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作文素材10月时事汇总与时评摘选

2024-11-23 15:14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2395人

10月份

「时事一:魔性的网络流行语会让文化变得低俗吗?」

“awsl”“xswl”“zqsg”“nsdd”……这些密码一般的缩写语,对许多人来说完全陌生、不知所云,而对一些人来说,却是他们最熟悉不过的“日常用语”。

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里,人们每天都在传递着难以计数的信息。网线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人以群分”变得更容易,具有共同爱好、共同兴趣、相似个性的人,能够迅速、自发地聚合成大大小小的社交圈子。

根据相关报告,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29亿。其中,年轻群体是“网上冲浪”的主力军。

张扬个性、表达自我、注重娱乐……年轻网民的这些特质,在网上发挥得淋漓尽致。“秀儿”们运用文字吐槽与表情包玩着各种“梗”,在“哈哈哈”的过程中悄悄实现了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饭圈女孩的缩写、B站弹幕的高能预警、游戏圈的操作术语、同人圈的设定名词……这些旁人看不懂的圈内“黑话”,不仅将“吃瓜路人”隔绝在外,也是一套“接头暗号”,通过自发地使用它们,“圈内人”获得了在某个群体中的归属感。

网络“黑话”,怎样改变了我们的语言习惯?在网络用语的冲击解构下,汉字语言的传承与发展,该何去何从?

#媒体评论@工人日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语言世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社交方式。不过,在尊重00后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有必要提醒年轻人注意捍卫中华文字的纯洁性。

从母语角度讲,如果过度地把汉语文字简化、借代、英化,不仅容易扭曲语言修辞的艺术美,而且会淡化稀释汉语言文化积淀的情感基础。比如“ssfd”“zqsg”,从语言文字本身来说,显然没有“瑟瑟发抖”“真情实感”具有美感。这好比赖以生存的大地若水土流失,难免要丧失其应有的生长万物的功能。

@中国青年报:外界对00后网络“黑话”的认识,不能止步于“不稀奇”,还要从中看到青年文化的新变。其一,他们十分热衷对经典文化进行解构,并从中找到消解权威的快感。……其二,这些“黑话”往往赋予了使用者某种专属身份,这让个性强烈的00后们获取了身份的自我认同,并拥有寻找“同道之人”的可能性。

外界不能简单地用“言辞粗鄙”“不符合语文规范”之类的庸常观点来看待00后的网络“黑话”,要从网络文化特质入手,深入其内部来观察、思考。其实,即便外界不认同这些“黑话”也无妨,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网络文化与青年文化的多样性与开放性,随着时间推移,其中有些“黑话”会自然湮灭,但也会有一些内容进入主流文化,进而推动语言文化的新变。

#适用主题
文化传承、开放包容、辩证思考、文字之美、汉语的魅力、传统文化等,如2018年江苏卷《语言》,2016年全国卷二《如何提高语文素养》等。

「时事二:诺贝尔文学奖真的那么重要吗?」

每年10月的诺贝尔奖,都是万众瞩目的存在。相较于医学奖、物理奖、化学奖,诺贝尔文学奖无疑是离寻常百姓最近,也最容易引发现象级话题的奖项。

今年,中国作家残雪登上热搜。这位已经在文学园地中耕耘了30余年,创作了无数优秀作品的女作家,因为进入英国某博彩公司发布的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预测名单得以走到大众面前,不免让人感到略微讽刺。

10月10日,诺贝尔文学奖公布,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获奖。这两个名字,即使对于文学院的学生来说都可能稍显陌生,但并不妨碍他们的作品迅速出现在线上线下各大书店的“畅销书目”上。

诺贝尔文学奖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今天,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态度去看待它?在纯文学被日益边缘化的今天,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都认真思考的问题。

#媒体评论@澎湃新闻:诺贝尔奖的权威性应该得到承认,但它并不是反映当前各国科学和文化最高水平的唯一指标。何况,诺贝尔科学奖的评奖结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委员会的主观倾向和评委们的内部斗争……诺贝尔奖的荣誉能给一个国家带来声望,推动经济发展,鼓励更多青少年投身学术研究和文化创新,但中国人,也能用一种淡定、从容的态度看待和关注诺贝尔奖。因为,今天的中国人,完全有这份底气。

@环球时报:客观说,不少中国人对诺贝尔奖总体上仍有崇拜心结,有人号召漠视这个奖项,实际上很难做到。西方仍处在全球软实力的上游,我们受西方影响经常是情不自禁的。但我们对诺贝尔非自然科学奖的理性认识也的确在增加,质疑它们已经成为很多人对其态度的一个持久性元素。

允许自己对诺贝尔奖的各种临时性感受自然发生,不纠结于对它形成前后一致的统一态度,不被它牵着鼻子走,这或许才是中国社会对诺贝尔奖真正的一份“平常心”。

#适用主题
文化自信、理性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物质与精神、无用之用、文学的意义等,如2019年北京卷《文明的韧性》,2014年江苏卷《关于不朽的理解》。

「时事三:逝去的生命能通过克隆“复活”吗?」

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人们的精神满足被置于一个更加重要的地位。而在人际关系日益疏远的今天,宠物在人类情感世界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对于许多养宠物的人而言,这些宠物不再是普通的动物,而完全把它们当做“自己的孩子”一般养育,同住同食、一起生活,彼此间建立了极其深厚的情谊。

然而,相较于人,宠物的生命毕竟是短暂的,它们注定只能陪伴人们走过一段并不长久的时光。但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内克隆宠物的产业链日趋成熟。一些拥有经济能力的养宠者,不惜花费高达几十万的费用,让已经故去的爱宠“回来”。

“宠物克隆”的兴起,究竟是人类的福音还是潘多拉的魔盒?生命与情感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媒体评论@人民日报:克隆出的“摹本”,其实是崭新的生命。由此可以说,克隆技术提出了一个如何理解生命本质的问题。总体看,克隆技术是把生命理解为一种简单的生物性,而并没有注意情感、记忆等生命更丰富的内蕴。而每个生命的经历,以及由此而来的自我意识,也构成了这个生命独一无二的特性。打个简单的比方,这就像是同一个玻璃瓶中,既可以装啤酒,也可以装汽水,甚至可以装沙子。当生命的酒杯被清空,即便再次注满,那饮杯之人的心境,或许也大为不同。从这个意义上看,与其克隆一个宠物,不如更好地怀念它,让它成为你记忆中永远独一无二的存在。

@广州日报:克隆技术的成功,并不能完全和商业克隆的可行画上等号。一方面在于健康风险。目前,人们对克隆宠物的健康风险尚认识不足,还不清楚人工生物对动物自身和自然界有没有累积危害。另一方面则涉及伦理关怀。本质上讲,克隆即复制,复制就意味着打破真与假、现实与幻想、原生与派生之间的某种秩序。别看只是发生在宠物身上,一旦大量的克隆狗、克隆猫进入家庭和社区,那我们与宠物的关系,也很可能不同以往。至少,和我们想象的“终生陪伴”会有很大不同。

#适用主题
真与假、透过表象看本质、人与动物、科技的双面性、辩证看待事物等,如2014年辽宁卷《科技对生活的影响》,2013年上海卷《更重要的事情》。等。

「时事四:翻书5分钟,真能读完10万字?」

“5分钟内看完10万字”“完整复述书本内容”“翻得越快,你和宇宙的距离就越近”……

近日,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视频引起关注,在视频中,许多孩子坐在课桌旁,快速翻着手中的书,一遍又一遍。据称,这是在利用HSP高感知力进行量子波动速读,只要通过72课时训练掌握“精要”,就能一目千行,再也不用熬夜苦读。

可量子波动速读真的有效吗?该机构老师接受采访时,用宛如背书般的语气称:“这个是物理学的量子纠缠,还有光的波粒二象性。一般因为这个很专业,所以我们不太跟家长讲课程原理。”说着说着,她自己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明显的骗局。从全脑教育到蒙眼识字,再到如今的量子速读,类似披着“科学”外衣的伪教育屡见不鲜,已经被相关监管部门和各大媒体曝光数次。但如此老套陈旧的骗术,为什么还能忽悠住高知家长?即使是高昂的费用,仍会教许多人纷至沓来?

快速记忆和学习,向来都是人们最具有探索欲的领域。从艾宾浩斯曲线到市面上广泛流行的教人快速记忆的书籍,人们对提升记忆力的执着,从未减弱过。特别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技术的发展给予人无限想象,也使各类骗术有可乘之机。

#媒体评论@新京报:其实咱们这一直有“教育速成”的传统。古代教育无论读经,还是生活仪态的要求,本质都是抹杀童年的表现,最受长辈赞誉的往往是年少老成的“小大人”。这种思维直到今天仍有市场,许多家庭对五六岁孩子的要求,已经以十五六岁作为标准。

很多人曾经以为,这一代年轻父母可以扭转这一局面,但教育焦虑反而加剧了教育速成观念。这也让骗子们拥有了更多空间,他们的骗术并不高明,甚至一击即破,但总有那些担心自家孩子比不上别人家孩子的家长和长辈,对这类骗局趋之若鹜。

@齐鲁晚报:“量子波动速读”违反基本的阅读常识、教育常识。阅读是一个从视角到理解再到思维的过程,是一个信息获取与加工的过程,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思想意识水平的综合反映。即便是低层次阅读,也要对阅读内容进行有效识别,仅仅依靠书中文字在快速翻动中产生的波状影像进入大脑就能完成阅读,简直是天方夜谭。

#适用主题
理性思考、辩证看待权威、不盲目从众、快与慢、过程与结果、端正学习态度等,如2013年上海卷《更重要的事情》,2019年浙江卷《“作家”与“读者”》。

「时事五:尊重艺术多样性,从包容人体写生开始」

近日,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亲自开课为学生示范人体写生,就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这次热议源于网友“艺术物语”的一条微博,微博写道“川美院长亲自写生确实厉害”,并配有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给学生示范人体写生的现场照片及人体写生成品图。

然而点开评论区,却能看到一场别开生面的众生喧哗:有人称赞院长已到高位还能坚持在一线保持对艺术的纯粹追求,实属不易;有人却化身道德的守卫,批判裸体艺术伤风败俗;更有人从中西差异的角度出发,认为我们不能毫无保留地接受裸体画……

对此,当事人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觉得不可思议,他表示示范人体写生并没必要大惊小怪:“使用人体模特是国家允许的、科学的、合法的,也是全球范围内美术院校普遍的方式。”对于这次争议的发生,他感叹:“美育(即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任重道远。”

其实,对于人体写生的争议,早有定论。在提倡艺术多元化发展的当下,仍有人再次对人体艺术进行恶意的评论与大肆的讨伐,是视野狭窄的表现。

对于这次事件,关于该不该画裸体这一问题其实并没有太多讨论的意义。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在社交媒体日益普及、“键盘侠”大行其道的当下,如何破除刻板印象,尊重艺术的多元?

#媒体评论@光明日报:在美术的语境里,裸体不能与低俗、羞耻、淫秽画等号,恰恰相反,它是美和艺术的体现,指向的是文明和美好,而不是愚昧和丑陋。

不过,最可怕的还不是不理解,而是对自己不理解的东西一概嗤之以鼻,甚至让别人也做不得,从而和自己保持一致。这种“伐异”思维,才是最可怕的。这不仅仅是思想不够开放、心胸不够包容的问题,而且是缺乏求同存异的同理心以及条件置换的思维能力。

@中国经济网:即便是在美学、艺术教育已经较为普及的今天,某些封建糟粕似乎仍留存在人心中挥之不去。或许,在一些网友眼中,裸体模特等同于色情艺术,这显然有失偏颇。许多学习过美术的网友就表示,美术生画人体正如医院生练解剖一样,只是普通的学习过程,完全没有必要指指点点。而评论区的某些留言,只能暴露出他们的无知和低级趣味。

都说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如今,正常的教学教程被误解、甚至引发网络争论只能从一个侧面证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大众的精神世界仍然不够丰富,思想依然不够解放,而美学教育、艺术教育也还任重道远。

#适用主题
和而不同,包容多元思、拒绝刻板印象、自由与克制等,如2016年上海卷《评价他人的生活》、2013年福建卷《自由》等。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