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那山那狗》:那人是父亲,那山如父爱,那狗却不是我

2025-01-20 07:23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670人

题记:

风雨是有声的,而您是沉默的;

手脚是粗糙的,而我是柔嫩的;

外面纷扰的梦是延续的,家中衰老的您是守候的。

不曾想,多年后在大屏幕上重温《那人那山那狗》这部作品时,竟会从头到尾几乎流着泪看完:想念家中的老爸老妈,一起洗脚、一起睡觉、一起上山、却没有背过你们……;想念儿时的小伙伴,曾经爬过的山、趟过的水、翠绿的山林和那遍地青葱的稻田......。

不曾想,长大后,我选择了把他乡当成了故乡。那里有我的梦想,却没有我的牵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人生选择题#,人生本就要面对无数个选择。选择了付出,就存储了收获;选择奋斗,就存储了希望;而这一次,我选择了追梦,却存储了无尽的惆怅和思念。

01.那人是山,而我却不是那条“狗”。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它是无涯的荒漠;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很多爱来不及便已是终点

见过大海,会臣服于大海的咆哮和不可一世;见过高山,会仰望于高山的伟岸和幽深静远;见过繁华,会傲躁于繁华的喧嚣和昙花一现。

在我们面前,是机遇亦是挑战,是温柔亦是背叛,是微笑亦是暗箭......。可是,我们勇往直前,那叫生存;

在我们心中,却对那一畦油菜花地寄予最甜蜜的憧憬,却对那一双望眼欲穿的眼睛满怀着眷恋,那叫生活。

生存,我们见得太多;生活,我们何曾遇过!

在这份纯洁和宁静中,在这段蜿蜒曲折的山路中,山一程水一程的陪伴,深一句浅一句的关切,都写满了父亲浓浓的爱,如水般包容,如山般厚重。这,就是《那人那山那狗》整部电影的基调。

影片开始于一个雾气氤氲的清晨,层层叠叠的水稻田,窄小蜿蜒的青石板,掩藏在无边绿色间的农家瓦舍,阳光将洒未洒,这里宛若世外桃源,孕育着一代又一代质朴的人们,抒写着一帧又一帧纯净的情爱。

即将退休的乡村邮递员,因不放心儿子第一次走邮路,于是,便执意要陪儿子走一趟,也算是给自己的乡邮员生涯画个句号。故事就从儿子的“第一次”和父亲的“最后一次”展开,这像极了每一个父亲陪孩子成长的画面。我们第一次叫爸爸,我们最后一次和他拥抱;我们第一次牵着他的手走路,我们最后一次躺在他的怀抱;我们第一次被爸爸高高举起,我们最后一次看到他的背影......。每个人就在这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和“最后一次”中,走过孩提,走过青春,走过中年,走过一生。

观影时,几乎从父亲这个角色一出现,我便想起了自己的老爸。曾几何时,父亲的背影是如此得伟岸,如今在岁月的涤荡下,在艰辛的磨砺下变得越来越孱弱。再仔细一看,老爸似乎还有点驼了背。这分明就是朱自清散文里的那个即使被别人耻笑,也要爬过栅栏为孩子买几个橘子的父亲;也分明是李建歌曲里的那个已经老得像一张旧报纸,只剩下一个影子的父亲。

是啊,我们在慢慢的成长,父亲却在加速的老去!

这本是条没有风景可看而且孤独寂寞的乡油路,父亲几十年来走了千遍万遍。但是,这一次却有别样的意义。以前只有一条狗相伴,这一次有了儿子。在启程的那一刻,儿子同母亲亲热的告别,但是对父亲却不理不睬。所以,父亲略带醋意地说了句:“妈,妈的,叫得亲!”,他那憨厚可爱的样子瞬间便凸现了出来。

记得,小时候每次放学还未进家门,我也会“妈,妈.....”的喊,爸爸偶尔也会假装生气地说:“你个小混蛋,心里只有娘没有爹。”似乎在孩子们的心里,天生的就跟妈妈比较亲,中国父子的关系总是淡淡的。就像《那人那山那狗》里,刘烨和父亲的关系,明明很关心对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有时候,我很羡慕那只狗,它能天天陪伴在父亲身旁,做他一世的朋友,而我们却不能,因为生活里有太多的无奈。当然,做父母的也鲜少计较,甚至会说“儿女自有儿女福,他们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咱们当老的不能给孩子添麻烦。”每次听到父母说“别给孩子添麻烦”这几个字,我心里总不是滋味

中国有句古话,“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可是,放在当下,这句话的前半句依然成立,后半句值得怀疑。所以,又进一步衍生出这样一句——“人家有的是背景,而我有的是背影。”

于是,我们有时候会“嫌家贫”,甚至“嫌母丑”!

记得小时候,每次看到别人家的小朋友过年都有新衣服穿,我就会不停地抱怨父母,甚至说出“生在你们家真倒霉”这种伤害父母的话。大学毕业找工作,因父母没有关系,也会跟他们闹别扭;

记得小时候,每次父母送我去学校,我只让他们送到离校门口几十米的地方,怕被同学遇见遭到嘲笑。上了大学,父母要去送我,我依然不情愿,他们只好眼巴巴地看着我一个人坐上火车远去。

多少次父母落寞的眼神,多少回父母路口的守候,每每午夜梦回,我的心都颤抖不已。不仅想到了那句话——“世界上最美的风景,不过是父母望眼欲穿的路!”

这条路,是孩儿远去的路;这条路,是孩儿归来的路。这条路,或许我们走出去,便再也没有回来过。这条路,铺满了父母的牵肠挂肚,也铺满了父母的日夜守候。

而影片中的这条邮路仿佛是横隔在儿子(刘烨饰)和父亲中间的一座大山,由于父亲常年在外送信,与儿子的交流非常少,儿子心里既期待着父亲回家,又害怕和父亲说话,甚至连一句“爸”也很少叫出口。这种亲情的疏离,导致儿子刘烨对父亲多了些不理解和埋怨。

其实,亲情的隔阂,何尝不是许多家庭的通病。虽然说,血脉关系是割不断的,但是,好像越长大越觉得和爸妈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了。想想你有多久没能陪父母好好吃顿饭了,想想你有多久没给他们一个拥抱了。这血浓于水的亲情,似乎随着时间的流淌也被稀释了许多。

我们似乎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是是非非,也总想常回家看看。到头来,一年都没回去过几次,把父母的期待留给了长长的明天。因为,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

但是,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它是无涯的荒漠;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很多爱来不及便已是终点。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孩子催人老。”看着父母日渐老去的背影,看着父母越发孱弱的身体,突然觉得自己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或许,我们以为的来日方长真的是时日不多。

谁曾知,

满天的谷雨在酝酿,不及故乡父亲的那杯酒;

满桌的推杯又换盏,不及家中母亲的那碗面!

而,谁又不知呢?

02.背得动爹,儿子就长成了。山不变,水不变,桥不变,变得是儿子一天天长大,变的是父亲慢慢地变老。

《那山那人那狗》就像一篇唯美、含蓄、温馨、隽永的散文,弥漫在光影之间的是浓得化不开的情愫,父子之情,邮递员与山民之情,人与动物之情,人与自然之情。其中,最最戳中心扉的是那对父子之情。

三天两夜的送邮之旅是儿子对父亲生活的临摹,是父亲和儿子之间的隔膜不断消溶的感动。这段消融父子彼此心路的旅程在湘西小镇隽永美丽的邮路中展开,而每一个看似不经意的父子对话,都意味着坚冰消融又向前迈了一小步。

这些天,儿子第一次走进了父亲过去的生活:瞒着盲人奶奶,替她在外工作的孙子给她写信、寄钱,只为了让奶奶有个念想;淌过一条阴冷的溪水,长年累月患上了病,只为了把信尽早送到村民手中;知道父亲曾滚下大山,昏迷了一个下午,乡亲们点上火把到处寻找……。这是一条父亲往返了一生的心路,越往前走,儿子离父亲的心就越近。

这些天,父亲也渐渐走进了儿子的内心。从儿子口中,他知道了妻子多少次望眼欲穿的等候,知道了儿子成长的孤独。更重要的是,一路上父子两人从陌生、隔膜,慢慢地走向理解和关心。其中,有三个画面让人为之动容。

两个男人的同床共枕

走了一天,卸下一身的疲惫,儿子和父亲一起洗完脚便早早睡去。在那个静谧的只听得见虫鸣的山村之夜,父亲坐在床边,看着熟睡中的儿子满是疼惜。

接着父亲轻轻地躺在儿子的身边,这时,儿子在梦中把头靠在了父亲的肩膀上,而且把腿也压在了父亲的腿上……,父亲流露出宽厚慈爱的笑容。父子之间心连心的感觉又重新浮现出来,温馨又温暖。

儿子坚持背父亲过河

为了少走些山路,尽快把信送出去,他们必须淌过一条冰冷的溪水。父亲挽起裤腿本想自己蹚过去,儿子却执意要背着父亲过河。因为,他知道溪水太冷,父亲的病根就是这样落下的。那一段两个男人之间的对话,却让人泪奔。

儿子:“有我在,你就不用再下水了。”

父亲:“我习惯了,也不在乎这一回两回了”

儿子:“你呀,就享受一会吧。”

父亲在儿子背上默默地留着泪,他想起当年把儿子扛在肩膀上的一幕幕,不免怅然和感怀。就像山里的老人说的那样:“背得动爹,儿子就长成了。

小时候,我们都有这种感觉,觉得自己的爸爸特别高大,担心自己什么时候能背得动他。结果小学没毕业,个子就比爸爸高了。可是,我们却从未背过爸爸。

过了河,儿子轻轻地把父亲放下的一刹那。父亲再也忍不住了,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默默地回过头,抹去了脸上的老泪。他知道儿子长大了,儿子也知道父亲渐渐地老去了。或许是为了缓解气氛,刘烨说了一句安慰父亲的话,却莫名地戳中泪点:

“你还不如邮包重,以前觉得你特高大,想着什么时候才能背得动你。”

儿子久违的一句“爸”

趟过小溪,烤完了火,暖好了身子。儿子说:“爸,该走了。”说完,便起身背起了邮包。这时,父亲激动地对老二说:“你听见了吗,他喊我爸呢。”

那一刻,父亲的心里肯定比烤了火还暖和。当父亲在儿子背上偷偷流泪的时候,当儿子无意中喊出“爸,该走了”的时候,相信所有男人都会柔肠百转,泪湿眼眶。那是因为我们都有这样的一个父亲,我们都是这样的一个儿子。

时光悠悠,转眼间,角色置换,曾经强壮的父亲成了背上“比邮包还轻”的老年人,曾经稚嫩的儿子却长成了如此宽阔的肩膀,相信这个画面会勾起每一个观众的回忆:当年那么硬朗的父亲如今却变得这么弱小,叫人情难自已。

山不变,水不变,桥不变,变得是儿子一天天长大,变的是父亲慢慢地变老。可是,还有什么比目睹儿子一天天长大更让一个父亲欣慰的呢?

03.你在什么时候突然发现父母老了?别让“子欲养而亲不在”成为遗憾!

《论语·里仁篇》里讲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大概的意思是:父母的年龄,做子女的不能不知道。一是为双亲的年高体健而高兴,更是因双亲岁数大而担心。

记得去年,单位要做一个家庭成员的统计,表中需要填写父母的年龄。我是真不知道父亲的岁数,只记得60岁左右,于是就随便填了58。

春节,家庭聚会时,父辈们喝点小酒便聊开了。其中,有一个叔叔说:“不见自己老,孩子都长大了。”父亲接过话茬说:“还不见老呢,我都61了。土都快埋到脖子了。”这样,我才知道父亲的年龄,不免心生惭愧,同时又倍感害怕。不知不觉父亲脸上已布满了皱纹,这是岁月留下的年轮;头发也已花白,这是操劳留下的印记。

何以喜?何以惧?

喜的是,父母增寿,身体依然康健,精神健旺,做子女的当然高兴;惧的是,天增岁月,父母的年岁越高,距离人生的终点也越来越近了。

随着父母的日渐衰老,我们与父母相处时间越来越短了,行孝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有句话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如果有一天生你养你的两个人都走了,我们该怎么办?所以,孝顺要及时,别给自己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

知乎里有这样一个问题:你在哪个瞬间突然发现父母已经老了?

在所有的回答里,有一个高赞回答。即,突然发现父母对我们的爱变得小心翼翼时!

是啊,当家里有事,父母开始跟你商量,问你的意见的时候;当父母以前总提醒我们别丢三落四,可现在他们自己出门时常忘记带钥匙的时候;当父母开始看我们的脸色行事,说话开始变得小心翼翼的时候;当父母面对我们的坏脾气,开始变得沉默了的时候......。这说明,我们的父母已经老了。

不由地想起王铮亮的那首《时间都去哪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这就是我们的父母,他们为儿女操劳了一辈子,不求回报,但求儿女能常回家看看。但是,父母这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愿望,我们做儿女的都很少能做得到。更可怕的是,慢慢地我们和父母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甚至,变成了甲乙。

一如,李宗盛所言:

“两个男人,极有可能终其一生只是长得像而已。有幸运的,成为知己;有不幸的,只能是甲乙!”

曾看到过一幅漫画,让我感触颇深。

儿子的身上缺了一个方块,残缺不堪的父亲毫不犹豫地从身上取下一个交给儿子,但是父亲自己的身上已经所剩无几。

孩子就是父母的全部,父母耗尽心血把孩子抚养成人。为了孩子可以掏心掏肺,哪怕是失去自己的生命。可是几近风烛残年的父母,何曾要求过我们什么?

记得,龙应台说过这样一段话: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不必追,这三字好沉重。

它似乎在告诫我们:孩子,父母不能再陪你了,今后的路你要自己走了!是啊,叫一声爸妈能有人回答,比啥都重要。

我们多么希望时光能慢一点,让你我多看看父母的容颜。

但我们更想说,老爸老妈,别怕,你们慢慢地走。无论何时,儿子一定在您身后!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