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新年伊始,人们仿佛都会问一句:“为什么年味越来越淡了?”
老一辈的人叹惋传统节日的没落,追忆从前热闹团聚的时光;新生代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厌倦传统的过年方式,相较于陪着父母走街串巷,我们更愿意约上三两好友结伴出游,或者彻夜“开黑”。
一年一度的春节,渐渐褪去记忆中那些热烈的、明媚的、令人着迷的色彩,慢慢变成一个寻常普通的节日,变成一段持续时间稍长的假期。
但我们还是怀念曾经的年味,那些纯粹的、鲜活的、充满生命力的快乐,因为那才是年的真正意义,才是属于年的真正情绪。而不是机械地刷着手机,群发着千篇一律的祝福短信。
年味究竟去哪儿?为什么桌上的大鱼大肉越来越多了,我们却渐渐不快乐了?
媒体评论
告别了娱乐匮乏和物质贫瘠的年代,让温润文化生活、慰藉人伦情感的“文化粮食”丰富起来,我们才能进一步告别灵魂信仰的困乏。继承与创新,哪一方面都不能轻视。过去以真竹“着火爆之”即为“爆竹”,如今更为环保的电子爆竹有替代传统爆竹之势。过去拜年讲究作揖、磕头,如今短信、视频、微博都可以成为心愿的承载。过去烘托家庭幸福的是一桌丰盛年夜饭,如今全家一起看场电影、拍张合照,同样定格幸福团圆。变化的是年俗形式,不变的是文化追寻和情感慰藉。正所谓,“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唤醒仪式感并不仅是发思古之幽情,也不是搞形式主义,而是不断挖掘承载文化传统和节日内涵的时代载体。如此,年俗才能生生不息,年味才能回味无穷。
——人民日报《唤醒传统节日的仪式感》
传承不易,创新犹难。文化终归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当下流行的许多春节娱乐活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浅文化”。虽然红包大战等新生事物赋予春节接近全民参与性的文化娱乐形式,但在精神文化方面,互联网尚没有增加国人所冀望的“年味”,缺少那么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文化内涵。网络文化泥沙俱下的缺陷,也增加了文化更新的隐忧。但是,技术演进的影响无远弗届,互联网能带给传统文化怎样的新变,值得我们珍视和培护。
——人民日报《审视“年味”里的文化命题》
“仪式感”需要被不断注入活力
许多人将年味的消失归咎于传统仪式被忽略,但那些所谓的“仪式”,真的能给现代人带来快乐与幸福吗?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大年三十儿捏饺儿,初一撅着屁股乱作揖儿!”
类似的民谚曾经如二十四节气一样成为老一辈人的“过年准则”,近年来又随着社交媒体传遍大街小巷,却早已失去了原本的活力。
它属于那个已经消失了的农业社会,那个有原始自然信仰的农业文明,老一辈的人或许还能从泥土的记忆中和它藕断丝连,但对于从小生活在急速发展的工业社会,接受了无神论和互联网洗礼的年轻人来说,它们不仅丧失了本身的意义和价值,而且显得不合时宜。
一顿大餐,不必等到过年再去吃;一件新衣,不必等到过年再去穿。打扫房子或许是惟一一个还有存在意义的“仪式”,但相较于享受,它更像是一个负担,“逼迫”着人们在竭斯底里、埋怨焦躁中完成所有卫生死角的清理。
冯骥才说:“‘年味’,并不是物质的丰盛,而应该是文化的丰盛。”然而,传统仪式或许是年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但它们并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成为束缚人的“清规戒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些仪式需要在保留自身基本形态的情况下,因时而变,与时俱进。
用法解析
适用于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等主题,如2019年北京卷《文明的韧性》,2014年江苏卷《关于不朽的理解》。
示例:
有人将年味的缺失归结为烟火禁令,甚至认为“禁放烟花爆竹,是对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年俗文化的严重打击”,但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死水,随着时代发展,各种元素理应不断地流出和涌入。这不仅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正因为这种流动,文化之海才能始终保持丰富的活力。“年味”不是用繁复仪式堆砌而成的产物,它源于每个人对“年”的无私付出和奉献,源于每个人对“年”的美好感受与体验。
用心去爱,年味就在
事实上,除了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了物质环境,使原本富有年味的食物失去诱惑力,更深一层的原因是,现代社会个体意识的崛起与传统意识发生冲突,使得“团圆”这个亘古不变的年味核心受到质疑。
“团圆”本是一个快乐美好的意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快乐”不再必须通过它才能满足,甚至许多人的“痛苦”正是来源于此。“考了多少分?”“年级排名第几?”“准备上哪个大学?”成为许多小伙伴难以逃脱的恐惧。
对于有的人而言,一场年夜饭,仿佛是没有硝烟的战场。那个比小时候更加渴望爱、关怀和理解的你,却不得不遭受一轮又一轮的“拷问”。
“团圆”本是过年的核心,却已经变成了压力。与其说年味越来越淡了,不如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再是一个天真的孩子,我们开始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更多的期待,不能再像儿时那样只享受无忧无虑的单纯快乐了。
与其去埋怨那些询问和攀比,将苦闷和抑郁锁在心里,不如在春节联欢晚会的背景音里,跟长辈们做一次真诚的沟通。
两辈人之间观念差异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难以逾越,要知道,并不是每个父母都能细腻地体察到孩子的心思。倘若你一味地封闭内心,他们根本无从了解你的变化、痛苦和渴望。
“年”永远是最适合沟通的时机,家永远是最包容你的港湾。当你敞开心扉,用心去爱的时候,“年”便会给予你今冬最热烈的温暖。
用法解析
适用于两代人的交流、爱与情感等主题,如2017年天津卷《重读长辈这部书》,2013年上海卷《更重要的事情》。
示例:
“团圆”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词汇,但它真正意义上的实现,需要每个人互相包容与理解。共处一室,只是存在的客观聚合;知心知意,才能营造一个“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结界,连空气中都充盈着淡淡的甜。这个世界,除了家人,再也没有谁能无私地爱我们。或许代际间有沟壑,但这道浅浅的距离,会被那种发自灵魂的真诚的爱所填满。或许表面上会有些许嫌弃,但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想更接近你的心。
从远古的腊祭、汉魏的祭祖守岁、唐宋的拜年放炮到明清的请神赏灯,从古至今,春节的风俗在历史中不断演变,却从来没有离开过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