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2025-04-12 06:02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1127人

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

1、殷人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等,都要求于神,以测吉凶祸福。周人认为天之好恶与人之好恶一致,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春秋时期,“天”已经开始从超验的神的地位下降到了现实世界。这些变化表明春秋时期

A.政治制度中的神权色彩消失     B.儒家天命观思想影响很深远

C.出现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     D.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

2.下表是商鞅死因几种说法,从表中关于商鞅死因的历史研究中,可以得出

A.历史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解释          B.历史叙述相互印证可还原真相

C.历史评价目的在于阐明历史事实      D.历史叙述方式决定历史结论

3.秦律对不孝罪的惩罚明显重于普通犯罪,如殴打祖父母、曾祖父母者,处以黥城旦舂的刑罚,对被控以不孝罪者,最重可判处死刑。这表明

A.秦朝继承发展了儒家提倡的孝道观       B.秦朝用严厉的法律手段来维护孝道

C.秦朝时孝成为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       D.秦朝统治者事实上不排斥儒家学说

4.孔子是无神论者,他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董仲舒结合阴阳家学说创造性的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这一变化反映了

A.董仲舒的学说完全背离儒家思想        B.儒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

C.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所认可            D.儒学适应社会发展做出调整

5.古代武士一般是指恪守“士”的道德规范,行为勇武的男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正史中,出现了许多为孝义而杀仇敌,为保卫家园而守城作战、为忠君而驰骋疆场的勇武女性形象。社会上“武士化”女性的增多说明当时

A.民族交融助推儒家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B.人口减少导致女性政治地位提高

C.少数民族勇武之风得到社会普遍推崇        D.社会动荡加剧传统武士精神衰落

点击下载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