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35天,咋复习效率高?衡中高三名师:做不好这3点会出问题

2025-04-04 23:36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637人

随着6月份的到来,要不是疫情影响,距离2020高考也就四五天时间了,由于延迟一个月,很多考生觉得自己复习的已经足够好了,没有必要在下苦功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毕竟高考属于每个省的考生的竞争,你放松了,别人可能迎头赶上,超越你,在这35天左右的时间里,如何提升自己的复习效率?

微信图片_20200604195626.jpg

衡中高三名师给考生们这样三个建议,鉴于是开家长会给家长们分享的,小编也给大家分享出来,以便于我们在后期复习中能够少犯错误,尽可能的在原有基础上,孩子们的成绩能够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静下心来,不要盲动,回归初心很重要

后期复习工作仍然重在系统性上下功夫,不要东一榔头西一头,很容易失去原来自己的既定方针,回归初心也是很重的,一定不要不迷失自我,对此建议高三学子要做好这几点:

微信图片_20200604195629.jpg

整理前期做过的试卷,容易出错的一定要整理出来,具体可以把各门功课所做的卷子都拿到一起,这样就可以很明显的总结出每门课程的易错点,在这些点上要再下功夫,进行查缺补漏,效果不用说是相当好的。

做好这个工作后,自己做一套卷子,核对答案后,看这些易错点在本次测试中还有没出现,依然出现的话,就需要分析原因,到底是知识点的遗漏导致还是对于题目的要求没有搞清楚,找到问题的症结,不害怕出错,就怕没有找到“点子”上,认真分析,反复推敲,这样进展就会更迅速,进步也会更大。

回归教材,经过一二轮复习后,可能会发现新大陆

回归教材属于一个常规的考前复习的一个重点,大多数老师会这样要求考生的,毕竟每个同学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同,易错点不同,只有自己进行回归教材后,才能更清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这也是回归教材的出发点所在。

走马观花应付差事的看书是不行的,带着问题研读教材文本,理出文本叙说的逻辑关系及其说理的思路,明确文章要告诉我们什么?有些文本没有明确说,可能在前面说过,前后需要对比才行,看教材一方面是把自己遗漏的知识点补回来,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对教材的研读,可以让自己对知识的领悟更进一步。

保证各门课程做题的状态,一直要保持到高考结束

做题的状态很重要,在打篮球的时候我们会经常说某位球员的手感,如果在下面休息时间长了,这种感觉就会消失。做题也一样,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学校在最后都要准备三到四次的模考,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持高三考生的做题状态。

对于各门功课的限时训练也必须重视,因为这样可以集中注意力,养成习惯后,在高考中才不会有“手凉”的感觉,见到试卷有一种马上就能进入状态的感觉,唯有这样才会得高分,这也是我们保持做题的一个重要的目的。

总的来说,由于高考后期的复习很紧张,有些考生看到“大势已去”,容易产生松动的念头,觉得自己就那样了,可能会对复习工作产生放松的想法,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注意,否则可能因为后面这30多天的放松而导致高考前期复习功亏一篑,行百里者半九十就是一个最好的诠释,心态放平稳,但是复习也不能放松。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