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维度,进一步明确了关于全体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的建设目标。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发展、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点工作。
三“者”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的三“者”统一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又一新的理论成果。
三“者”统一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主体论。三“者”统一理论阐明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靠谁”的问题。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鲜明品格。马克思指出:“只有当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觉表现,因而是同人民的意志一起产生并由人民的意志所创立的时候”,才能“做到符合科学所达到的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也保证了人民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三“者”统一理论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明确了人民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彰显人民主体价值和维护人民主体利益的系统内涵。
三“者”统一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价值论。三“者”统一理论阐明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了谁”的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使法律及其实施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三“者”统一理论,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人民中心理念和价值追求,体现了以人民的意志、意愿和利益作为自身追求的鲜明价值定位。
三“者”统一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方法论。 三“者”统一理论指明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如何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就在方法论角度要求我们:在立法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统一,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在执法方面,坚持执法为民,切实落实严格执法、文明执法,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在司法方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切的权益保障、司法效能提高、司法公信力提升等问题。
三“者”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完善
三“者”统一理论,为包括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等在内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目标、指引和准则。
在法律规范体系建设方面:三“者”统一理论,对于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把党的领导和人民意志贯穿于立法工作全过程,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是重要指导。《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明确规定 “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三“者”统一理论,既是科学立法的目标,也是民主立法的内容,又是依法立法的要求。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的上海古北市民中心的全国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相关工作,就是三“者”统一要求在立法领域的具体落实和生动实践。
在法治实施体系建设方面:法治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执法机关、司法机关承担着维护公共秩序、制裁违法犯罪、实现公平正义等重大职责。在科学立法基础上,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公正司法等法律实施情况直接关系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效。三“者”统一,就对法治实施机构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通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执法决定、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提出了明确要求和重要导向。
在法治监督体系建设方面:法治监督是法律良性运行的重要机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离不开对法律实施的科学监督。法治监督体系通常包括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对立法、执法、司法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中,三“者”统一既是党的领导、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等国家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是民主监督、社会组织监督、社会舆论监督、人民群众直接监督等社会监督的基本依据和重要内容。
在法治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全体人民成为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的三“者”统一,本身就构成社会主义法治保障体系最基础、最广大、最坚实的组成部分。提高全民法治精神法治素养,使崇法守法卫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是社会主义法治保障体系的根本。同时,三“者”统一要求,也是法治保障体系建设中组织和人才保障、科技和信息保障、执法与司法队伍保障、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指引和准则。
三“者”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点工作
围绕三“者”统一要求,以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为统领,建设充分反映人民意志的完备法律规范体系、切实维护人民权益的高效法治实施体系、人民广泛参与的严密法治监督体系、更好适应人民需求的有力法治保障体系,推进三“者”统一要求的落实与实现,就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
推进三“者”统一在立法工作中的落实。坚持和落实立法的人民性,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围绕三“者”统一要求,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进一步健全完善立法机关主导、人民参与立法的方式,如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法律法规征求意见制度等;进一步健全完善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的沟通机制,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进一步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进一步完善书面征求意见、民意调查、征集提案、座谈会、听证会、列席旁听、公众征询等程序,保障人民的立法参与权。贯彻三“者”统一要求,切实通过法定程序将人民意愿上升为国家意志。
三“者”统一在执法司法工作中的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 “坚持司法为民”,“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反映人民意志的法律制定出来后,只有从应然状态变成实然状态,才能真正成为维护人民利益的法律。执法和司法是法治实施最主要方面,也是落实三“者”统一要求的关键。法治的根本是以民为本,要在党的领导下,执法为民、司法为民,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司法,把执法、司法工作全面纳入民本轨道。针对当前社会问题和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积极推进执法、司法体制改革,更好地发挥执法、司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功能作用,让公平正义的法治之光普照人民群众。
三“者”统一在法治保障工作中的落实。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保障工作包括内核式保障和外延式保障两个层次。内核式层次是道路保障和主体保障。道路保障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方向和道路上提供科学保障;主体保障是切实落实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人民主体地位,激发、维护和保障好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外延式层次是理论保障、人才保障、制度保障等。聚焦三“者”统一,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法治素养和法治水平,增强人民群众崇尚、遵守和捍卫法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科学性。同时,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论保障、队伍保障、人才保障、科技保障等。通过两个方面的保障落实,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者”统一在法治监督工作中的落实。围绕三“者”统一要求,坚持和突出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人民性,进一步系统完善立法、执法、司法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为重要导向,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组织监督、社会舆论监督、人民群众直接监督等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立法、执法、司法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不断增强监督工作水平和实效。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司法公开改革,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创新公开方式,扩大人民群众参与,让人民群众好参与、好监督。同时,进一步把法治监督工作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监督之下,推动新时代法治监督工作不断深入发展和取得积极成效。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三“者”统一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主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人民性和规律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要发展,必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起到重大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