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新课程改革在学习方法上将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作为学习的主要形式,在试题中出现对学生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评价的探究实验题成为近几年高考中的亮点。
探究性化学实验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频频出现,这类题具有综合性强,开放性强等特点,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这种题的区分度高,高考中具有很好的选拨功能。
一. 探究性实验的基本程序可用下列流程图表示
1. 提出问题
要提出问题,首先得发现问题,在学习新知识、实践 新方法中进行思考、对比、质疑,通过思考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探究清楚能更好地理解掌握物质的性质。此外,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契机。
2. 提出猜想
在学习、思考和实验中,发现了问题不要轻易放过, 要与同学和老师交流、讨论、查阅资料,这时有许多问题就可能得到完美的解决,而有一些问题,结论有 多种可能(这就是猜想),只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所谓猜想就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解决提出的几种可能的情况。
3. 设计验证方案
提出猜想后,就要结合实验室的条件,设计出科学、 合理、安全的实验方案,对可能的情况进行探究。实 验设计中,关键的就是试剂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的调控。 新的问题出现再设法改进,直到科学合理为止,在实施实验的过程中,实验方案可能还会出现问题,还要及时进行调整。
4. 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认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并及时记录,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或计算分析得出结论,如不能得出结论则要加做实验, 或进行对比实验,或将设计的实验进行改进。若实验中遇到新的问题,则可以提出新的问题进行探究。
二. 探究实验题的结构特点一般是
试题创设的情景、设问比较新颖,但又贴近学习与日常生活,趣味性较浓。选择的情景往往紧扣课本。
⑴ 探究的课题(目的)。
⑵ 提供的信息,必须的材料,或限制条件。
⑶ 探究的过程,包括:假设或猜想、探究方案、实验报告及一系列的探究问题等。
⑷ 结论及分析。
三. 探究实验题的解法
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思路
1. 准确地把握实验目的
关注题目要求,抓住实验目的。在题目中创设情境,说明探究的课题(目的) 。
2. 学会合理假设
依据题目的提示和限制,对原理、材料、变量、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假设。
第一种模式:
假设1:只有A成立;
假设2:只在B成立;
假设3:A和B都成立。
第二种模式:
假设1:只有A成立;
假设2:只在B成立;
假设3:A和B都不成立。
3. 结合实验材料,初步确定设计实验方案
(1)原理要具有科学性,不能凭空捏造;
(2)实验操作必须简易、安全可行;
(3)所涉及的仪器和药品必须和题目提供的一致(一定要注意'限选'试剂或仪器)
(4)必须消除各请况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干扰。
(5)探究实验方案设计的答题模式
A、取适量的×物质(药品)进行×实验(操作)如果有 ×(现象),则得出×( 结论)。
B、(对另一种情况设计判断)另取等量的×物质(药品)进行×对照实验(操作)如果×(现象),则得出×(结论)。
4. 规范答题格式
⑴ 语言要规范
⑵ 现象与结论的描述要全面,准确
⑶ 物质检验4步曲:取样→加试剂→现象→结论
⑷ 实验步骤: 取样品于 (仪器)中,加入 (试剂)。
⑸ 取样品时要注意什么:
当样品是固体时,一般先取少量试样配成溶液。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可以加蒸馏水溶解,也可以加酸
溶解,还可以是加碱溶解。
⑹ 加入试剂要注意:
试剂的用量和浓度本质上决定于操作的目的:
例:
⑺ 加完试剂操作:
混合操作:充分振荡
分离操作:静置,取上层清液;或过滤,取滤液或滤渣)
⑻'假设推理实验题'完成实验步骤答题模版(表述方法)
四. 探究实验题的分类
1. 探究物质的性质。
根据已有的认识,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化学事实和现象的归纳、类比,作出判断性解释或说明。
2. 探究化学反应机理(或条件、现象等)。
3. 探究物质的组成。
通过化学反应原理猜测可能生成哪些物质,对这些物质一一的检验来推测出究竟含有哪些物质。虽然探究性实验主要考察学生的探究能力,但在问题的设置上常常包含了对实验基础知识 的考察,如:
(1)常见物质分离提纯方法:结晶法、蒸馏法、过滤法、升华法、萃取、渗析法等
(2)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干燥、收集方法。
(3)熟悉重点操作:
① 气密性检查 ② 量气操作
③ 防倒吸、防污染操作 ④ 蒸发、灼烧操作……
4. 探究化学实验方案
对实验方案的探究,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然后结合问题运用有关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步骤、方法进行逐步的分析研究。其中,有关方案的设计要特别明确:首先原理要具有科学性,不能凭空捏造。最后实验装置要简易,操作必须安全可行,效果要明显。
5. 探究对化学物质的制备 。
6. 探究化学规律。
五.探究型实验题的解题技巧
紧扣主题:实验路线、方法恰当,实验仪器、试剂简单易得,仪器连接科学,操作顺序规范,实验过程快捷、安全、环保,实验现象明显。
联系问题:牢记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合理猜测,细心论证,灵活运用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变探究为验证,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思维发散: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原理科学;实验假设合理;错误操作后果;实验观察全面;结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