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题有些题目是要求文字表述,有些同学不会或表述不完整,这样失分有点太可惜,现整理一些问题,考生遇到同类问题只要填上即可。 (一)实验部分,这部分考的最多 1、检查装置气密性 [答题模板]装置形成密闭体系→操作方法(微热、手捂、热毛巾捂、注水等)→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1)手捂或热毛巾捂法:将待检装置导气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或热毛巾捂住装置,若导气管口有气泡逸出,停止加热后在导气管口倒吸形成一段水柱,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液封法:若是有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的装置:用止水夹夹紧导气管的橡皮管,从从长颈漏斗处加水(打开分液漏斗玻璃塞往分液漏斗中加水),一段时间后,若漏斗中的水不会再滴下,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物质的检验、鉴别 [答题模板] 液体:取少量液体试剂于试管中→滴入XXX试剂→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固体:取少量固体试剂于试管中,加水配成溶液→滴入XXX试剂→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气体:将气体通入XXX溶液中→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3. 测溶液pH的操作: [答题模板]取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中部,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4. 浓硫酸稀释(或与其它液体混合)操作: [答题模板]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水中(沿玻璃杯),并不断搅拌。 5. 实验中棉花的作用: (1)高锰酸钾热分解:过滤固体尘埃的作用,防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 6. 证明沉淀完全的操作: [答题模板]静置,取沉淀后的上层清液,再加入××试剂,若没有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完全。 7. 判断沉淀洗净的方法: [答题模板]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洗涤液,滴加××试剂(可与杂质的某些离子发生沉淀反应),若没有沉淀生成,说明沉淀洗涤干净。 8. 装置的安装与连接:自下而上,从左到右;洗气瓶“长进短出”,净化装置先除杂后干燥;干燥管“粗进细出”;排水量气的“洗气瓶”气体流向“短进长出”;蒸馏或冷却装置中的冷凝管冷却水的流向“低进高出”。 9. 排水量气读取体积的要求:(1)冷却至室温;(2)两液面相平;(3)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点相切。(另:实验前广口瓶与量筒间的导管中应充满水) (二)化学工艺流程题常考查 1.对反应条件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A. 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如何提高反应速率?) B. 对产率有何影响?(如何提高产率?) C.对综合生产效益有何影响?(如原料成本,原料来源是否广泛、是否可再生,能源成本,对设备的要求,环境保护)——从绿色化学方面作答。 2.对流程理解的问题: A.滤渣、滤液的主要成分?(明确发生了什么反应)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循环利用与回收利用的物质?(循环利用是作为原料投入了,却没有消耗或又生成了;回收利用是指副产品) D.特定步骤中加某物质的作用?(一般题干会有隐含信息) 3.高频问题: (1) 过滤用到的三个玻璃仪器: 答:普通漏斗、玻璃棒、烧杯 (2)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的操作原因: 答:滤纸破损;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本身不干净 (3) 从溶液中得到晶体: 答: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4) 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蒸发皿、 答:蒸发皿、玻璃棒、烧杯、酒精灯等。(还有取蒸发皿用坩埚钳) (5) 趁热过滤的原因: 答:减少过滤时间、保持过滤温度,防止××杂质析出; (6) “趁热过滤”后,有时先往滤液中加入少量水,加热至沸,然后再“冷却结晶”: 答:稀释溶液,防止降温过程中××析出,提高产品的纯度 (7) 过滤的沉淀欲称重之前的操作: 答:过滤,洗涤,干燥,(在干燥器中)冷却,称重 (8) 水浴加热的好处: 答:受热均匀,温度可控,且温度不超过100℃ (9) 检验NH4+的方法和操作分别是:(注意方法与操作的差别) 方法:取XX溶液,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操作:取待测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加热,若生成的气体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溶液中含有NH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