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题的基本步骤
一看:先看问题,后看材料,带着问题读材料。任务是审清具体的问题和了解材料的内容。 二找:从材料中找出有助于解题的信息,即定位时空、关键词和关键句,将其标出。 三想:回归教材、回归常识,将材料信息和教材知识、历史常识相结合,理解材料,思考问题。 四写:规范、科学、全面组织答案。
一看:审题是关键
审题不可吝啬,要想得高分而不是答非所问就必须在审题上下功夫。设问中的每个词都是有用的。 题干解读:解题依据、答题要求、限定词、求答项、 分值 、答案在哪里、 怎么答、 答题范围、 答什么、 答多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题依据),分别指出(答题要求)张謇和亨利·福特创办实业(限定词)的特点(求答项)。(8分)
答案在哪里?在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
怎么答?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话把问题“分别” 解释明白;
答题范围?张謇和亨利·福特创办实业的活动。不是他们的成长经历、也不是他们的政治活动。
答什么?创办实业的特点,不是其他内容。
答多少?8分,至少4个要点,若材料找不到四个要点怎么办?肯定是所学知识上去找。这也是考试区分度的保证,看你能不能找到所学知识。
二找:怎么从材料中找到有效的解题信息
(1)读材料要读导入语、正文、材料出处。读正文,要关注标点符号:句号、分号、省略号、破折号、小括号。小括号一般就是解释;要关注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特别是并列语、转折语等;要关注材料的层次;材料出处往往告诉我们材料的主题。
(2)材料中的每一句话都是有用的,尤其是高考题。没有用的都给省略了。
三想:回归教材、回归常识。
(1)回归教材:学会整合教材、切忌死搬硬套,学会部分问题结合、多问题结合和相似相关问题结合的灵活回归。比如“南京国民政府度量衡改革的意义”一题,要联想到的相关知识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张謇和亨利·福特创业一成一败的原因”联想到的相关知识就更多了。
(2)回归常识:学习历史不是死记一些历史知识,而是把握历史规律。比如要科学回答“张謇和亨利·福特创业一成一败的原因”,我们就要知道一些影响创业成败的因素。
二、卷面的基本要求
1.表述要点化,序号化。
2.书写工整化、段落化。
3.语言学科化、规范化。
如何做到语言的学科化、规范化
1.问题:口语化、文学化、政治化。
2.对策:模仿规范语言。(多背多练多思)
三、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
(1)原因背景类
①首先要找出材料中的相关语句。
②找到材料的时空,确定这一时间点(同时和稍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部、主观等各个方面的史实和历史阶段特征,把与问题存在逻辑关系的史实答上去。
③如果问题与所学的某类问题相似相关,可以联想相似相关问题,结合材料史实,加以具体化。(历史规律如民主的条件、人口的增长、科技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等)
解题关键:历史理解能力和融会贯通能力
材料一 张謇(1853~1926年)出身于江苏海门农家,青年时忙于科举,经过26年努力,于1894年状元及第。甲午战争后,张謇向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被委派创办通州实业公司。张謇主张依靠棉纺织业和冶铁业发展国民经济。他兴办纱厂,开办垦牧公司、冶铁厂、纸厂、火柴厂、盐业公司等。他用企业利润兴办公益事业,在江苏南通开办370所小学、6所中学和3所高等学校,还设立了育婴堂、养老院、济贫院、女红传习所……甚至还修了700余里的马路。由于逐年亏损和负担过重,张謇于一战后破产。他晚年叹息:“幸哉一隅地,假息得苟全。太平在何时?今年待明年。呜呼,覆巢之下无完卵,野老洒泪江风前。” ——摘编自章开沅《张謇传》
张謇失败原因 参考答案
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遭受双重压迫);(政治)
小农经济仍占主体;(经济)
缺乏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社会)
张謇个人投资过大,经营不善。(主观)
根据相关问题“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可以补充的答案:
民族工业规模小、资本少、技术落后。(主观)
自然经济占仍主导地位。(经济)
一战后外国资本卷土重来。(外部)
(2)特点变化类
①找准参照对象。特点就是特别的地方,所以首先要明白是跟谁比较。
②记住比较的角度:背景、参与者、领导者、对象、内容、过程、方式方法、目的、实质、作用等。
③一句一句找材料,觉得特别就加以概括。
解题关键:选好角度和表达概括能力
材料一 张謇(1853~1926年)出身于江苏海门农家,青年时忙于科举,经过26年努力,于1894年状元及第。甲午战争后,张謇向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被委派创办通州实业公司。张謇主张依靠棉纺织业和冶铁业发展国民经济。他兴办纱厂,开办垦牧公司、冶铁厂、纸厂、火柴厂、盐业公司等。他用企业利润兴办公益事业,在江苏南通开办370所小学、6所中学和3所高等学校,还设立了育婴堂、养老院、济贫院、女红传习所……甚至还修了700余里的马路。由于逐年亏损和负担过重,张謇于一战后破产。他晚年叹息:“幸哉一隅地,假息得苟全。太平在何时?今年待明年。呜呼,覆巢之下无完卵,野老洒泪江风前。” ——摘编自章开沅《张謇传》
答案分析:张謇创办实业的特点
弃官从商,以实业救国为己任;(目的)
依靠官府支持;(方式)
产业种类丰富;(内容——概括提升)
热心公益事业。 (内容)
(3)内容措施类
①仔细阅读材料,一句句地找,一般一两句就是一点,关键是对材料进行分层概括,特别要注意首句、末句和省略号前后,往往是答题点。
②根据材料,变换表述方式和用词,用历史学科的语言,概括出答案。
③表述要准确、简练,不要照抄材料。
解题关键:阅读理解和表达概括能力。
什么是材料概括能力?
1. 概括不是什么? 概括不是摘抄原文、具体罗列、细节描述、脱离发挥!
2. 概括是什么? 概括是高度浓缩、准确提炼、完整再现、切中本质!
从现象到本质;从个体到整体;由此及彼。尽量上升到历史事件的属性和本质
示例:
材料: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苏联真相》
根据材料一概括赫鲁晓夫执政后是如何进行农业改革的?(6分)
参考答案:
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调整农产品收购制度;种植玉米。(6分)
(4)影响评价类
①首先要找出材料中的相关语句。
②联系材料里的具体史实,根据历史规律和社会常识,进行逻辑推理。
③如果可以联想到相关相似问题,结合材料,加以具体化。
④最后,找准时空,联系同时和稍后的历史事件和时代特征,把有因果联系的地方,写出答案。
解题关键:把握历史规律。
示例
材料: 度量衡事关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和民众安居等大计。 …到中国近代,度量衡状况却极度紊乱。1903年,清政府尝试虎量衡划一,但还未及施行,便随着清政府的覆灭未果而终,稍后北洋政府拟定的甲乙制并行的度量衡改革方案。也因为两制换算繁琐和政局动荡,及推广举措不力等诸多因素,仅在北平、山西两地短暂推行,便草草收场。度量衡混乱局面愈演愈烈。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内局势暂时稳定,统一度量衡工作又被提上重要议程。国民政府以但求全国同律,并求世界之统一,量务求其正确,法务求其简明为前提,经慎重权衡,确定万国公制为度量衡标准制。随后,作为标准制之过渡制的市用制也应运而生。该制表述了公制与市制之间的换算关系,即:1公升=1市升;1公斤=2市斤;1公尺=3市尺。它的产生是中国计量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问题:(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度量衡改革的意义。(7分)
答案分析:
南京国民政府度量衡改革的意义
有利于改变度量衡的混乱状况,促进了与国际的接轨,(根据内容推理)
促进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根据材料或根据内容推理、或根据相关相似问题发挥)
一定程度上便利了民众的生活, (根据材料或根据内容推理)
为现代计量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根据材料发挥或结合相关史实总结)
小结:
①多背: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理解记忆。背时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把握主干知识、时代特征和历史规律、社会常识。
②多做: 有针对应地做题,专题训练,做题时要思考、总结。熟练掌握答题技巧、关键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③多思: 多想为什么,多总结怎么做,多体会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规律。
④多读:视野的广阔,头脑的丰富是能力的基础。
论点与论题的区别
1、定义不同。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题是有待于证明的命题,它仅是议论的问题或对象,前者如 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 ,后者如《说谦虚》。
2、要求不同。论点的提出要求正确、鲜明、有针对性,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科学真理,符合马列主义,观点要明确,赞成或是反对,不能含糊其辞,态度要鲜明。论题的确立却没有作者的观点和主张,可以是某种片面的、错误的认识或现象。
3、形式不同。以标题来看,论点的提出一般是一个较完整的判断句,如《自学成才要有文史知识》,论题的出现常是一个短语,如《想和做》《发问的问题》《谈骨气》。
4、位置不同。论点的位置灵活,可在标题、文首,也可在文中,还可在结尾;论题的位置一般在标题或文首。
(1)什么是论点: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
(2)什么是论据: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3)什么是论证: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议论文的论点是要解决 要证明什么 ,论据是要解决 用什么来证明 ,而论证是解决 如何进行论证 的问题。论证的自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4)论题是论文要讨论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