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赵冀《廿二史札记》:“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尤是继体之王也”。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封建诸侯,各君其国”体现家国同构的政治特征
B.“其势不得不变”的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下虽无世禄之臣”是指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D.“而上尤是继体之王”是受到宗法血缘关系的影响
25.北宋初年,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但将领不随之调动,使“兵无常帅,帅无常师”。此举意在
A.增强军事实力 B.提高行政效率 C.加强中央集权 D.减少军队开支
26.唐代刘宴在进行盐法改革时,放弃了官产官销政策,让煮盐民户自行生产并在盐官的监督下出售给盐商;北宋则实行利用商人转运货物到边州或京师,在异地支付给商人盐、茶、钱的“入中制度”。据此可知,唐宋政府
A.放弃对盐的专卖权 B.与商人分盐茶之利
C.以发展商业为宗旨 D.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27.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髓儒学所无法比拟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粗糙”是指两汉儒学自身存在理论缺陷 B.理学趋向“精微”目的是为了明道德之善
C.理学吸收佛道精粹论证三教合一的合理性 D.理学集儒佛道精粹于一体成完美哲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