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给了赵云三条锦囊妙计,助力刘备既得夫人又未失荆州。其实,在我们高考最后130多天的时间里面,大家在复习备考中,同样需要有复习备考的策略,这样才能保住自己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取得显著的备考效果。
在高考中,影响成绩的因素特别多,但最重要的有两个: 一个是知识和能力水平,另一个是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所以,在复习备考中,大家需要始终抓住这两个关键点,不断巩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同时,不断总结解题的方法技巧。
一、立足教材,研究考纲,构建通史体系
当今的高考试卷,越来越重视回归教材,注重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但我们的教材是按照专题史体例编写的,考试大纲则仍然是按照通史体例编写的考点。所以,在复习备考中,同学们需要进一步强化自己的通史观念,在立足教材,把握好历史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按照考纲的规定,梳理清楚自己的通史知识体系。
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为例,人教版教材必修一中对政治史提及到这一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瓦解,必修二涉及到此时的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必修三则重点阐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产生等;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历史分散,且所阐述的内容并不详细。所以在备考中,大家需要把这一时期的历史进行整合,将春秋战国时期的知识进行综合:
政治:诸侯争霸,出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分封制和宗法制走向崩溃,中央集权制萌芽;各国纷纷进行改革,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
经济:铁犁牛耕出现与推广,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逐渐形成,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手工业开始改变“工商食官”局面,商业出现较为自由发展的局面。
思想:百家争鸣局面出现,产生了诸子百家,其中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对后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最为深远。
这是通史知识整合的一个方面。同学们在复习中,更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对整个中国史梳理好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而古代史又可以按照刚才上面举例中的阶段,分析好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唐宋时期-明清时期的整合。当然这种整合中,需要以考纲为标准,对无关的知识可以不必进行了解,防止这些无关知识对自己的干扰。世界史的梳理同样可以按照这种做法去完成。
二、以基础知识为依托,注重提升自己的能力
基础知识是基础,是我们做题和提升自己的前提。但在复习备考中还需要注重提升自己的能力。在2019年高考考纲中,考纲对考查学生的能力做了四大方面十二条具体的能力要求。我用下面这个表格展示给大家了解一下:
三、不断总结,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
有一些同学,在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甚至对教材倒背如流的情况下,仍然无法取得高分,也因此会出现所谓的“瓶颈”,制约成绩的进一步提高。其实,这也告诉我们,基础知识的掌握知识和提升能力,只是取得好成绩的一个方面,同时,我们还得注重怎么解题。高考的解题是有方法和技巧的。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历史试题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采用新情境、新材料,而不是单纯地考查对知识的识记能力。在高考中,几乎不会出现以教材知识简单呈现的方式进行考试的试题。所有的材料都是来源于课外。那么是否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广泛进行阅读来让自己去熟悉一些课外的史料呢?这种做法当然是大海捞针,不太现实的。如何达成不熟悉这些新情境、新材料的解读?当然是有方法的。我们需要把握好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来弥补这种不足。
首先,选择题解题方法上,我们应该可以发现高考历史选择题一般都是通过文字材料、统计图表、地图和漫画等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在做选择题的时候,同学们需要注重对材料的关键词、答题方向和答题范围等进行推敲,在选项上要注意“三不原则”,即与史实不符合的不选,与题干要求不符的不选,与设问没有必然逻辑联系的不选等等。这个在我之前的文章中都有体现,大家可以点开我的主页,在文章栏目下去翻看我的一些分析。在选择题的方法上,我也有一些文章提及到,最重要的是采取排除法,以时空观念为引领,将答案快速的选出来。
在非选择题进行解题时,一般采取的是先看问题再读材料,这样能够让自己的材料阅读更具针对性。设问中对答题来源的限定一般有四种情况:"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和没有对答题来源作出明确限定。因此,同学们应仔细审设问,明确答题来源。读材料,则要注意关键词和标点符号甚至材料的出处等,明确材料主旨,以便在答题时能够紧扣材料主旨进行解读。在答非选择题时,要做到段落化、序号化、规范化,同时组织语言需要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不能照抄材料,需要体现自己的归纳概括水平等,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总之,复习备考应该是全方位的备考,不要顾此失彼。130多天的时间,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需要大家统筹兼顾,用最佳的备考状态来投入到复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