要只说“阴险”。

4.注意一般分析人物形象的分值都比较高,中考里一般是4分左右,要分别答出3到4个不同的事件与性格特点哦!

所以在这里要细读,多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去思考呢。

例如2015年江苏连云港中考阅读题中,余华的《家徽》中分析祖父形象,人物性格特点上有6分的分值,所以基本上我们要答出至少4到5个不同的特点。

在做语文阅读题前我们首先都要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家徽》讲述的是民国初期的战乱时代祖父一家的米总是盗走,但是祖父宽容的放走盗贼,贼为了报恩临终前让他的儿子每天悄悄送条鱼给祖父家,祖父不愿再这样便让送鱼人在门上刻条鱼作为家徽的故事。

1.从祖父并没有惩罚盗米的贼的事情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良宽容的人,这个同学们几乎都能够找到这个点上。

2.但我们还要从细微处发现,家里人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盗米的贼,祖父轻而易举的发现,从这里还可以发现他经验老到、睿智。

切记:必须是不同的性格特点,从每件事中的关注祖父的每一个动作、神情与语言来表现他的不同特点,人物才能饱满呦!

题型三:身临其境,如何体会环境描写作用。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知道环境描写分为2类及其概念、作用。

1.自然环境描写:是对自然界的天地日月,山川湖还,季节气象时令等进行描写,一般都是抒发作者独特情怀。说白了就是借景抒情。

点明时令,暗示人物心境。突出了……的范围,表现了人物……的情感与心理。

人和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美好的环境肯定是让人感到心情愉悦的,同样的当环境较为恶劣的时候同时也表现出肃杀的环境氛围以及消极的人物心理。

例如:2015年河北中考题《寒冷的冬夜》中多次出现天气非常寒冷的自然环境描写——寒冷的黑夜,衬托小车夫还出来谋生的心酸艰难和作者内心的孤寂。

2.社会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和事件展开的时代、社会背景、人物关系,民俗风尚的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社会的舞台和历史背景,来合理的映现人物性格,志趣,也为后面的人物活动起到暗示、铺垫的作用。

例如:《家徽》中贼为何要天天去偷“我”家的米。开头就已经交代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里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才勉强维持温饱。”

在那样的时代几个壮年男子拼命干活才能勉强吃饱,侧面看出贼人是迫于生计不得不这样做。

基本答题模式为:

1、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

2、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

3、交代文章……的时代背景。

4.为下文人物……性格描写或者……的行为做铺垫。

可以根据文章内容适当选择相应的答题公式。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