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一条单薄的素材,怎样才能让文章更饱满、生动?优等生这样做

2024-11-23 15:01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1254人

许多孩子苦于素材的匮乏,以至于选材始终是挡在写作面前的一个障碍。不管老师怎么说,生活是丰富的,在日常生活中精选材料,一个孩子终究难以在寻常的生活中发现故事。对许多孩子而言,能找到一件事、一个事件,已经谢天谢地,更不要说如何把这条素材更好地故事化。

1.选材是一只拦路虎,阻碍着“孩子”切入生活

选材是写作的前置动作,在写作的构思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一篇作文的选材如何,虽不能决定该文的全部,但材料的新鲜、角度的独特,都是作文的加分项。不仅对学生写作是这样,即使是作家写小说,题材问题也是关键。如果你留意茅盾文学奖作品,你能发现:许多作品首先因好的题材而赢得格外的注意——选材的含义较之素材要广泛一点,不仅包括了所选择的材料,也可包括材料和作品的某些属性,如历史题材、城市题材等。

在不久前获奖的5部茅奖作品中,梁晓声的《人世间》着眼于北方某省会城市,写出了十几个城市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以展示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而70后作家徐则臣则以“运河”为背景挖掘素材,从历史和当下两条线索写出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上几个家族的百年秘史

对学写作文的孩子而言,思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人与事是永恒的方法,一切材料都要从生活中来,再将它们输入到头脑中,经过自己的文笔输出出来,这便是作文的一个过程。孩子觉得选材困难,主要有:

❶所选材料过于平常,不具有传奇的故事性。

❷所选材料过于简单,不具备写作的丰富性。

其实,大部分材料都具有上述两点“不足”,既没有传奇色彩,也显得干巴单薄,那些你看过的特别生动的故事、丰富的细节等,往往是经过作家加工而成的“成品故事”,是经过作家魔幻般的渲染的结果。大多数作家在一生中,也未必见到让人渴望的传奇故事,要想让故事、事件富有传奇色彩,让读者读起来津津有味,需要的是对材料的精细加工、重新编码才行,否则著名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这样的高产作家,一生出版了68部长篇小说、21部中短篇小说,是因为她看到了更多的传奇素材吗?不是的,是她创造了这些传奇故事。

加缪在自己的《手记》之中,也说过这样的话:

阿兰论巴尔扎克:“他的才情在于安于平淡无奇的写作素材,将之转化为高贵卓越而不改其本质。”

可见,即使像巴尔扎克这样伟大的文学家,也并非因见过别人没遇到的写作素材,只是他在写作上的转化能力超越常人。

2.选材过于简单,行文就注定简单吗?

如果选材过于简单,而作者又缺乏一定的写作技巧,那么行文便看起来非常简单。

我昨天批改作文中发现一个典型,简单地说:

作者想以一次体育课上的长跑测试为素材,写出一个人只有坚持才能最终抵达终点的道理。在第一稿当中,作者写了不少自己的心理——心理活动几乎成了一条线索,但表达的不理想,造成的结果是:对基本事件的叙述有些破碎,如体育老师对他的告诫、他在长跑过程中很快没了体能等,想起老师的告诫便又咬牙坚持下去,最终勉强地冲向了终点。

第二稿修改中,作者侧重叙事过程,却又忽略了心理感受的描写,导致一件事很快叙述完毕,行文变得很单薄,结论的给出也显得很机械——这样一来,整篇作文更失败。

总的来看,似乎是作者选择了这条简单素材——体育课体能测试后,便注定该文要十分单薄,真的是这样的吗?

其实,作者的第一次选择——着力刻画心理是对的!只是写的不好,没能理清文章结构,没有将心理放在突出的层次上,使之成为全文的整条线索。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

当你选择了一条单薄的素材,既没有多少事件可以叙述,也没有什么人物可以刻画和表现的时候,一个作者只能在作文中突出自己的心理过程。

3.当叙事和刻画都缺乏的时候,让作者的心理唱主角!让心理成为行文的着力点和发动机。

文章的类别有许多种,但对中小学生而言,主要是记叙文。最常见的分类便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以及部分想象作文——想象作文中也存在写人记事和写景状物,全看文章的需要。我们不仅要问:文章何以有这样的分类?

答案很简单,作者侧重写的对象不同:写人作文侧重写人、记事作文侧重记事。看似是废话,其实回到思考的原点,就是这样的。那么,当没有人可写、没有事可记的时候,我们怎么办?就像上面所说的:在一次体育课上,我长跑1000米难以坚持,老师简单鼓励了我一下,我最终坚持下来——这样的素材实在单薄和老套,要叙事,三言五语就完了;要写人,文章又不是以写老师为主题。怎么办?

最好的一点:让作者的心理唱主角,让你的心理过程成为行文的主体,把这次课程的时间、地点捎带出来,把老师鼓励的话语点出来,重点地、全方位地展示自己的心理过程——这可以称之为“心理作文”,既不是写人作文,也不是记事作文,更不是关于学校操场的写景状物作文。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找到了行文的着力点,内容可以源源不断。

我们写作文,是需要一个着力点的。当我们记录一件事的时候,事件的过程(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的来龙去脉)是我们叙述的着力点;当我们去写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的相貌、动作等是描写的着力点,而他的故事则是叙述的着力点;写景状物的着力点就在于景物本身。而如上面的材料,当你去表达自己的心理过程时,它是全文最好的着力点,让你不愁没有可写的东西。

心理变化让文章富有起伏,心理过程让读者有精神共鸣。

让心理唱主角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写出起伏变化,毕竟一个人的心理过程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相对容易捕捉。其方法只是面向内心,把真实的心理过程叙述出来就可以;如果学一点技巧的话,能有一点层次感,能有一点悬念——一点点吐露给你的读者,就更好了。这样的心理过程,容易激发读者的精神共鸣。

4.把心理刻画上升到写作主体的层次,在作家手中是习以为常的,如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是出现在西方的一种小说样式。意识流本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是由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意识并非片段的、碎片式的,而是像河流一样流动不居,永远处在一种流动的状态之中。后来这种理念被作家引入到作品中,成就了一批典型的意识流小说,代表性的有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伍尔夫的《到灯塔去》等。

虽然意识流小说很复杂,和青少年写作关联不大。但意识流动不居的理念,对我们写作的好处是明显的,这就是把“心理刻画”上升到一种主体的地位,使之在文中唱主角,打破日常所写的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分类的写作,从而实现对写作内容的有效拓展。

在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品中,小说是以情节来推动和发展的,想一想我们读过的四大名著,书中有各种各样的情节故事,人物心理在其中的意义往往是一种从属地位,用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协助情节的向前发展。在我们常写的记叙文当中,也总是有故事或事件的存在——什么时间、地点,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儿,其过程如何,是需要重点交代的。如果作者或文中人物有某些想法,只是一种辅助性的心理刻画。然而,当你把自己的心理过程,或者文中某个人的心理过程,作为一种写作主体时,全文势必变成一种心理叙述——客观的心理叙述、人物的内心独白等,都可以独立成文,从而变成一种“心理作文”,这样一来,叙事的片段则成为一种衬托,成为一个配角。

总而言之,当我们选择了一条内容单薄的素材时,不要停留在对事件的叙述上,如能以心理为线索,突出心理的地位,使之唱主角,便更容易写出源源不断的文字来——这常常是写作优等生的一种选择。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