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鉴赏诗歌,方能使学生领略到古典诗歌的美,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古典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古典诗歌的习惯和能力呢?笔者的经验是:扣住“三美”设计教学,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汉语之美,才能激发起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习惯和能力。这里所说的“三美”是:音乐美、句式美、意境美。下边一一做一分析。
一、音乐美
古典诗歌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律诗的平仄和押韵上。我们知道,律诗在创作的时候,有两个音律方面必须遵守的规则:一个是诗句必须讲究平仄,一个是对句必须讲究押韵。比如拿杜甫的名作《春夜喜雨》来说,原诗是这样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分析一下每一句的平仄,分别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诗歌的韵脚分别是:生、声、明、城,所押之韵是“声”韵。由于诗句有着这么两个方面的规定,所以,律诗读起来就有一种抑扬顿挫之美和铿锵有力之美。这就是诗歌的音乐美。
教学时,我们若能引导学生从这个方面去体会、去诵读,则诗歌教学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二、句式美
古典诗歌的句式美主要体现在句式的对仗上。讲究句式的对仗可说是古典诗歌创作的一个传统,这个传统在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已经出现了。到了唐代的律诗,这个传统便被定格为律诗创作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了。我们知道,律诗一共有四联八句,在这四联八句中,中间两联要求必须对仗;否则,便不是律诗。比如杜甫的这首《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间两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仗十分工整。
这种对仗从阅读时的视角效果上将,整齐划一、和谐一致,十分优美。教学时,教师如能引导学生认真品味,定能提高古典诗歌的教学效率。
三、意境美
古典诗歌创作讲求意境美,这种情况在许多写景抒怀的诗歌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比如李商隐的《锦瑟》就是这方面的典型。诗歌是这样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诗的前三联共使用了7个意象:锦瑟、蝴蝶、杜鹃、沧海、珍珠、日暖、玉烟,这7个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华美、凄苦、朦胧、虚幻的意境,读来迷离恍惚、凄美动人,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教学时,教师如能引导学生在这个方面深入体会,学生定能被古典诗歌的意境美迷住,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古典诗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厚感情。
古典诗歌是前代先贤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在这个巨大的精神财富宝库中,先贤们用汉语十分优美的形式给我们创造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责任将这笔丰富的精神资源挖掘出来,并以恰当的方式传给我们的后代子孙,只有这样,我们才算是尽了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应尽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