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漫画类、感悟类、哲理类材料作文审题与写作指导(1)

2025-02-24 10:31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869人

盘点近几年高考所有作文试题,不难发现,除了深受命题者青睐的时政作文以外,还重点考查了漫画类作文(2019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等作文)、感悟类作文(2019年高考上海卷、江苏卷等作文)、哲理类作文(2018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等作文)。

而相较于时政作文,漫画类作文、感悟类作文、哲理类作文这三类作文的题目有一定的审题难度,很多考生在审题立意时出现偏差,导致失分严重。可见,对于备考2020年高考作文的考生来说,对这三类作文的审题立意进行专项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


漫画类材料作文审题与写作指导

漫画,是作者运用讽刺与幽默的艺术表达方式来描绘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艺术形式。漫画作者往往从时事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表现手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产生讽刺或歌颂的艺术效果。高考作文命题者常常会以漫画材料来考查考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漫画类作文题,一般提供的材料是一幅或几幅漫画,有的有标题并配以适当的说明或提示性文字。它与纯粹的文字材料形异实同,只不过材料由文字变成了漫画而已。在审题立意方面,除了要遵循材料作文的基本规律外,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看——看标题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漫画的标题就是漫画的眼睛,有时透过这“画眼”可以洞察整幅画的主题。因此,在审视漫画时,如果所提供的漫画有标题,首先就要看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进而得出观点。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1588680683320008.jpg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道漫画作文题由漫画、文字和标题组成。从画面上看,画面正中是一个孩子踩着西瓜皮摔倒了,旁边标着“家庭”“学校”“社会”的三个人不约而同地说:“出事了吧!”漫画的标题是“摔了一跤”。显然正是因为小孩“摔了一跤”而引出了许多问题,而这也正是这幅漫画作文题的寓意——旨在告诉我们当孩子摔了一跤(遭遇挫折等)之后,家长、学校和社会是如何看待的。因此,透过标题,可以这样立意:


(1)不要担心孩子摔跤,智慧是摔出来的,不摔跤的是永远趴着的人;

(2)呼唤给予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不要因为过度保护而适得其反;

(3)要兴家、强校、富国,家庭、学校、社会在教育方面要达成共识;

(4)社会、学校、家庭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


2.观——观画面

如果漫画没有标题或文字的,在审题时,就要仔细观察漫画画面。观察漫画画面,是由形象到本质的思维过程。考生观察漫画画面的关键在于把握三个基本点,紧扣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即画中人(物)的形象点、画中人(物)的关系点和画中人(物)的细节对比点;一个中心,即画中人(物)所呈现的寓意。也就是要把握画面中的人、物、景、情,并从中分析其关系,悟出其内涵,把握其实质,抓住画面所包含的褒贬对象,这样才能全面领会漫画的寓意。

如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1588680726539365.jpg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一道只有漫画画面的作文题,审题时就要仔细观察画面中的各种要素。


画中人(物)的形象点:甲学生得了100分获得亲吻,得了98分遭到掌掴;乙学生得了55分遭到掌掴,得了61分受到亲吻。


画中人(物)的关系点:“好”学生与“差”学生,“进步”的学生与“退步”的学生。

画中人(物)的细节对比点:亲吻为哪般?掌掴为哪般?


通过观察画面中的各种要素,就可悟出画中人(物)所呈现出的寓意:以分数论成败?高分=人才?

由此,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立意:


(1)从“批判唯分数论”的角度,可以立意为“不能只以分数的高低奖惩孩子”“莫让分数左右了孩子的成长”等;

(2)从“批判教育评价单一”的角度,可以立意为“单一以分数来评价孩子不可取”“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等;

(3)從“批判教育目标功利短视”的角度:可以立意为“以分数的高低奖惩孩子,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手段,不可取”等。


3.悟——悟关键句

对漫画类作文的审题而言,漫画本身当然重要,因为它是材料的主体;而漫画中的文字也不可忽略,因为它往往或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如画题、旁白性文字等),或起着帮助读者全面解读画面的作用(如漫画中物件上的提示性、解释性文字等)。大家要善于抓住这些关键性语句进行感悟,悟出其含义,并悟透画面上的人、事、景、物等等有什么联系,从而提炼出观点。


如2019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1588680839201116.jpg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这道漫画类作文题由漫画和文字组成。漫画图中正面刻画的是戴着眼镜、略微秃顶的老师形象,老师注视着学生,对学生说着话;男女两名学生在听老师讲话。漫画文字的第一句是“毕业前最后一节课”,第二句是老师说的一句话:“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很显然,老师说的這句话是关键句,考生需抓住这句关键句,悟透其中的“再”字:对过去而言,“再”字隐含着长期、经常、频繁等意思;而对现在而言,“再”字则包含着期待、眷念、不舍等意味。可以说,这句话从老师的角度看充满了深情,有老师对学生的期待和希望,还有老师对学生的眷念和不舍;从学生的角度看,有对师生情的深情回忆,还有对老师过去给予的关爱的无限感激。


把图画和文字综合起来审视,可知这幅漫画的内容指向教育。漫画的寓意侧重表达了学生对教师的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关爱之情的深情赞颂。因此,可以从下面的角度切入立意:


(1)老师的角度:社会呼唤有温度的教师;知识传播者,人生摆渡人;守望学生,期许学生能够实现梦想,不负青春……

(2)学生的角度:在款款深情下扬鞭远行;铭记师恩,勿负韶华;亲其师而信其道,感恩老师……

(3)老师和学生的综合角度:师恩难忘,师爱情长;款款爱心,助力学生成长;师生情,一生相伴;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请阅读下面的一组漫画材料,然后完成审题训练。

1588680888687902.jpg

下列各项中,切合题意的有( ),符合题意的有(),偏离题意的有(),并说明理由:

A. 美,源自距离

B. 要理性看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C. 努力得来的才是最好的

D. 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E. 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

F.把特定的人才放在不适当的位置,就可能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了,他的才华就无法显现

G. 必须保持特定的、适当的距离,否则就会影响和削弱审美主体的审美效果

H. 正确地看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


【参考答案】

切合题意:B、C、F、H(能把握漫画的寓意对接现实生活)

符合题意:A、D、G(只论述“美”的范畴,未能透过表象,扣住材料核心由此及彼对接现实)偏离题意:E(空泛,未能把握住漫画的寓意)


丰子恺说:“漫画是简笔而注重意义的一种绘画。”漫画的本质是歌颂真善美或讽刺揭露社会的假恶丑,但它比较“含蓄”,只提供给人们平面的、表层的、静态的、直观的视觉形象,而那些立体的、深层的、动态的内容,是无法从画面上直接表现出来的。因此,写作漫画类作文想要获得高分,就必须深入把握漫画的寓意及其与社会现实的对接点。而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选定“触发点”,联想发散

即借助漫画类作文题中的关键信息或漫画的核心,以此为“触发点”,联想发散与之相关的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可以选个“定点”在一个面上进行平行发散,也可以从不同层面进行立体式的发散,也可以用追忆、畅想的形式打开行文思路。如:


“你们再看看书”包含着老师对学生追求卓越的期待。“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老师的殷殷叮咛,老师们铭记在心。“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老师们深知我们这些“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对国家、民族的未来的重要性……“活到老,学到老”,为实现梦想而读书,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此乃新时代青年的光荣使命……


“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是老师以学生为念的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汶川大地震时,谭千秋、袁文婷、张米亚等老师为了保护学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张丽莉,为救学生遭车轮碾轧导致高位截瘫;李芳,为救学生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诠释了一个人民教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高尚人格。“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既是陶行知先生对老师的要求,也是老师们光辉人格的写照。老师啊,老师,爱您到天涯,敬您到永远。(摘自2019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优秀作文《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在这两个选段中,考生用漫画中的关键句“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作为联想的“触发点”。第一段由“你们再看看书”联想到邓小平、梁启超、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名言,并以此来论证老师对学生追求卓越的期待。第二段由“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联想到为学生奉献健康乃至生命的众多老师的事例,并进一步指出这些是老师们以学生为念的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文章正是在选定“触发点”的基础上联想发散到与之相关的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使漫画的寓意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对接起来,再加上全文构思严谨,内容丰富,论证充分,所以受到了阅卷老师的青睐。


2.聚焦“寓意处”,由此及彼

漫画的寓意是考生确定写作主旨的前提。一般来说,漫画的寓意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写作时要注意找到漫画寓意与社会现实的对接点,思考漫画所蕴含的现实意义,从而写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即揣摩漫画类作文题命题者命题的意图,聚焦漫画寓意的核心并将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由此及彼——由漫画的寓意对接现实与人生,抒写深刻的感受。如:


看到孩子脸上鲜红的唇印或掌印,我不禁想问: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诚然,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饱受现实之苦的父母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便大有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之意。北大一母亲望子成龙,用各类兴趣班、培优班将孩子的课余时间挤占得满满当当……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也。


然而,父母们,在你们心焦之时,是否想过,自己的判断标准是否合理呢……教育需要的不是老师一味地灌输知识或者父母的奖罚,而是孔夫子于数千年前便提出的“因材施教”——了解、理解、引导;不是暴风骤雨,而是清风徐来——和煦地拂开孩子的心门,调动其积极性,在快乐中汲取营养……


进与退,或许是矛盾的,但爱与责,并不与其一一对应。责,但不打击;爱,而不盲目。遂成成功的教育。

(摘自2016年高考全國新课标卷优秀作文《进与退,爱与责》)


这篇文章的作者能够聚焦漫画的“寓意处”——以分数论成败,然后由此及彼,结合古今教育现象提出文章的观点:“责,但不打击;爱,而不盲目。遂成成功的教育。”文章运用丰富而贴切的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与漫画的寓意对接,再加上作者条分缕析,将论述逐步引向深入,自然能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3.感悟“言外意”,拓展延伸

从漫画中挖掘出核心概念,还只能算是“原地踏步”。为了使立意更深刻,还应抓住核心概念进一步感悟其“言外之意”,并拓展延伸到与漫画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即对接社会,站在时代的高度,及时提出并回答当代人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看法。如:

或许,我就像那个摔了跤的小孩,此时正经历炉火的冶炼,家庭、学校、社会的期盼、呵护让我手足失措。虽然摔了一跤,然而我能够再重新爬起,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的这种能力。是的,呵护可以给我力量,但是我还要拍打自己的翅膀去飞翔!


让我像洪战辉那样……

让我像丁晓兵那样……


重重呵护未必是件好事。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雨,只有凌寒冒雪的梅花才开得最香。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还是有那么多的人放不下心,丢不开手,总想把孩子握在手里,含在口里。成长是一件急不得的事,它不因呵护的增多而加快;成长是一件自然的事,它不因呵护而更牢固……(摘自2007年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让我自己飞翔》)


本文作者在审题时悟出了“摔了一跤”这幅漫画的“言外之意”。在写作时,由漫画的内涵及“言外意”拓展延伸到社会生活。文章从“孩子的角度”切入,明确给出答案:“呵护可以给我力量,但是我还要拍打自己的翅膀去飞翔。”而后拓展延伸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运用社会生活中典型人物事例来论述年轻人对待挫折和失败应有的态度,很好地展示了新时代青年良好的精神风貌,极具正能量,获得高分顺理成章。

2020年高考漫画类、感悟类、哲理类材料作文审题与写作指导(1)


2020年高考漫画类、感悟类、哲理类材料作文审题与写作指导(2)


2020年高考漫画类、感悟类、哲理类材料作文审题与写作指导(3)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