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旨悟法,领略妙处——赏析现代诗歌的语言和技巧

2025-01-15 20:00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998人

扣旨悟法,领略妙处

——赏析现代诗歌的语言和技巧

提升角度一

紧扣旨趣,品析诗境—赏析现代诗歌的语言美

现代新诗,采用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诗家语”),它高度凝练,大幅跳跃,富有暗示性。“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读者必先通过文辞才能了解作品传达的情思,因此,在阅读鉴赏现代诗歌时,就必须把握其语言特点,从解读诗歌语言入手,进而探究诗歌的意蕴和思想内涵。

除了要掌握一般的语言技巧之外,阅读现代诗歌特别要注意以下语言特征:

(一)变异性

“诗是一种强加给日常语言的‘有组织的破坏’。”(西方文学理论家韦勒克语)这种“破坏”使得语言的内涵发生了变异,从而也增加了语言的新颖性和独特性。这种变异主要是通过“破坏”词义和“破坏”语法来实现的。如:

我是如此为疼痛所烧炼/我渴,我渴,我渴得必须咬破自己的皮肉/狂饮在动脉中涌流的自己的鲜血! (阿垅《琴的献祭》)

“疼痛”“烧炼”“渴”这些词语的指称表意功能已经微不足道,重要的是语言的意味。它们主要不是对外在世界的叙述,而是对内心世界的呈现。《琴的献祭》中的字句,表现了诗人渴望新生、渴望巨变的强烈心情。


(二)写意性

诗歌的语言讲求形象、生动,不求客观描绘,但求主观写意。即使是写实性颇强的诗歌,在叙写形象时,其语言也带有很浓的主观性。它不求形似,而求神似,求表情达意的传神。它的语言是要经过感情的浸泡和发酵的。想象、比喻、通感等艺术手段可以强化诗的写意性,增强自由诗的艺术质量和审美感染力。新诗史上写意的例子很多,如: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徐志摩《沙扬娜拉》)

徐志摩的《沙扬娜拉》,写日本少女的温柔,光写“一低头”的具体动作还难以表达诗人心中“温柔”的味道,他便借了外力,用了一个比喻,将少女的情态具象化了。但这种具象化并不是写实性的,而是写意性的,我们仍不知少女的温柔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水莲花的娇羞到底怎样温柔我们也不得而知,但它必然是很美的。

(三)跳跃性

跳跃性与写意性往往是相连的,因为写意,就需要去掉过程,抽去不必要的外在联系甚至某种内在联系,故意留下联系空白(逻辑空白)或意义空白,这就形成了语言的跳跃性。

诗歌是感情的艺术。它不像散文那样,按照逻辑顺序,依次地精确地叙述生活、描绘生活。散文如果是畅通连贯的铁道,诗就是由一个一个既相连又有距离的车站组成。两个车站之间的连接,就需要读者来完成。诗力求依靠感情逻辑而跳跃着(而不是一步一步地)前进。它往往随着诗人感情由一个事物迅速跳跃到另一个事物。而这些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即串起这些事物的“珠子”的感情之线,要由读者自己驰骋想象去把握它。

诗人常常通过省略来造成跳跃性。省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省略词语,二是省略句子成分

省略词语如:以被忽略的细节,以再理解了的启示,它归来了,我的热情,——以片断的诗

(舒婷《归梦》)

这是《归梦》的最后一节。“以”字句后边省略了“……的方式”,且最后又有一个“以”字句,意为“我的热情以写诗的方式被激活了”。而这一句似乎又只是一种强调,诗人所说的话还是没有说“完”。

省略句子如:

静极——谁的叹嘘

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缘而走。

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

昌耀《斯人》

诗歌表现的是,诗人坐在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听地球对面密西西比河的风雨,并发出叹息。全诗仅三句,却表现了一个博大的视野和博大的境界,跳跃性极大,留下的意义空白很多,阅读时需要读者自己去填补。诗人命运坎坷,20世纪50年代,因被错划成右派而发派到青海,远离生他养他的故土和熙熙攘攘的世界,蜷伏于“地球这壁”,诗人的身体遭到摧残,理想遭受挫折,但诗人的精神并没有憔悴,他虽独居一隅,却仍关注着世界风云,精神不死,灵魂不灭,与浩渺无垠的宇宙相融相生,虽“无语独坐”,然气搏苍穹。同时,诗作也隐隐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惆怅:地球那壁“风雨”不息,而这壁的“我”却被困着,无所作为。


答题指津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分析炼字,主要分析富有内涵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或叠音词的含义;二是分析炼句,主要分析主旨句、隐含信息的诗句、具有特殊句式的诗句、在结构上有特殊作用的诗句的含意或作用;三是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风格)。

(一)解答炼字型试题

 

1.提问方式:

这一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解答分析:

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3.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解答炼句型试题

 

1.提问方式:

请结合全诗分析某句的表达效果。

2.解答分析:

对于那些运用了很明显的表现手法的句子,可从表达技巧上找切入点;对于写景的描写性句子,可从景象特点上找切入点;对于那些暗示或表明作者写作情感基调的句子,可从表情达意上找切入点。

3.答题步骤:

(1)解释该句意思(或描述该句意境)。

(2)重点分析该句中的精彩字词或所用手法。

(3)总结意境,点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三)解答语言风格试题

1.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或“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2.解答分析: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3.答题步骤:

(1)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评: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的小题。

金黄的稻束

郑 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1.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项是(  )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富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2.如何理解“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题目详解

1.

【答案】A项

【解析】“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给人的印象主要是视觉上的,但联系全诗看,这两句诗又居于其蕴含的时间序列“黄昏”“暮色”之始,隐含着时间的意味,因此,A项是恰当的。B项,寓意较明显,也是恰当的。C项,诗人是抒情主人公“我”,而“你们”则指诗人借以寓意抒情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所以,C项也是恰当的。D项,把“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解说为稻束“低首深思”的内容则显然不恰当。整首诗所出现的形象以及有关形象的感受,都是诗人心中所想、眼中所见,最后几问也不例外。它本是诗人的“旁白”,不能理解为“稻束”沉思的内容。

2.

【答案】最后几句,把流逝的历史比成流淌的小河,把站在田里的稻束比拟成人,进而提升至对人及其精神的赞美与思考。“不过”“而”的语气表明:稻束的精神超越了历史,这种坚韧静默的精神是人类历史进程中永恒的思想结晶。最后几句的点睛之笔,使得这首诗超越了对劳动者“母亲”的赞颂。

【解析】诗歌的最后几句,把历史比作一条小河,而母亲就是站在河边守护小河的保护神,诗人在景象描写和联想思索之后,告诉读者金黄的稻束就是静默的母亲的形象,在秋天的田野里低头沉思,在这默默承受一切的生命姿态中,进一步提升了对母亲的赞美。“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是说这个肩负着伟大的疲倦和辛劳的母亲形象,在一片收割后的田野的映衬下,超越时空与历史的进程而具有了永恒性。而“静默”是诗人面对自然凝神观照的状态,正是在静默中,诗人回溯了历史,发现了“稻束”所具有的精神是人类思想的一个结晶。可以说,最后这一句,使得这首诗超越了对母亲身为劳动者的赞颂,而具有了更深刻广泛的哲思。

提升角度二

明技悟情,有序发掘—赏析现代诗歌的技巧美

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一是表达方式:即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二是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起兴、通感、互文等。

三是表现手法:常见的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运用典故、联想、想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等。

四是结构艺术:常见的有以小见大、抑扬结合、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铺垫、伏笔等。


答题指津

1.提问方式:

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

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2.解答分析:

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规范答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写什么”“怎么写”“效果怎样”。

3.答题步骤:

(1)分析内容:结合诗歌的意象,概括分析诗歌或诗句所写的内容。

(2)分析手法:要准确指出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3)分析效果:要结合诗句阐释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以及这种手法对于传达诗歌的内容或作者的感情有什么效果、作用。

4.注意事项:

(1)手法确认上的张冠李戴:在确认手法时,有学生会凭自己的主观想象而不是根据诗歌的实际内容去认定,结果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

(2)手法列举时的无中生有:出于担心采点不全,所以在解答时有的学生会对手法进行多方列举,结果导致无中生有。

(3)分析作用时的空洞无物:很多学生在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时,不是从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实际出发,不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仅仅罗列一些名词术语,显得十分空洞。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的小题。

纸 船

——寄母亲

冰 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923.8.27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篇入题,诗人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作船写起,为抒发对母亲的深情做铺垫。

B.第二节中,诗人直接点明了纸船应去的方向,表达了诗人强烈诚挚的心愿。

C.结尾卒章显志,点明了诗人祈求想象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能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

D.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使得感情的抒发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

 

题目详解

第二节写从船上抛出的纸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这种种去向,都不符合诗人诚挚的心愿。她“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为此,她“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叠着”。可见她这种愿望的强烈、诚挚。至于希望那纸船流到什么地方去,诗人在这一节中没有明白说出,从而造成悬念,耐人寻味。故“直接点明”错误。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