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2025-04-12 06:02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1078人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涂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监考人将试卷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2.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卷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答案按答题纸上对应的题号填写,不要写在框外。    

  I卷(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总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09年出土于随州文峰塔墓地的曾侯舆编钟,身刻180多字的铭文。文中记载了春秋时期吴王伐楚,楚昭王逃到“曾”国的历史。这段历史在《左传》中有详细记载,不同的是《左传》中保护楚昭王的国家是“随”。据此可推论的是(   )

A.曾、随为一国两名                B.口传史料与实物史料互佐证

C.铭文记载真实可信                D.春秋时期分封制宗法制崩溃

2.韩非嘲讽那些“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的复古主义者,就像“守株待兔”的人那样思想僵化,历史上所谓“圣人”都是根据当时的条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的。他意在说明(    )

A.法术势相互结合的必要            B.社会进步根源是变法

C.孔子被奉为圣人的原因            D.儒家恢复周礼为倒退

3.在庄子看来,世界上那么多看似矛盾对立的双方,例如生死、贵贱、荣辱、成败、大小、是非、彼此等等都是齐一且无差别的,“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由此可知,庄子认为

(    )

A.万物是道的外化形式              B.矛盾对立事物本质同一  

C.客观事物不存在差距              D.要参与到事物变化当中            

4.汉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下诏明确规定:“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但凡遇谋反、谋大逆等重大犯罪,则引“大义灭亲”为据。这反映了当时(    )

A.三纲五常的世俗趋向              B.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C.以德辅刑的治国理念              D.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

点击下载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